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fā)布者:谷旭飛時間:2022-05-31
這個春天,我每天睜開眼,喜歡在抖音里看麥田,一望無際的綠,看得濕潤了眼睛。我也喜歡讀有關(guān)麥田的美文。梁孟華《最愛人間麥苗青》、楊永敏《在麥田間行走》被我讀了不止一遍,讀來朗朗上口,給人無限遐想。在時隱時現(xiàn)的布谷聲聲中,我仿佛暢游在醉人的麥田里,聞到了泥土的芬芳、麥穗的清香,眺望著隨風搖曳的麥浪,似乎回到了夢中的故鄉(xiāng)。肖冰老師說,趕緊看看青麥苗吧,再不看,只能看麥黃了。這個春天,我慵懶的腳步始終沒有邁進令人向往的麥田。這幾天,天氣忽然熱了,此刻的麥田應(yīng)該漸漸發(fā)黃了。倏忽間,我的記憶回到了河?xùn)|老家,收麥的歲月如水般緩緩流進心田。
那時的中小學(xué)要放半個月麥假。艷陽灼灼,麥浪滾滾。父親割麥總是打頭陣,母親次之,我和妹妹一左一右跟在后邊。我割一陣,就用手捶捶酸疼的腰,怯怯地望著前方,啥時候才能割到頭?妹妹的臉被太陽曬得通紅,還有一道道的黑手印,我一看到她的小花臉就想笑,而她仍弓著腰咬牙堅持著。唯有我磨磨蹭蹭,一會跑回地頭拿水壺喝水,一會嚷嚷著餓了該吃飯了。父親割到頭后,又回來接應(yīng)我,母親接應(yīng)妹妹,直到一家人把一整塊麥子割完才回家。
我家最遠的一塊地在我們村的西嶺上,全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還有一段是長慢坡。我身單力薄,父親讓我站在小平車上接他舉上來的麥捆,一捆捆碼放整齊。父親每次總把車裝得很高,他在前面拉車,我在后面推。下坡時,父親把車轅抬高,車尾蹭地,增加車與地的阻力,使車慢慢滑行。小路崎嶇不平,車走在路上搖搖晃晃。半路上翻車了,麥捆散落一地。無奈,父親又重新裝了一回。天色完全黑下來了,小村此刻寧靜了。小路上沒有路燈,我們借著微弱的月光急急往家趕。
我們有時候也幫姥姥家收麥子。晚上一般回來很晚,吃了飯便倒在炕上呼呼睡去。姥爺睡得最晚,他要把所有的鐮刀磨好,還要準備好次日收麥子的繩子等。事無巨細,姥爺做得很用心。天還沒亮,他又把我們喊醒。他聲音洪亮,隔著幾座院子都能聽到。我懷疑姥爺是神仙托生的,他睡覺極少,白天卻很精神。姥姥這時也把飯做好了。起得太早,沒有胃口,我和舅舅姨姨們?nèi)嘀庑殊斓难郏抢瓗卓陲埡螅愀褷斎ド系亍?/p>
我上初三那年,臨近中考,畢業(yè)班是不放假的。鄉(xiāng)村的老師們都是家里的頂梁柱,即要忙于教學(xué)工作,又要兼顧自家的麥子。我們班主任柴老師在一天下午,領(lǐng)著我們幾個學(xué)生去他家收麥子。半天時間,我們連割帶收就把他家的麥子拉回家了。師母給我們做了一桌豐盛的菜,那天晚上,我還第一次喝到了汽水。
高一時,同學(xué)海明要我?guī)退沂整溩印N疑詰卸瑁话闳私形遥沂遣粫饝?yīng)的。因他家住在山上,我便應(yīng)承下來。長這么大還沒上過山呢,肯定去!他家出了門就是彎彎曲曲的小路,七零八碎的麥地分布在一埝高過一埝的梯田里,都是旱地,收成好壞全靠天。那里的麥子長得又矮又單薄,這兒的百姓太不容易了,收麥全靠雙手,機械化工具一點用不上。下雨天沒活,海明領(lǐng)著我去鄰居家串門,他們待人熱情,不長的工夫,我便與他們混熟了。我羨慕他家的窯洞,外邊的太陽能把人烤化,可一進窯洞立刻感覺涼爽舒適。聽他們說,窯洞整個夏天都不用電扇空調(diào),是避暑的好去處。
割麥、收麥、拉麥、碾麥、曬麥,每道工序都是極其艱辛的,真是粒粒皆辛苦。這些年好多了,老家收麥都實現(xiàn)了機械化,十幾畝的麥子,一半天便顆粒歸倉了。這些年,都是妹妹幫著年邁的父母把麥子拉回家的。
中年,走在異鄉(xiāng)忙碌的路上;故鄉(xiāng),漸行漸遠。今日,一粒日益飽滿的麥穗,在收割我的鄉(xiāng)愁!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quán)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務(wù)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