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現代產業 風起帆揚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7-26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產品結構由單一的普碳鋼到高強低合金、耐腐蝕鋼等20余個品種,產品應用由民用建筑到石油管線、汽車配件、耐腐蝕等十多個領域,山西建龍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在鞏固原有重型卡車優勢的基礎上,大運集團加快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開展各類研發項目150余項,目前已上市的純電動SUV、MPV首款車型訂單爆滿、供不應求,4款新的電動轎車和SUV正在進行試制試驗,即將上市。

作為全市的“智慧大腦”,運城市大數據指揮中心“云”服務風生水起,構建引領數字政府、數字城市、數字經濟,助推產業融合發展。

……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對標國家、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緊扣“十四五”轉型出雛型要求,實施大抓工業戰略,聚焦“六新”突破,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構建傳統產業支撐有力、新興產業高端引領、未來產業競相涌現的現代產業體系,“新興產業強市”呼之欲出……

傳統行業,“轉”出活力

在山西建龍第一、二道站臺上,4臺橋式起重機不停穿梭,將吊起的卷板裝入運料火車皮上,一派繁忙景象。

“咱們現在看到的卷板,雖然外形和幾年前沒有多大區別,但其實大有不同。”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主任張志遠說,“從產品種類上,卷板由單一的普碳鋼已發展到高強低合金、耐腐蝕鋼等20余個品種,運用領域也從民用建筑普通管擴大到石油管線、汽車配件、耐腐蝕等多個領域。同時,每噸卷板的各項主要生產指標不斷優化,附加值成倍提升,能耗成倍降低。”

據悉,隨著卷板產品的迭代升級,該站臺橋式起重機從兩臺增加到4臺,單列火車由10節擴到16節,每天發貨量也從6000噸增加到1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榮膺“2022年山西工人先鋒號”稱號的山西建龍軋鋼一廠棒材作業區的技術團隊,通過自主創新改造作業區,鋼坯入爐時間由原來的3分56秒縮短到60秒左右,鋼坯入爐溫度被提高到800攝氏度左右,在提高熱裝率的同時,煤氣單耗從每噸250立方米降至每噸200立方米左右。僅此一項,年節約成本585萬元。

近年來,山西建龍以“六新”突破為引領,以“科技支撐、鋼鐵主導、結構優化、多元發展”為依托,聚焦“工業4.0”,圍繞“互聯網+產業鏈”實施“精品智造、延鏈補鏈”的產業戰略,建立健全技術創新工作體系,先后與東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以及鋼鐵研究總院、中冶京誠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技術合作關系,提升產品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能力。同時,每年還拿出銷售收入的3%至5%投入到技術創新領域,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力度,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全力打造區域內一流的創新生態體系。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以每年銷售收入新增100億元的速度,連續兩次榮登運城市“龍榜”企業之首,去年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

產業是立市之本,轉型之要。縱深推進的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倒逼傳統產業加速轉型。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增總量、擴規模、提質效勢在必行。

有致密無縫的焊絲,有平滑超薄的板材,還有形態各異的管材和型材,產品直供一汽、大疆乃至寶馬、豐田……走進山西瑞格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擠壓車間,多款新產品琳良滿目,昭示著技術產品革新的新脈動。

“優勢資源依托,規模企業引領”。近年來,聞喜縣傳統的金屬鎂產業加速轉型,不斷壯大產業鏈條。作為鎂鋁產業的代表,瑞格新材料集原生鎂錠、鎂合金、鋁合金、鋁鎂合金擠壓成型、鋁鎂合金板帶軋制等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產品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3C、軌道交通等領域,國內外合作伙伴已多達29家。

“沒有落后的行業,只有落后的企業。作為走過24個春秋的老牌企業,年銷售收入已達24億元,但我們創新不止、未敢懈怠。”山西瑞格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柴海軍說,“去年,我們‘牛刀小試’,投資1000萬元建成3000噸擠壓生產線,生產的輕金屬板材和管材供不應求。今年,我們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新上8000噸生產線,全公司的新產品收入將達企業總收入的20%。此外,我們還計劃將年產5萬噸的再生鋁循環利用項目擴大到10萬噸,進一步實現‘榨干吃盡’、綠色生產。”

新興產業,“勢”頭更足

生產汽車內外板件的沖壓車間里,國內最先進的天津天鍛64000kN大型全伺服自動沖壓線正“靜音操作”,這條投資1億余元的全封閉生產線,一分鐘能生產12個零部件。

焊裝車間里,投資8000多萬元引進的300余臺ABB大型機器人分工明確、緊密協作,搬運、焊接、涂膠、螺柱焊接、在線檢測等操作有條不紊。

總裝車間的15條生產線,自動化達行業先進水平,國內最先進的前后擋風玻璃自動涂膠機可圈可點。

……

在大運汽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采訪,各種自動化新型設備讓人目不暇接,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目前新能源車供不應求,其零排放、低噪音、加速性能好等優勢深受客戶青睞,車輛下線經檢驗合格后1天內就會發往全國各地。”大運新能源乘用車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王俊剛介紹說。

