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3
□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 杜幼蕊
小兒推拿,古稱小兒按摩,是兒科特有的治療方法,是“以指代針”“以推代藥”的純綠色療法。嚴格意義上來講,小兒推拿是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對小兒疾病進行治療的方法,主要是憑借醫者的雙手,用不同于成人的手法在小兒體表一定部位或特定穴位上施術,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調整臟腑功能,扶正祛邪,提高機體免疫力,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始于秦漢 盛于明清
小兒推拿發展到今天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存最早的方書——《五十二病方》,就有“匕周嬰兒所”的記載,即使用勺按壓嬰兒手足痙攣患處以達到止痙效果,說明我國在秦漢之際已將按摩用于治療嬰幼兒疾病,可以說是按摩治療小兒疾病的最早記載。
大家所熟知的捏脊療法,最早出現在1700多年前的東晉,“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是用于成人腹痛的治療方法。“兒科鼻祖”錢乙也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提到,用掐法配合藥物治療“肺熱”,如“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湯主之”。到明清時期,小兒推拿發展迅速,涌現了一批小兒推拿專家和大量小兒推拿專著,如《小兒按摩經》《小兒推拿秘訣》等,開始了獨立發展的道路,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風格的多個流派,比如山東的齊魯小兒推拿、天津的津沽小兒推拿、上海的海派小兒推拿等。運城市中醫醫院兒科汲取各家所長,結合自身發展特點,經過30多年的臨床實踐,形成了獨有的河東小兒推拿診療方案。
更適合兒科臨床的治療方法
兒科被稱之為“啞科”,相比于成人治療,小兒對針藥難以接受,而小兒推拿治療則顯得更為適合,易于接受。小兒推拿可以緩解、解除小兒病痛。如果小兒有病,推拿小兒身體的某一部位,經過經絡的聯系,使其體內相應的臟腑產生相應的生理變化,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療效好、見效快。小兒推拿建立在中醫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臨床應用時常將西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西醫辨病能更準確地確定疾病位置,而中醫辨證可以明確疾病性質(寒、熱、溫、涼),并兼顧疾病傳變(預防并發癥),因此只要辨病辨證準確,推拿處方配伍得當,小兒推拿治療疾病就不是“慢郎中”,對于急性病,如發熱、肺炎、嘔吐等療效才會顯著。
安全穩當,不易反彈。所有來就診的小兒都需要經過醫生的望、聞、問、切,必要時還可能需要結合一些化驗和檢查才能明確診斷。醫生對孩子的疾病有了診斷后,再依照小兒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進行施治,一般就不會出現危險或不安全問題,而且用推拿療法治療疾病,不易出現反彈及并發癥。
沒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復。小兒推拿治療中避免了某些藥物中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同時也糾正了藥物中因劑量不適而對患兒身體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或危害,是一種有利無害的治療方法,完全符合當今醫學界推崇的“非藥物療法”和“自然療法”的要求。
治病去根,不易復發。慢性病復發的根本原因在于疾病所涉及臟腑或氣血功能下降,推拿療法根據中醫基本理論,對于易反復發作的慢性病,都可以針對病因,通過手法施術,加強氣血循環,恢復其臟腑功能,所以能達到治病去根的目的。對于急性病,本來其機體功能就沒有多大損失,又加之推拿過程中注意了功能的調治,更不會遺留病根。反復發作病癥,可因人體素質的調補減少再發機會,對于身體虛弱者,不僅可以治愈已發疾病,同時也提高了免疫功能及健康素質。
不受痛苦,易于接受。其他療法讓小兒遭受痛苦,就是服藥,小兒也難以接受,經常給疾病治療帶來麻煩。同時,常因小兒不能和醫生配合而影響療效。應用小兒推拿療法,小兒不會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種享受,能夠消除小兒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恐懼心理。
未病先防,預防保健治未病。小兒推拿可以提高小兒機體各項功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穴位即為經絡上的最重要點,通過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調整經絡氣血和平衡陰陽的作用。如此,正氣自然充足,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強,得病的機會相應減少。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小兒推拿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保證小兒氣血充盈,飲食不偏、食欲旺盛、發育正常等。
走出認知誤區
關于小兒推拿有不少認知誤區,最常見的一個誤區就是關于小兒推拿的適宜年齡,似乎過了某個年齡再進行推拿就沒什么效果了,事實是這樣的嗎?不管是保健還是治病,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做,比如患有腸絞痛、腸痙攣、肌性斜頸的新生兒,七八歲甚至十幾歲患有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的孩子,小兒推拿與中藥藥效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實際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就像看兒科一樣,18歲以內的孩子可以看兒科、可以開湯藥,所以18歲以下都是沒問題的,區別只在于手法和穴位的選擇。
另一個誤區就是關于小兒推拿的時間和頻次。一般來說,一次推拿時間為20多分鐘,根據疾病的辨證,確定穴位的君、臣、佐、使,合理給予時間分配,才能激發穴位的最佳治療功能。小兒推拿的頻次需要根據患者患病的輕重緩急來判斷。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并不拘泥于一天推拿一次,而是根據病情的變化,調整推拿的次數,才可以加速疾病的痊愈。在臨床上,用小兒推拿治療支氣管肺炎,一天推拿四次與一天推拿兩次相比較,病程可以縮短兩天左右。
大部分人認可小兒推拿的療效,但是對于治療范圍和治療方式的認知不足,對于其治療作用、保健作用的發揮具有不同認識。大家普遍認為,小兒推拿可以治療脾胃系統疾病,無病時也可以進行保健,對于一些急性病,往往擔心在治療期間會“延誤病情”。縱觀現代小兒推拿學科發展,小兒推拿臨床應用范圍一直在不斷擴大,包括傳統疾病:感冒、咳嗽、發熱、厭食、便秘、腹痛等疾病,同時在小兒疑難性疾病方面,如在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小兒腦癱、發育遲緩等疾病治療中都充分發揮了中醫特色與優勢。
千百年來,中醫以一種生活方式融入了我們祖祖輩輩的日常起居,守護著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小兒推拿更是以自然、綠色的療法,讓孩子遠離針藥、遠離疾病,健康快樂的成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