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03
我市落實惠企政策、盯緊重點人群,持續做好公共就業服務——
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
本報記者 裴旭薇 文/圖

▲5月31日,省人社廳調研組在理想創業大廈了解我市創業帶動就業情況。
穩就業就是穩民生,就是穩民心。近年來,我市將穩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重大民生工程,持續推動就業高質量發展,確保了全市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化娛樂、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服務行業持續承壓,部分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就業主渠道作用發揮受限,加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企業用人規模大量減少,全市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面對這種情況,市委、市政府及各級人社部門主動作為、迎難而上,落實惠企政策,盯緊就業重點人群,持續做好公共就業服務,打好“組合拳”,穩住就業“基本盤”。
從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1214人,同比增加4017人,增長14.77%;失業人員再就業3564人,同比減少209人,降低5.54%;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382人,同比增加785人,增長131.49%;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7301人,同比增長1686人,增長3.03%;農民務工就業143.9322萬人,完成目標任務138.4萬人的104%。全市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98157人,完成目標任務10.5萬人的93%。
減負穩崗
惠企政策“齊上陣”
“2021年,公司按照永濟市人社局免審即享政策要求,獲取政府穩崗返還、失業保險支持近67萬元。今年,永濟市社保中心已經在永濟政府網站公示完畢,并上報運城市社保中心,隨后將撥付我公司80萬余元?!苯?,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屈普告訴記者,政府援企穩崗補貼和失業保險惠企政策切實幫助解決了企業實際經營問題,全力推動了企業有序經營。
疫情期間,為加快落實援企穩崗補貼、失業保險支持,確保參保企業實時了解相關政策,永濟市人社局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多渠道發布相關政策,積極主動聯系參保企業,實地進入企業調研,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確保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惠企政策。
惠企穩崗,永濟市只是全市一個代表。今年,我市人社部門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政策要求,繼續穩存量、擴增量,增加崗位供給,落實社保“緩、返、擴、補”等政策,實施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特困行業階段性實施緩繳企業社保費、小微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放寬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等政策,支持企業減負穩崗,全力助企紓困。同時,搶抓市場主體倍增工程重大機遇,千方百計增加市場就業容量,擴大就業崗位供給。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第一批穩崗返還企業1110戶,擬返還金額為3761萬元,惠及職工12.51萬人(其中:大型企業176戶,返還金額1201萬元,惠及職工64553人;中小微企業934戶,返還金額為2560萬元,惠及職工60553人),所需資金已報市財政局審批,待審批后將第一時間向企業撥付。全市繼續執行降低失業保險費率,1月至4月惠及企業2832家,涉及從業人員15.85萬人,減免失業保險費2835萬元。全市階段性實施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惠及企業1317家,緩繳失業保險費205萬元。全市第一批職業技能提升補貼1560人次,補貼275.55萬元。
同時,我市還積極開展了“下基層、轉作風、促就業”百企萬人問卷調查活動,向大運汽車、亞寶藥業、諾維蘭汽貿等全市140余家重點企業,市內外11295名就業及未就業勞動者,發放了調查問卷,摸底就業需求、招工需求、培訓需求等信息,集中力量解決就業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抓好政策制度供給“最先一公里”和政策服務落實“最后一公里”,建立政策直通機制,推動政策進企業、進社區、進高校、進大廳。
線上線下
崗位信息“全覆蓋”
4月24日,江蘇南通優質企業招聘宣講走進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活動在線上圓滿舉辦,南通6家企業為300余名應屆畢業生帶來近2000個就業崗位。此次線上招聘宣講是市就業服務中心從今年3月至6月開展2022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的具體實踐,目的就是面向2022屆高校畢業生重點開展政策宣傳、招聘服務、就業指導、創業服務、職業培訓、困難幫扶等6項工作。
5月16日至8月25日,我市開展“職等你來,就業同行”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專項行動的服務對象包括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城鎮失業人員、脫貧勞動力等各類勞動者以及有招聘需求的各類用人單位。其中包含4場直播帶崗招聘會。
5月15日至6月30日,我市舉辦“惠民生促就業”系列活動——“技能圓夢想、就業有‘位’來”專項活動,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結合、省內省外招聘一體推進”的模式,密集舉辦各類招聘活動。
今年以來,我市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脫貧勞動力)務工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就業重點群體,全方位挖掘崗位信息,線上線下聯動發力,多渠道推進就業創業。其中,市本級及部分縣(市)舉辦了2022年“春風行動”大型現場招聘會,共有240余家企業參會,提供就業崗位2.6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4000余人。組織“2022春風行動”山西云招聘——運城專場,全市46個分會場與杭州29家企業對接,發布招聘信息168條,提供近6000個招聘崗位,線上線下參與人數1.37萬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510人。
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443場(其中,現場招聘會87場,網絡招聘會303場,直播帶崗18場,巡回對接35場),累計發布崗位信息25.8萬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2.4萬人,同比增長14.8%。
主動作為
就業服務“不斷檔”
掃描身份證、注冊信息、大數據自動精準匹配工作崗位……連日來,鹽湖區零工市場服務大廳,不時有求職者前來尋求工作機會。而且,鹽湖區各鄉鎮也同時設置了就業自助服務機,求職者用手機就可以隨時登錄查看就業信息。這一全鏈條提供就業服務的平臺深受求職者歡迎。
今年,我市印發了《零工市場管理辦法》和《推進零工市場建設的意見》,在全市范圍內推廣鹽湖零工市場經驗,努力打造集信息化、專業化、網絡化為一體的高標準公益性勞動用工綜合服務市場。據了解,今年10月底前,運城零工市場將遷新址并投入運營,年底前永濟市、河津市、臨猗縣、萬榮縣、聞喜縣完成零工市場新建運營工作,預計2023年底實現縣級零工市場全覆蓋,為求職者提供基礎功能、便民功能、培訓功能、線上功能、線下功能、政策功能、保障功能、關心關愛功能八大功能。
此外,根據省人社廳安排,我市在199個鄉鎮(街道)設立基層就業服務站,打通了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我市在理想創業大廈打造了“集聚產業、孵化企業、培育市場、優化服務、項目扶持”等功能為一體的運城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產業園占地6000余平方米,目前已簽約企業8家,入駐5家。
今年,我市先后開展“創業縣市行”活動及市級創業大賽,向省級創業大賽推薦創業項目26個。截至目前,全市已經為42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1686萬元。全市在運營的創業孵化基地9家,其中,省級4家,市縣級5家。入駐創業戶近1800戶,帶動就業近5000人。全面落實大學生創業場地租賃補貼、社保補貼、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支持政策,全市共發放各類創業補貼共計21.95萬元,其中創業服務補貼12.75萬元、場地租賃補貼6.6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2.6萬元。
“受疫情影響,我們今年在線上開展技能培訓約600人,近400人順利實現本地就業。”省級勞務品牌“河東家嫂”負責人表示。據悉,今年春節過后,務工人員無法外出,我市通過實行線上訂單和項目制等方式,已培訓電建工、焊工鉚工、小吃制作、家政服務等各類人員1.5萬人次,幫助務工人員實現技能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市人社局負責人表示,針對復雜多變的就業形勢,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穩就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政府“穩、保、育、促、提、控”六字穩就業要求,繼續在穩崗位、保重點、育產業、促雙創、提質量、控失業上下功夫,確保我市就業形勢整體穩定。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