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29
運城日報記者 魏 濛
“都說做父母的孩子回家的日子就是過節,我平時不在他們身邊,想趁節日回家看看、陪陪他們。”
“我喜歡和媽媽一起逛街,這次逛街想為媽媽選一件禮物,那句羞于說出口的‘媽媽,我愛你’,讓禮物替我表達。”
“父母的健康就是全家的幸福!今年我要帶父母去做一次充滿愛的健康體檢。”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父母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父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父母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父母的存在,總是帶給我們溫暖和可依靠的感覺。
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感謝父母的生身之情、養育之恩。4月26日,記者在運城市區多個商圈和街頭,隨機對來往的行人進行了采訪,聆聽他們講述關于父母的故事和他們對父母的真情告白。

送健康成“貼心”新風尚
父母日漸老邁、牙齒逐漸松動脫落,吃什么都沒有味道,身體也越來越差。作為子女,如何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要送一份什么樣的禮物才能使父母真正“受益”?禮物,不在貴重,在貼心。在父母生日當天,“送健康”成為了“貼心”好禮!
“我留不住父母的青春,但我想讓他們健康地安度晚年。”家住槐中路的鄭寶敏女士準備帶著年逾六旬的母親到口腔醫院去做全口烤瓷牙。鄭女士說:“媽媽今年62歲,十年前上下牙掉的不少,現在上排牙差不多掉光了。牙齒掉了之后,稍硬的飯都不怎么吃了,連平日里很喜歡的餅子吃起來都很費勁,平時只能喝粥或者吃一些不怎么需要嚼的菜。前天帶她去體檢,醫生說母親多項指標不合格,嚴重營養不良,身體條件很差。我很內疚,為人子女就希望父母健康平安,媽媽營養不良,是吃不了飯,吃不了飯是因為沒有牙,我要帶她來裝上全口的烤瓷牙,讓媽媽在晚年也可以品嘗美食,增加營養,把身體調養得棒棒的!”
歲月“偷走”父母的健康,很多細心的子女在意識到這一點后,帶父母鑲牙、帶父母健康體檢,這不僅是回饋父母愛的表現,更是讓父母直接“受益”的健康禮物。
“父母養大了我們,他們自己卻一天天老去,小毛病,慢慢也多了。老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他們健健康康的,我們才能安心地去工作。”廖萍女士說,媽媽的腰痛了有一段時間了,她一直不肯說,過幾天正好“五一”假期回老家把父母接到運城,陪媽媽去市中心醫院看看,同時讓父母到體檢中心做個全身檢查,圖個安心。
“我父母勞累了一輩子,也省了一輩子,很舍不得花錢,更不愿給我們做子女的增加負擔。”廖女士心疼地說道。
時下,帶父母去體檢成了許多做子女表達愛的方式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身體功能也在慢慢衰退,由此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定期體檢是他們健康的一道“護身符”。
記者在隨機采訪中了解到,許多受訪者表示會把“健康體檢”當作父母的一份關懷送給他們。“從選體檢項目,到交費,再帶父母到每個體檢室,兒女們都會很小心地攙扶著。”市區一體檢中心醫生介紹,每個月都會有不少子女陪著年邁的父母做體檢。現在,每天來體檢的約有200人,其中由子女陪同的老人來做體檢的有二三十人,有時候真的很感動。今年40多歲的李女士說,“隨著我們在成長,父母也在老去,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狀態的變化,很多疾病都慢慢找上門,在外工作且已成家的我們,一定要多留意他們的健康狀況,每年不光要做一次健康查體,平日里也要多一些關心。”
禮物背后的溫馨和關懷
父母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年節時刻,在做不到陪伴他們時,一份用心的禮物,不只是物品的價格,也是物品背后體現的一份體貼、關懷之情。
“今年媽媽生日時,我計劃給媽媽送一條好看的裙子!”祁瑞桐是一名正在讀高二的學生,往年她通常會給媽媽送上一份自己用心制作的賀卡,上面寫著對媽媽的祝福,和一些自己想對媽媽說的話。“但是今年想換一種,我想用我自己的壓歲錢給媽媽買條漂亮的裙子。”她懂事地說,有時陪媽媽去逛街發現她最喜歡到服裝店試裙子,所以她想給媽媽買一條裙子。
“真的長大了!”聽到女兒說的話,帶女兒出來吃飯的媽媽一臉欣慰地說,孩子平時比較內向,擔心她會有話憋在心里不說,所以她還是希望孩子今年能繼續給她送一張孩子自己制作的賀卡,把想說的話在賀卡里表達出來,便于他們母女之間的交流,她也能借此加深對孩子的了解。
賀卡是小朋友送給父母的首選禮物,雖然平凡常見,但是在每一個父母的眼里,那字里行間的都是孩子最純真質樸的心,父母會當作珍寶一樣地收藏。
李露是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女孩,她告訴記者:“嗯,今年的話,就用我自己的工資給媽媽買一套比較好的、適合媽媽的護膚品,給爸爸買一條皮帶。”李露說,她有給父母送禮物的習慣,無論貴重、大小每年都不一樣。之前上學時候,她會用做家教掙得錢給父母發一個紅包,讓他們自己買自己想買的。要是放假在家里的話,她就會在父母過生日的時候,一早起來到菜市場采購食材,發揮她的廚藝,給爸爸媽媽做一桌子他們喜歡吃的菜。今年,她想著最近媽媽的皮膚狀態不是很好,她會選一套適合的護膚品送給媽媽,爸爸的皮帶該換換了。
回家陪伴溫暖幸福的愛
你還記得,上一次陪父母聊天是什么時候?還記得,上一次和父母逛街是什么時候?上一次陪父母出游又是什么時候呢?其實,對做父母來說你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今早,我和同事們還在聊這個假期要回家陪老人,其實我對我父母還挺愧疚的。”當這句話說出口時,詹瑜婷眼眶紅了。女兒上大學前,她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孩子,隨著父母歲數越來越大,她覺得對兩位老人的關心真的少了。今年“五一”假期,她想和父母一起度過,給他們做幾頓飯,把換季的衣服洗洗,然后帶著父母到公園轉轉,再陪他們說說話。
詹瑜婷的女兒在外地讀大學。女兒上大學的這兩年,每年她生日都能收到女兒用打零工掙的錢,給她買的禮物,有項鏈、有化妝品。“不管她給我寄什么禮物,我都喜歡,因為她的這些舉動讓我覺得孩子已經長大了,也變得越來越有心了,我很高興。”詹瑜婷說,女兒不在跟前,才體會到陪伴才是最好的禮物。
“我兒子在北京工作,愛人在縣里上班不回來。”今年趁著放假,56歲的王青云也要和母親一起過。“去年,我帶老母親去周邊的景區逛了一圈,今年疫情不方便出去旅游,我想給老母親做一些她想吃的美食。”王青云的媽媽已經78歲了,因她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陪在父母身邊,往年都會帶父母去旅游,或買一件新衣服做禮物,還會帶他們出去吃大餐。
“對父母來說,我們這些做兒女能夠常回家看看就好了!”王青云說,父母最盼望的就是兒女、孫兒們都能常回家來看看她,陪她吃頓飯,看著兒女、孫兒們快快樂樂、家庭和睦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