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滾動圖片>

平陸:一條路串出的“幸福”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7-23

記者 范娜

7月,驕陽似火,車輛行駛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段,入目是波瀾壯闊的母親河、生機盎然的綠植、展翅翱翔的蒼鷺,以及休閑的人們幸福的笑臉。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改變了平陸的發展面貌 

“幸福”源自鄉村振興

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常樂鎮車村段,千畝葡萄園頭頂白色防雨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望著頗為壯觀的葡萄園,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荊安甲豪情萬丈:“千畝葡萄園基地是平陸縣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主要項目。我們村從2013年開始種植葡萄,近年來,隨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開通,葡萄種植面積迅速增加,已經發展到現在的1000余畝,車村所有灘地全部種上了葡萄樹。”

在一片葡萄園里,車村村民焦盈芍、荊安風在修剪葡萄樹。提起種植葡萄的收益,焦盈芍臉上笑開了花:“我家以前種大棗,一畝地一年的收成是四五千元。這幾年我們村發展葡萄種植,我平時在葡萄園打工,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

荊安甲介紹道,車村種植的葡萄品種主要有克倫生、澳洲無核和陽光玫瑰,每畝的效益為1.5萬元~2萬元。自從大面積種植葡萄,帶動了本村勞動力400余人,每人每年的務工收入都在1.5萬元左右,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更是高達40萬元。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從車村經過,使得車村的交通更加便利,全國各地的客商都慕名前來,葡萄的售價賣到了一斤七八元錢。

隨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開通,各大民生項目也紛紛落地車村,引水工程、污水處理工程、改廁工程、觀景臺建設、冷庫建設、禮堂建設等項目先后落地。

“這條路就是我們村的致富路,給車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荊安甲說,車村計劃在兩年內建成三大基地,即千畝葡萄園基地、千畝蔬菜種植基地和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屆時,老百姓的收入會越來越高,車村很快就會變成美麗和諧、共同富裕的幸福新車村。

平陸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興國介紹,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段西起洪池鎮岳村溝,與芮城段相連,東至曹川鎮石家村,與夏縣段相接。主線長度114公里,支線長度24.1公里,全長共138.1公里,項目總投資7.3億元,于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全面建成投入運行。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又是省委、省政府打造沿黃河、沿太行山、沿古長城三大旅游板塊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打造獨具黃河風情特色的綠色生態旅游長廊工作目標,對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交旅融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路美景成畫卷 

“幸福”源自休閑設施

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向東行駛,途經黃河生態園。步入園中,只見綠植環繞,亭臺樓閣,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習習微風中,平陸縣圣人澗鎮王崖村村民蘆瑤帶著孩子在折廊下玩耍。

“生態園建成一年了,我經常帶孩子過來游玩。生態園沒建之前,我們也來這兒,來了只是坐在黃河邊。生態園建成后,綠植很多,功能更多,早上很多人在塑膠跑道上跑步,下午還有賣小吃的。這兒已經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看著兩歲的寶寶跑來跑去開心的樣子,蘆瑤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踩著架空步道向前,步道兩側不時會出現一塊展板,展板上是許由、巢父、傅說、百里奚、周倉等平陸歷史上的名人介紹,以及“伯樂相馬”“唇亡齒寒”“按圖索驥”“虞芮讓畔”等與平陸有關的歷史典故介紹。

游覽黃河生態園,猶如近距離觸摸歷史,欣賞一幅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中華文明圖。

隨行的平陸縣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趙斌介紹道,茅津黃河生態園項目是平陸縣為增加城市綠地、描繪黃河沿線生態建設而啟動實施的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3178萬元,占地59.2畝,主要分園建、古建、綠化三部分實施,于2020年9月開建,2021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

 ▲公路與黃河相伴而行 

“幸福”源自生態保護

一路向東,一路美景。太陽渡荷花園、金雞堡景區、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發生地張家溝、大天鵝景區、傅相祠、茅津古渡、周倉文化園、千畝桃花園、小三亞、米湯溝紅土林、錐子山……

站在好漢坡觀景臺上,腳下的母親河安靜流淌。空中,一只只蒼鷺展開如水墨畫一般的翅膀,在黃河上空飛翔。

在平陸縣交通運輸局質監站站長梁少煊的提醒下,我們在河邊的崖壁上發現了很多白色的倉鷺窩。“蒼鷺在平陸安家已經有十幾年了,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梁少煊介紹道,這條路通往曹川鎮,路沒通的時候,曹川的老百姓出行極為不便,因為平陸不平溝壑多,曹川更是盤山路多,老百姓去縣城至少需要4個小時。遇到孕婦難產等緊急情況,真是很讓人著急。

1997年,國道522線的建成開通,不僅讓曹川百姓實現了1小時進城的夢想,也打開了煤礦、鋁礬土礦等礦產資源的運輸通道,激發了沿線群眾種植花椒、水化柿等農產品的熱情,加速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2018年,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段開工建設,國道522線因緊臨黃河,其中的60公里作為利用段,被并入了黃河一號旅游公路。

如今,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段,已成為平陸人民邁向幸福生活的橋梁和助推器。

攝影 記者 薛俊 茹雅 朱超逸丁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