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3
□記者 李爽
核心導讀
“暑假里,孩子們居家、出行、游玩應該注意啥?”“孩子如何做能度過一個安全、愉快的暑假?”暑假到來,安全問題成為家長普遍關心的話題。近日,晚報熱線2233366接到一些家長來電,詢問有關安全過暑假方面的問題。
為此,7月11日,記者采訪了市教育局安全科科長余強。
余強說,應從以下幾方面抓好暑期安全:
●家長重視
家長應重視安全,主動學習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注意事項,遵守安全規則,做孩子的榜樣。
適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在家中或外出,家長隨時根據當時場景進行安全提示,培養孩子的安全習慣。
不要把孩子,特別是幼兒單獨留在家中,也不要讓孩子看更小的孩子。
不要毆打、怒罵和訓斥孩子,要與孩子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引導,防止孩子產生心理安全問題。
用安全的視角及時發現問題,將安全苗頭隱患消除在萌芽中。
●疫情防控
自覺遵守各項疫情防控規定,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非必要不出行,必要出行時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嚴格遵守各項疫情防控規定,非必要不參加同學聚會、親友聚餐等;
不去存在疫情傳播風險的地區旅行,出行乘坐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外出購物時,建議選擇正規的購買場所,同時避開購買高峰期,進入公共場所時應佩戴口罩、主動測溫,出示健康碼,保持安全距離;
作息規律、加強鍛煉、營養均衡。
●出行安全
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自覺遵守乘車規范;
行走或騎車時不看手機、不聽音樂;
不在馬路邊或車輛盲區內玩耍打鬧,不在工地、軌道、高壓線等危險區域玩耍;
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不使用成人手機開啟并騎行共享單車;
到商場、超市購物時,安全乘坐電梯,不在電梯上隨意跑動、打鬧,不坐超載電梯,不用手、腳等阻止電梯關閉。
●居家安全
不在飄窗或陽臺上玩耍,不攀爬窗戶或護欄,不往窗外扔東西,防止高空墜落;
不用濕手或濕布觸摸電源開關或家用電器;
將藥品、農藥等危化品放到孩子不易接觸到的地方,謹防孩子誤食或誤喝;
不給陌生人開門;
規范使用燃氣設備并注意開窗通風;
不玩火,若發現火情,及時撥打119。
●飲食安全
不吃“三無”食品,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等“三高”食品;
注意營養均衡,葷素搭配。
●預防溺水
預防溺水,珍愛生命。請家長切實承擔起學生校外監護責任,防溺水“六不”“八避免”,家長學生要牢記。
“六不”: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八避免”:避免去近幾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避免去水庫主干渠游泳;避免在危險地段推拉玩鬧、清洗衣物、打撈物品等;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邊行走,避免雨中單獨過橋(渠道、堤壩等);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避免在惡劣氣候下游泳,如正午暴曬期間、天氣多變時段等;避免到深水區、冷水區游泳;避免到污染嚴重、水質差的水域游泳。
●娛樂安全
控制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不沉迷網絡或電子游戲;
不去網吧、酒吧、電子游戲廳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不玩渲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網絡游戲,不制造與傳播虛假信息;
玩網絡游戲要有節制,更不能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大量充值買裝備;
使用微信、QQ等交友工具聊天時,不輕易相信網友,注意信息安全,不將本人、家人及他人姓名、肖像等信息在網上發送;
慎交網友、慎見網友,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使用微信、支付寶支付時,要保護好財產安全,謹防網絡詐騙。
●旅行安全
不去尚未開發、開放的景點旅游;
選擇正規、信譽好的旅行社旅游,并簽訂旅游合同、購買相關保險;
學習并掌握車輛、輪船、飛機等突發意外的自我保護知識和處置常識;
入住酒店時,及時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聯系卡;
不在設有危險標志處停留,不在禁拍處拍照、攝影;
了解并尊重旅游地風俗、禁忌。
●心理安全
疫情過后,切勿大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切勿放飛自我;
家長應保護兒童免受過多負面信息的干擾;
多與父母、家人、朋友溝通、交流;
多理解寬容他人、多自我激勵、多微笑;
遇到問題盡力自己解決,同時學會咨詢求助;
學會感恩,管理情緒,開心過好每一天;
多與正直開朗、積極樂觀的朋友交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