汽車業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發展前景巨大。大運汽車被確定為省級、市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鏈主”企業后,將與華恩實業、同譽輪轂等12家骨干企業一起,構建起運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四梁八柱”。下一步,我市還將充分發揮大運新能源汽車的龍頭帶動作用,吸引關聯企業集聚,以電動客車、轎車、專用車為發展方向,加大車聯網研發力度,努力打造“一核心區+三集聚區”的“1+3”產業格局,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對標全省14個標志性、引領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市因地制宜,選擇有基礎、有條件、有需求并且能占領科技和市場制高點的重點產業,集中力量、加強攻關,提出了打造“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走出具有運城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之路。截至今年5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拉動規上工業增長8.8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比重為16.1%,比2020年全年高出兩個百分點,工業轉型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預計到2025年,該類企業將達到300戶、工業總產值1200億元,增加值實現240億元以上,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20%。

走進山西穿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大廳,各種尺寸大小的Micro LED顯示屏十分吸睛,色彩豐富柔和、清晰度高、180度無死角,名副其實的“琳瑯滿目”“異彩紛呈”!

“我們公司去年年底上了第一條生產線,與西安交通大學和武漢大學合作,主打生產定制化的Micro LED新型顯示模組。這種新型顯示技術采用全新巨量轉移和COB(板上芯片封裝)全倒裝封裝工藝可謂是國際頂尖、國內首創,可與行業龍頭韓國三星并跑。16乘14厘米的一個單元,就有5.76萬個晶元體,每個單元售價近1700元!”穿越光電公司總經理高峰說,“7月底進行量產,年底產值將達5000萬元。接下來,我們還要上4條至10條生產線,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積極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打造光電產業園區。”

據悉,永濟市將以穿越光電為依托,鼓勵其發展“鏈核”作用,擴大規模,研發新產品,吸引Micro LED(微型發光二極管)全彩色芯片、電子封裝、巨量轉移設備制造等相關配套產業集聚,打造百億級新型光電顯示產業集群……

信息產業,“云端”發力

伙樂創客機器人教室里,無論是惟妙惟肖的關公雕像,還是巧奪天工的埃菲爾鐵塔,都可3D打印一次成型;智慧教育云平臺上,“大動干戈”的物理實驗可在線高仿真完成……在山西寰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示體驗中心,不勝枚舉的“高科技”令人目不暇接。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被省科協授牌“企業創新e站”,以建設“智慧科協”為依托,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以“平臺站點”的模式,進一步深化科協系統改革,服務轉型綜改。

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成果,特別是“專有云”服務方面的牛刀小試,使寰爍科技在服務工業信息化方面躍躍欲試。

“最近,市工信局招商專班計劃招引科技類公司落戶運城,需要本地有承接合作的公司,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山西寰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慶輝說,“下一步,我們的‘云’服務還將擴展到工業領域。一方面,為鹽湖高新區企業直接提供培訓等技術應用服務;另一方面,我們推出‘中臺+’,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量身定做’技術服務。”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高級形態。近年來,我市制定了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的賦能提升作用,全要素、全方位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幫助企業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和高能級產業生態。到2025年,全市將實現規上工業企業上“云”全覆蓋,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3個至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達到50家,“兩化”融合貫標認定企業達到100家,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真正實現由“運城制造”向“運城智造”的華麗轉型。

驅車往前行駛至該園區學院西路與緯二路交會處,一座承載著全市數據信息的地標性建筑——運城市大數據指揮中心赫然入目。

來到占地644平方米的指揮中心二樓,這個偌大的指揮調度平臺,擁有三大核心功能。作為可視指揮中心,能全方位展現城管、教育、政務、醫療、經濟等城市運行體征狀態,同時基于指揮中心融合調度系統實現智能化、可視化指揮調度;作為業務協作中心,實現城市運行管理相關單位跨領域、跨部門業務協同,提高整體反應能力;作為決策支持中心,幫助政府實現城市事件精準預測、高效管理、快速決策、應急響應,輔助城市治理的重要問題及事件決策。目前,該平臺處于試運行階段。

“作為全市數字信息產業的核心力量和組織平臺,去年,我們申報了工業互聯網項目、工業運營指揮調度平臺和能源互聯網平臺,建成了市級政務云。”運城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劍說,“目前我們已經與全國政務服務、行業云計算和自主研發硬件等領域的行業龍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優中選優,選出真正能滿足各單位需求的優質方案,交付真正能讓各單位滿意的建設項目,助力將運城打造成黃河金三角創新生態聚集區智慧城市新標桿。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與海康威視、華為、紫光等企業深度合作,引進技術、裝備和人才,帶動本地企業共同發展;還要打造‘產業云’,為相關企業提供數據服務,引領數字產業經濟發展。”

現代產業,風起帆揚。全力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其時已至、其勢已興,前景可期、鵬程萬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