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5-19
記者 董戰軒
5月14日下午,在位于萬榮縣解店鎮北解村的萬榮縣民俗手工藝制品電商示范基地,萬榮縣鑫昌達手工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軍澎在仔細分析“親蛋蛋”牌嬰幼兒傳統民俗服飾近期的銷售情況。一旁的生產車間,在數位巧婦的精心縫繡、接續趕制下,歷經剪鞋樣、納鞋底、描花樣、繡“虎頭”等多道工序制作出的“虎頭鞋”擺放整齊、呆萌可親。
萬榮嬰幼兒傳統民俗服飾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自漢代起,晉南民間就有在嬰幼兒滿月、周歲、生日時講究穿戴的習俗。“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一直流傳至今,寄托了人們對后輩幸福安康的美好期盼。
2016年,萬榮籍“95后”小伙陳軍澎畢業返鄉,一頭扎進以“虎頭鞋”為主打產品的嬰幼兒傳統民俗服飾產業,并以民俗手工藝制品銷售為主方向進入電商行業。
秉承“情系鄉土氣息,傳承千載韻律”的核心理念,陳軍澎及其團隊在不斷拜訪民間藝人,并對其產品進行收集、整理的基礎上,立足傳統工藝,融入現代設計,精心開發出一批頗具傳統民俗特色的嬰幼兒服飾,其注冊的“親蛋蛋”品牌及相關產品在市場上廣受歡迎。此外,陳軍澎及其團隊不斷整合生產銷售資源,逐步摸索出“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并為周邊群眾免費提供工作崗位和技能培訓。經過培訓后的群眾可與公司簽訂代加工協議,拿到制作材料后,利用空余時間手工納制“虎頭鞋”的“千層底”,并按勞計酬。“沒事兒納納‘千層底’,既發揮興趣所長,又多了份額外收入,這也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嘛!”年過六旬的李阿姨高興地說。
在有效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的同時,一雙雙“憨態可掬”的“虎頭鞋”也由萬榮不斷走向全國各地。
邁步鄉村振興征程,萬榮縣民俗手工藝制品電商示范基地、萬榮縣鑫昌達手工制品創業創新基地應運而生,陳軍澎也成了基地負責人。
為有效發揮廣大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陳軍澎又與團隊在“小微”企業孵化上下功夫,延伸出“龍頭孵化‘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帶動農戶”的發展模式。“就拿這一枚小小的香包掛件來說,因為其中需要填充一些如艾草、艾絨之類的一些艾制品,所以我們基地就孵化出了萬榮縣古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香包掛件系列產品提供原材料;因為產品制作過程中有手工縫繡等工序,所以我們又孵化出了山西聚華寶手工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戶開展縫繡工作;因為產品生產出來需要對外銷售,所以又孵化出萬榮縣八幺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西一身福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針對咱們的產品開展直播帶貨和電商銷售。”如今,在陳軍澎及其團隊的推動下,以萬榮縣民俗手工藝制品電商示范基地、萬榮縣鑫昌達手工制品創業創新基地為陣地,萬榮嬰幼兒傳統民俗服飾產業已孵化形成了包括15家上下游企業在內的“產業鏈”,累計為社會提供工作崗位近400個。
線線系青春,針針穿親情。如今,傾注著青春的智慧和活力,一針一線縫繡出的“虎頭鞋”正越發靚麗。“傳共青團百年薪火,展新時代青年風采。作為一名‘小微’企業孵化和傳統民俗傳承的青年創業者,我將依托平臺優勢,不負青春韶華,勇擔時代重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标愜娕煺f。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