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飄香的農業“硅谷”——萬榮縣現代果業發展側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3

記者 韓維元 馮革才

“目前全國桃樹種植面積非常大,品種非常多,要想緊跟市場、引領市場,還能賣上好價錢,大家就要改變,改思維、改品種,變技術、變銷售。”7月6日,在位于萬榮縣高村鄉閆景村的萬榮縣現代果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科創中心)科技推廣示范基地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桃樹專家朱更瑞與果農們圍坐在樹蔭下,探討桃樹管理和品種更新問題。

科創中心可以看作是萬榮縣現代農業發展體系的“硅谷”。通過這個“核心”,萬榮縣引進形成適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品種,再通過“全域化布局、高端化示范、片區化開發、融合化發展”的理念,將這些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通過新型職業農民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縣各個鄉村,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新品種 “搖錢樹”也需要更新換代

“我們目前銷售的品種是中油9號蟠桃,具有大果、黃肉、高甜、耐儲運等特點,喜歡的朋友抓緊下單……”連日來,在萬榮縣漢薛鎮南景村的百畝“仙桃”示范園里,一顆顆成熟的“仙桃”通過網絡直播間,直接從田間遠銷到全國各地。

“6月下旬我們開始通過網絡直播進行銷售,從‘中桃金銘’到‘中油蟠9號’,再到10號、11號、17號等,有9個品種大概7萬公斤產量?!蹦暇按妩h支部書記王兵介紹說,他們的桃子從6月下旬一直賣到8月中旬,保守估計產值是“紅不軟”的3到4倍。

王兵所說的“紅不軟”是南景村對毛桃老品種的俗稱。該品種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前幾年一直是當地的“當家”品種。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改變,曾經的“搖錢樹”越來越“搖”不下錢,價格從幾元一度跌到了幾毛。

針對這一現狀,萬榮縣委、縣政府立足當地桃產業基礎,及時推廣新品種,通過組織桃農到科創中心基地考察學習,邀請專家現場指導,在南景村建立新品種示范基地。

在漢薛鎮黨委書記李勃看來,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南景桃產業的發展再合適不過?!疤沂悄暇按宥嗄辍F打的營盤’,品種是‘流水的兵’,要隨著市場進行調整。只有通過示范引領,讓桃農認識到品種的重要性,才能守住南景桃多年創出的‘金字招牌’,桃農們才能真正走上靠桃增收的致富路。”

“南景‘仙桃’在網上賣得很火,最近來科創中心參觀考察的桃農特別多,不僅有縣內的桃農還有縣外的。”科創中心科技推廣示范基地負責人表示,基地目前已引進蘋果、桃、梨等7大品類300多個品種。

好品種只是基礎,如何保障這些好品種能產出符合市場的高品質、健康型農產品,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依靠科創中心的新技術及時進行配套服務。

新技術 實現農業現代化“硬支撐”

入夏以來,酷暑高溫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不便,而在賈村鄉的蘋果主題公園里,三民果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賈三民卻悠閑地坐在操作室,只需要在手機客戶端輕輕一點,水肥一體化設備便可以自動實現“澆水”作業。

在蘋果主題公園農業機械化示范園區,果農還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智能控制平臺實時查看果樹生長光照、濕度、風力等情況。同時,果園噴藥用的是農用噴藥無人機,施肥用的是測土配肥,殺蟲用的是性誘燈……可以說,通過現代化農業新技術應用,基本實現了管理不用人、勞作不出力。

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在“大間伐、雙套袋,強拉枝、高光效,有機肥、生物藥”等現代果業管理技術的基礎上,該縣還通過示范引領,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矮砧寬行密植”栽培、“水肥一體化”滴灌、園藝地布防草增溫保墑等六項現代管理新技術,為果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將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科學相結合,從而實現農業機械化、信息化、科學化,通過現代科學技術設備,推動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轉變。”萬榮縣委書記李永輝認為,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只有加強農業新技術應用推廣,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

