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校企合作譜職教新篇 德技兼修育現代工匠

—從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新增無人機專業談起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21

記者 景 斌

6月10日,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與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共建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這是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落實新《職業教育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的有效舉措。

近年來,無人機行業迅猛發展,被廣泛應用到農業、物流快遞、電力巡查等多個領域。未來,社會對無人機操控及維修人才的需求量將很大。

隸屬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何會選擇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該校有哪些優勢引來了央企“金鳳凰”?還有什么專業可供學子選擇?帶著人們關心的話題,近日,記者走進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

高舉育人旗,軍事化管理鑄品質

去年以來,該校堅持“傳統文化教育人,先進典型引導人,專業技能錘煉人,優秀活動影響人”的育人理念,以文明修身工程為抓手,實行準軍事化管理,通過組織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系列活動,形成了“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體系,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特別是準軍事化管理的探索實踐,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關于學校的準軍事化管理模式,2021級學生尋朝輝說:“剛開始大家還有抵觸情緒,就拿疊被子來說,一遍一遍又一遍地疊,感覺很煩。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理解了學校的良苦用心。之所以不習慣被束縛,還是因為之前自由散漫慣了,父母也管不了。經過近一年的軍事化訓練,最大的收獲就是,個人變得自律了,綜合素質提高了。”

感同身受的還有同級學生郭棟堯。

“我們剛開始吟誦感恩詞時,就有同學嘀咕,‘感恩啥呢,有什么可感恩的’。”她回憶說,“而且有這種想法的不止一兩個。”

“現在呢?”

郭棟堯告訴記者,同學們的思想覺悟提高了,認識改變了,精氣神足了,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也積極了,學風、校風有了極大改善。

走進校園,迎面而來的是步伐整齊的隊伍、熱情有禮的問候、神采飛揚的面孔……正是該校基于職中學生管理實際,推進實施的準軍事化管理,讓學生徹底改變,讓家長看到了希望。

該校以勵志教育與拓展訓練為核心的準軍事化管理,全方位強化了學生的紀律作風與行為習慣,打造了勵志上進、規范有序的學生管理文化,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感恩奉獻、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在軍事訓練中、在身體力行中、在團建活動中,學生的自我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自信心、榮譽感倍增,團隊意識明顯增強。激情跑操、肅立晨誦、花式大課間、飯前感恩吟誦、端坐靜看新聞、睡前清點總結……已成為該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的大課間圍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行,一周5天每天一個主題,今天的活動是以美為主線、提升學生氣質的韻律操。看,我們教官帶著學生跳得整齊劃一、氣勢恢宏。”該校辦公室主任史朝暉自豪地說。

走在美麗的校園,隨處可見身著迷彩服的教官。“對學生的教育就要言傳身教,隨時糾正。”史朝暉說,“教官要作表率,作為教師我們更要以身作則。”

“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充分體現了學校的管理水平。之所以選擇臨猗職中,就是看中了他們敢于改革、善于管理。”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學校有信心,對學生更有信心。

高舉技能旗,精雕細琢強匠藝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增強學生自主創業能力,該校積極推進教材、教法改革,發揮校企雙主體作用,本著“定位準、教法新、內容實、技能專”的總要求,堅持人才培養與國家教學標準、企業行業標準、職業崗位要求的“三對接”原則,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雙元”育人。同時,以“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融合發展為手段,互補“理”“實”缺陷,大膽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教學模式,引入職業標準和行業規范,廣泛采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情景教學等方法,校企聯合“雙向”考評,不斷錘煉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即將開課的無人機專業就是通過校企共育、更深層次發掘現代學徒制的一次新嘗試,就是引企入校、工學結合、資源共享,引企入教、產教融合、人才共育。”該校副校長裴沖紅說。

