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24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在理論宣講的大講臺,“新時代新思想”志愿服務有聲有色春風化雨;
在改善民生的第一線,“寸草春暉”等志愿服務無微不至暖人心脾;
在服務發展的最前沿,“耿小二”等志愿服務微言大義有口皆碑;
……
2019年10月,河津市成為運城市唯一的中央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試點縣(市)。按照“山西一流、全國領先”的目標定位,圍繞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河津市依需定項、精心孵化出十大特色項目,志愿服務風生水起、漸入佳境,努力向“全國示范”邁進。
夯基固本
筑牢紅色堡壘
大廳正上方懸掛的巨大黨徽赫然醒目,其兩側120余盞垂柱燈,或紅底白字、或紅字白底,講述著太華晴峰、汾水秋波、明理尚賢、崇文重教等歷史典故……走進永新路以南、延平街以西的河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仿佛置身于紅色海洋。
移步二樓,占地145平方米、可容納70余人的理論宣講室人氣旺旺。“5月12日,在這里舉行了河津市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入圍的22個項目從政策宣講、扶貧幫困、助學支教、文化文藝和特色項目這五大類別同臺競技,現場氣氛高潮迭起。”河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張富民告訴記者,“4月1日,這里舉行了移風易俗活動;3月5日,舉行了學雷鋒宣講活動……”
志愿者服務地圖、活動次數、服務對象分布、服務種類分布、精彩瞬間、最新活動……二樓指揮調度中心的指揮調度平臺,不僅詳實記錄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室開展的志愿活動情況,對各分站開展的志愿活動也是了如指掌。
記者了解到,圍繞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惠民、科技科普與法律宣傳、健康健身民生服務等五大平臺,河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下設九大類27支專業服務大隊和143個服務隊,建成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9個、行政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43個,其他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4個,形成城鄉結合、全域統籌的新時代文明中心、所、站、點“四級體系”。
占地5000余平方米、投資1200余萬元的河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硬件建設恢弘大氣,而分散在基層的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同樣可圈可點。
辦公室里,八面志愿者隊伍紅旗鮮艷奪目;科普室里,太陽高度測量器等教學儀器琳瑯滿目;文化活動室里,鑼鼓、小鈸等演出設備一應俱全;便民服務大廳,辦理業務省時方便;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走進樊村鎮西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前段時間,籃球館、村史館運動參觀的人比較多,有人隨地亂扔垃圾。前兩天,剛好看到一群小學生在附近玩耍,就以講故事的名義,為他們舉辦了一場《養成良好習慣,從點滴做起》微講座。通過半小時的場景式教學,這些小學生們初步形成了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西磑村村委會委員韓二榮說,“除了根據需要隨機開展現場教學,還有在大講堂里舉辦的常態化主題教育活動。5月23日,西磑村哲學社會普及周開展了‘摒棄婚喪陋習,深化移風易俗’主題活動,38名志愿者、400余名村民參與,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理念。”
曲藝為媒
唱響紅色聲音
認真學習新思想,
奮勇拼搏朝前闖。
堅定不移要執行,
山西要當排頭兵。
緊跟各級好領導,
要把山西建設好,
全黨全民總動員,
獻禮偉大二十大
……
這是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河津市干板腔省級傳承人、河津市曲藝家協會終身榮譽主席董朝元創作的干板腔《新思想在山西》。作品采用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言干板腔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句式短小精悍,內容簡潔明了,讀來朗朗上口,使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文化建設、黨建引領等宏大理論深入人心,在基層動起來、熱起來、活起來。
被評為“山西省基層理論宣講聯系示范點”的河津市曲藝干板腔協會,是河津市組建4級14個立體式“新時代新思想”理論宣講隊伍之一,不僅著眼于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還圍繞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長年奔走于河津市各鄉鎮街道、企事業單位,將黨的政策理論送進千家萬戶。
“每逢國家重大會議、重大節日,我們都要進行創作表演,其中《全家學公報》《萬眾齊心抗疫情》《講話精神暖人心》等節目,被省、市媒體平臺,特別是中國文明網、中國曲藝雜志、學習強國等權威平臺轉載。”董朝元說,“在老一輩人的影響帶動下,目前協會有會員150余人,作品達1000多個,表演形式也日益豐富,將原來的單口表演、群口表演與小品相聲、微電影有機結合,贏得觀眾一致好評。”
百鳥爭鳴、百花齊放。膾炙人口的河津干板腔,在新時代被賦予新的生命力,將“紅色聲音”傳唱在古耿大地乃至全省全國……
躬身為民
厚植紅色土壤
5月31日上午10時,河津市政務服務中心業務大廳,身著“我是耿小二 有事請找我”紅馬甲的志愿者們忙前忙后、引人注目。
“耿小二”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隊是河津市志愿服務十大特色品牌之一,設有導服服務、企業開辦服務、投資建設服務、社會民生服務、交通運輸服務、鄉鎮便民服務6個小隊,為市場主體和群眾提供解決項目審批中的各種難點痛點問題,改善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
政務大廳一樓的“紅馬甲”李騰達,全程協助一位七旬老人補辦社保卡。當他看到老人進入大廳,主動攙扶并包攬了老人要辦理的業務。既是引導員,又是幫辦代辦員,“一條龍”貼心服務,讓老人內心感動不已。
“‘勤政為民,情系企業’的工作精神,讓我們敬佩。”
“片刻人到手續結,滿面笑容話語親。如此效率解人難,感動老婦淚灑襟。”
……
政務大廳文明實踐活動室里,“市民心聲墻”上一封封感謝信,表達了辦事群眾對“耿小二”紅馬甲志愿者的高度贊譽。
在政務大廳二樓,“紅馬甲”武宇星正坐在電腦前,幫助個體工商戶黃國俊變更營業執照里的企業名稱,十多分鐘就走完流程。
“我的主要職責是幫辦代辦,一早上協助辦理了6件業務。在網上辦理業務時,他們要么不會操作電腦、要么拼音打字不準確,難免心煩氣躁。”武宇星說,“我們這舉手之勞,也算起了作用。”
免費復印、免費刻章、免費郵寄、免費代辦、免費法律咨詢——政務大廳推出“五免”服務,并為企業提供“遷生龍門”公章、“將出龍門”財務章、“博通龍門”發票章、“魚躍龍門”法定代表人章、營業執照“狀元榜”等具有河津特色文化的精美創業包。
截至目前,河津市行政審批局已累計服務企業群眾9458人,284項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在法定基礎上整體壓減76.5%以上,跑出了行政審批服務的“加速度”,實現“企業群眾少跑、不跑,幫辦員360度全程幫辦”目標任務,打造出“耿滿意、更滿意”河津特色政務服務品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