立足這一理念,萬榮縣積極探索實踐符合當地的種植管理模式。

新模式 從“四老”到“五化”的探索創新

“我們按照‘以株定畝、以地入股、統分結合、聯產聯營、規模適度、利益聚享’的原則,把土地集中起來,把農民組織起來,實行果農土地入股式新型合作經營?!?月6日,在高村鄉烏停村的聯碩果園里,村黨支部書記閆永生正在給前來參觀考察的臨猗果農講解果園發展模式。

烏停村耕地面積近7000畝,其中桃果占到了四分之三。隨著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加快,果業生產中果農老齡化、樹齡老化、品種老化、觀念老化“四老化”問題日益嚴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烏停村組織果農到科創中心實地觀摩蘋果矮砧新模式果園。通過大量考察討論,在村支部引領下,由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帶頭,烏停村拉開了建設聯碩果園的大幕。

“要想建立果園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果園必須打破地界、連片種植,實現規模化經營?!痹诙喾焦餐ο?,該村最終推選了3戶有經驗、懂技術、會管理的果農來統一經營果園,剩余42戶農戶采取“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的方式,既能獲得土地增值收益,又能獲得外出務工的收益。

“‘聯碩果園’模式,有效解決了個體農戶果園地塊細碎、分割難度大、規模過小、技術參差不齊、管理不統一等諸多難題,蹚出了一條個體農戶在非土地流轉基礎上,實現適度規?;?、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之路。”萬榮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飛在考察“聯碩果園”發展模式后說。

與此同時,萬榮縣的“果園托管”“生態循環”“文化定制”“認領自管”“觀光采摘”等現代果業發展新模式逐漸形成,并涌現出一批與之相匹配的新型職業農民。

新主體 把傳統農民變為職業“綠領”

在萬榮縣,職業農民有個形象而貼切的稱謂——“綠領”。在里望鄉上井村,“千樹一味”家庭農場負責人黃春娟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研究生的黃春娟回村創業,她通過參加該縣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來到科創中心參觀學習。黃春娟從一個不懂技術、不懂管理,不知道種什么的“女學生”,迅速成長為一名擁有11個日光大棚和先進經營理念的新型職業“女農民”。

“我們采取長短季結合的種植計劃,短季種植甜瓜、西紅柿等作物,實現當年收益;長季培育新品種桃樹,實現長期收益。同時根據不同產品的屬性,匹配不同的銷售渠道,比如黃金蟠桃、油桃全部采取網絡銷售,甜瓜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下超市直供,線上電商發往全國。”黃春娟介紹說。

在高村鄉潘朝村,提起網絡達人“云朵”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不僅是我們村的種桃能手,而且是銷售高手。她家種的桃子品種好,個頭、口感、品質也是最好的,還能賣上好價錢,跟著她種桃子,準沒錯。”提起“云朵”牛云霞,村民們滿是佩服。

立足農業發展,萬榮縣還涌現出了種植銷售樣樣精通的謝志國,把果庫變果企、農民變股民的合作社帶頭人吳千祥,在電商銷售中具有超高人氣的高小花等一大批愛農業、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針對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萬榮縣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將脫產培訓和實踐訓練相結合,整合縣農業農村、人社、果業等部門的培訓資源,組建果園大學,下設蘋果學院、桃果學院、櫻桃學院、梨果學院、葡萄學院5個學院,每年培育職業農民1000余人。

萬榮縣先后和鄭州果樹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邀請專家開展果業“流動課堂”和技能培訓,以現場指導、網絡連線等方式,帶動果農實現技術、思想“雙提升”,使一大批農民成為“綠領”,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平疇織錦繡,沃野涌新潮。從田間地頭、農業企業到農業科研機構,萬榮縣處處彰顯著現代農業的活力,展現著現代農業的勃勃生機。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也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業“黑科技”“潮理念”“新綠領”云集,形成一座現代農業版的“硅谷城”,推動萬榮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邁向新時代。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