“普通高中看高考,職業學校看大賽”,該校充分發揮教學能力與班主任能力大賽、技能大賽、文明風采競賽等賽事導向作用,健全“崗課賽證”綜合育人體系,完善“國賽-省賽-市賽-校賽”四級競賽機制,做實各類賽事,依托“1+X”試點加強專業技能訓練,整體提升了學生的競賽水平。并通過競賽穩步實施“工匠鍛造”行動,助力培育河東工匠后備人才,為學校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近兩年,該校師生參加省市技能大賽,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獲得一等獎8個,二等獎23個,三等獎38個。徐曉娟老師被評為“全省最美班主任”稱號。在山西省第十四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機電維修項目比賽上,學生武衷全憑借高超的技藝和過硬的素質,取得項目一等獎的好成績。2021年,學生孫國強獲得運城市焊接技術競賽一等獎。同時,學校對在省級技能大賽獲得一二等獎的學生列為“河東工匠后備人才”重點培育對象,聘請“河東工匠”對其強化訓練、鍛造技能,助力成才。

此外,該校積極落實“省校合作”舉措,培養實用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師資培養,共建“西農-臨猗”鄉村振興學堂網絡平臺,培養高素質農民、現代化果業技術人才;借力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建立優質生源基地,政校協同育人,通過深度戰略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高舉就業旗,因需設教拓通道

眼下,說起無人機,人們并不陌生。其中,人們比較常見的就是應用于植保、航拍的無人機了,但是能夠操控并維修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極為緊缺。

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搶抓時代機遇,校企共建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堅持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配置適用于培養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的課程體系,讓學生掌握更多無人機的專業化知識和技能。

其實,無人機專業只是該校持續豐富專業內容、不斷拓展就業渠道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該校一方面立足區域產業,定向培養未來“城市主人”。圍繞建設“一園三區四個臨猗”,打造“黨建、果品、商祖、漁藥”4張名片,在做好與運城農職院聯合設立果業科技學院的基礎上,與臨猗縣電子商務中心、臨猗縣畜牧獸醫發展中心和漁藥協會對接,新開設電子商務與生物產品檢驗檢測(漁藥方向)專業,聯合培養臨猗產業發展所需人才;選派學生到臨猗東睦華晟粉末、華恩汽配、晉鑫漁業等企業實習鍛煉,實現家門口就業,服務機械、化工等主導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定向培養企業專才。該校相繼與吉利集團、首旅建國集團、大運集團、阿尼股份、長城科技等企業開展冠名訂單培養,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校企雙元育人,確保學生畢業合格,企業照單全收,真正做到讓學生高品質就業。“從2016年起,我們已經累計為首旅集團輸送400余名畢業生。”在該校的中餐烹飪實訓基地,負責人武澤祥介紹說,“這些學生有的已經成為所屬企業的餐飲主廚。”

為順應社會發展需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學校新增運動訓練專業和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給學生提供多樣選擇。

“我們就是要因需設教、因材施教,量身打造適合學生自己的教育模式。”該校校長何云峰說,“學校將積極探索先進制造專業群、信息技術專業群、現代服務業專業群、化工醫藥專業群,以此為引領,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路徑。”

高舉升學旗,夯基強技向未來


今年5月,正式施行的新《職業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暢通了職校學生的發展通道。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僅可以讀大專,也可以上本科、研究生,攻讀博士學位。毫無疑問,“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為此,該校全力做強對口升學招牌,進一步提升職教高考質量;實施“3+2”中高職融通培養模式,幫助學生提早步入大學門檻;做實高職自主招生考試,滿足學生深造求學需求。據介紹,該校有的學生經過勤奮努力,已進入了更高一級的學府深造。優秀畢業生胡改蝶已經取得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優秀畢業生令狐世勛在寧波大學海運學院土木水利專業攻讀專碩學位。

何云峰表示,該校將聚焦立德樹人,圍繞“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堅決貫徹新《職業教育法》精神,緊扣升學與就業,不斷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強化學生的技能培養,德技兼修、育訓并重,助力學生多樣成才,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更多的出彩機會。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