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運城時空>

堅定信心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本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運城實踐”系列報道引發熱烈反響

新起點上再跨越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10

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陳小光

近讀《運城日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運城實踐”系列報道,文中展現的打造五條綠色生態走廊的新進展、新成效、新氣象,既令人振奮不已、倍受激勵鼓舞;又使人深諳責任、更知時不我待,更讓人激情昂揚、立感斗志滿懷。

建設“五條綠色生態走廊”,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發展階段,對我市當前發展優勢和以后發展重點的戰略部署,其目的在于著力打造運城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優美環境,為建設“一區兩城三強市三高地”提供有力支撐。其中,市文旅局牽頭負責的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通過豐富“新”的內涵,提升“新”的境界,拓展“新”的業態,完善“新”的布局,積極打造全新的生態文旅經濟模式,全面推進知名旅游強市建設。

豐富新內涵,推進旅游與文化挖掘體驗相結合。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古中國”文化、關公忠義文化、堯舜德孝文化、鹽文化等獨具運城特色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組織專家、學者通過研討會、座談會、論壇等形式,開展課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編輯出版系列圖冊、叢書等。不斷豐富文化展示的類型、形式和層次,加快建設“古中國”成語典故文化公園、河東歷史名人館、中條山自然文化博覽園、池鹽文化博覽園等,形成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的拳頭產品。

同時,不斷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品質,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藝市場,創作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實景演出和具有參與性、互動性的體驗情景劇目,打造“游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的靚麗名片。

提升新境界,推進旅游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生態優勢是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和最大資本。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托“大生態”、發展“大旅游”。不斷加強中條山生態環境建設,保護與提升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的生態環境質量,突出山水園林景區的特色,形成山水相依的景觀格局,打造生態循環的“綠肺”和“氧吧”,促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要重點依托中條山的氣候資源稟賦,以“醫養”“鹽養”為核心,以“泉養”“食養”“夏養”“林養”為支撐,建設一批集“醫、養、康、護”為一體的特色生態小鎮,構建“山—湖—城”生態康養新格局,豐富游客體驗感,提升旅游美譽度。積極發展生態觀光、文化旅游、山地養老、休閑康養等生態經濟,構建生態保護扎實有力、生態價值轉化充分、生態旅游創新發展的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

拓展新業態,推進旅游與道路交通建設相結合。對標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統籌主體、慢行、景觀、信息、服務五大系統,建設綠水青山中條慢游交通體系。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將驛站、觀景臺、小憩園、停車場、公共衛生間、農副產品售賣點等附屬設施統籌布局,推動旅游公路綜合服務一體化建設。加快自駕車營地和低空飛行營地建設,沿中條山每個縣(市、區)重點打造不少于一個示范性自駕車營地。落實《山西省通用航空業發展規劃(2018—2035)》,推動建設芮城黃河濕地飛行營地、鹽湖水上飛行俱樂部、垣曲中條山低空飛行營地等,打造中條低空飛行體驗產品。通過中條旅游交通體系建設,串聯沿途景區景點、旅游度假區、森林公園、文物古跡、鄉村旅游示范村等,形成串珠成線、連線成片的效應,構建生態文化旅游融合創新發展的風景帶、度假帶、產業帶。

完善新布局,推進旅游與鄉村振興工作相結合。要堅持把旅游產業發展主動融入全市鄉村振興主戰場,發揮旅游扶貧生力軍作用,堅持走旅游與扶貧富民相結合的路子。充分挖掘中條山沿線各鄉鎮、村莊的生態資源、歷史古跡、傳統習俗、風土人情,統籌考慮農村的民俗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大力扶持引導群眾發展交通運輸、電子商務、餐飲住宿、手工作坊等產業,引導群眾發展投資少、風險低、見效快的農家樂、農家客棧、民宿等旅游項目,讓游客參與傳統手工藝制作、采摘、農耕等互動性、參與性較強的體驗式活動,開發民俗深度體驗游、宗教文化體驗游、田園生產生活體驗游等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發展多種模式的鄉村旅游,既讓游客通過民俗文化體驗感知運城旅游的深度,又能增加群眾經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實現多渠道增收、多元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是踐行“兩山”理論,促進文旅融合,把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文旅經濟優勢的具體實踐。我們將充分發揮中條山沿線的優秀傳統文化優勢和壯麗山水生態優勢,做優生態、做活文化、做大產業,構筑強勢的品牌影響、打造強勁的文旅項目、形成強大的產品實力,加快推進知名旅游強市的建設步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