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4-25

說起油饃(餅),運城人并不陌生。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蒸饃省,烙饃費,吃個油饃(餅)賣上二畝地”。

民間俗語是勤勞國人對生產生活的高度概括和總結,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物資缺乏的過去,人們想吃個油炸食品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米、面、油等民生物品得到充分保障。頓頓吃炸油饃(餅),都司空見慣了。

因為油饃(餅)制作簡單,老一輩的人幾乎都炸過,但每個人的手法不同,炸出來的口感也就各異。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市區鴻祥粥餅屋的必點菜之一——小油饃(餅)。
吃過這道美味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感覺:這油饃(餅)是怎么炸的,咬一口軟糯酥脆,嚼起來毫不費勁,而且有一股特有的麥香味在唇齒間流淌。

“我們的面粉,用的就是咱平陸縣生產的優質小麥面。”該店廚師曹師傅說,“選擇好面粉是前提,和面則是關鍵。”
在和面的過程中,曹師傅會加入食鹽、雞蛋、花生油和花椒葉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他還會加入老酵,這也是他們的一大特色。那滿溢的酵香,能讓許多人回憶起兒時的味道。

和面講究“三光”,也就是盆光、手光、面光。這也是許多面食的標準要求。面和好后再放置半個小時以上,讓面粉與調料充分融合。緊接著,取一塊揉成條狀,揪成擠子,開始搟片。
為方便顧客食用,也考慮到不浪費糧食,該店的油饃(餅),一個只重一兩,每個都要過秤。

搟成面餅后,就該下鍋炸了。“我們用的是棉籽油,油溫控制在180攝氏度左右,當面餅炸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曹師傅說。
剛出鍋的油餅還有些燙手,小心翼翼地掰開后,一股獨有的香味撲鼻而來。再配上“四大天王”:胡蘿卜酸菜、芥菜絲、醬筍絲、咸韭菜,吃著能不香嘛!

“我們連鎖店都有這道菜,顧客普遍反映,既美味,又能吃出兒時的味道,從而憶苦思甜,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該店負責人說,“希望市民能夠珍惜糧食,樹牢‘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底線意識,爭做‘光盤行動’踐行者。”
記者 景斌 攝影記者 張國平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