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15
記者 鄭 菲 通訊員 曹 飛
“大黨委”拓寬工作新格局;“雙報到”激發黨員新活力;“小網格”暢通黨群“主動脈”;“零距離”實現服務“心貼心”……近年來,芮城縣永樂社區黨支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創建“五面紅旗”為抓手,聚焦陣地建設、環境改善、民生服務,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形成五環聯動、資源共享、深度融合、共建互補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撐起服務社區民生的“大天地”。

永樂社區組織居民統一進行核酸檢測 肖永杰 攝
創新舉措 織密治理“一張網”
“以前我們為群眾辦事的時候,總要翻出厚重的資料仔細核對信息,耗時費力,如今實行社區網格信息化管理,轄區內誰家有幾口人、做什么工作,點擊鼠標,一目了然,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近日,在永樂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里,芮城縣街道工委書記李淑榮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精心繪制了‘社區民情網格服務架構圖’,明確了各網格的區域范圍,將社區治理觸角延伸到小區樓棟、居民院落,實現了全覆蓋、無縫隙管理。”
永樂社區地處芮城縣城北側,轄區7所學校、26個單位、31個居民小區16000余人,是一個人口密集、學校單位集中、居民服務需求多元化的新型社區。為切實建強社區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織密治理“一張網”,2021年以來,永樂社區把轄區黨組織單位、企業及社會組織全部納入“大黨委”統一管理,把居住在小區的在職黨員、社區黨員、離退休黨員及農村黨員充分調動起來,成立網格黨支部,劃分樓棟黨小組,確定黨員中心戶,積極構建“黨支部建網、黨小組進網、黨員入格、群眾參與、共治共享”一張網工作格局,同時在社區醒目位置懸掛網格示意圖,標明網格管理員姓名、聯系電話、工作內容和服務管理職責等信息,通過組織發動、黨員帶動、居民主動,在全社區形成“黨員帶頭發揮作用,人人參與社區治理”的良好局面。
一個個不起眼的“小網格”,成為串聯起每棟樓、每戶居民的連心橋?!靶【W格”里,黨員干部和居民親如一家,社情民意在網格中掌握、公共服務在網格中開展、矛盾糾紛在網格中化解,破解了誰為居民服務、怎樣服務的難題。70多歲的老黨員謝項登不禁贊嘆道:“現在去社區辦事,話好說了,事好辦了,生活也越來越舒心了?!?/p>
貼心服務 凝聚黨群“一條心”
家住芮城縣永樂社區花園小區的張女士,家門口存在出行難、環境差等問題,她通過微信向社區網格員提出反饋意見。了解情況后,社區負責人立即前往小區實地查看,同時聯合開發商、物業、房管所等相關人員和網格管理員組成工作組,并制訂解決方案:主干道路面拓寬1.5米至2米、道路與相鄰耕地之間安裝圍欄、增加路燈及小區標識燈箱3盞、健身廣場增設健身器材、安裝居民意見箱等。短短半個月時間,多項問題整改到位,社區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一張“社區民情網格服務架構圖”,一本“民情日記”,一疊《為民服務崗位認領表》,這是永樂社區服務居民的“三件寶”。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加強城市社區黨的建設,強化管理服務,永樂社區黨支部大力推行“強化支部領導核心,注重黨員帶頭示范,發展居民志愿服務”工作模式,凝聚黨群“一條心”。
為真正實現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社區16名全科網格員深入推進“六個一”工作機制,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形成“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樓棟黨員中心戶—網格黨員服務隊”四級組織構架,社區黨建由“獨家戲”轉變為“大合唱”,在全社區形成“黨員帶頭,人人參與”的和諧共創新局面。
通過四級組織構架深入摸底,社區建立覆蓋轄區所有住戶的管理服務信息臺賬,實現社區基本群體,特殊群體,流動群體三項翔實信息入庫。同時充分發揮網格黨組織、黨員和志愿者作用,采取結對幫扶、鄰里守望、定期上門、電話聯系等方式,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和困難家庭,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暢通社情民意訴求渠道。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對社區各項工作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法治建設 共繪和諧“同心圓”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每一件事都必須處理好、協調好,法治是最好的保障?!崩钍鐦s告訴記者。為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夯實發展社區治理“壓艙石”,永樂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探索“法治、自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通過成立“兩會一隊”,積極發揮自治基礎、法治保障和德治教化,推動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依托網格員走訪入戶,主動摸排了解居民法律需求;通過政法委綜治服務平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排查消除安全隱患;以每月的“主題黨日活動”為契機,將法治思想融入“三會一課”中,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憲法等法律法規;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辟“法治大講堂”,引導群眾充分掌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崇尚法治權威;建立社區微型消防站,定期組織居民開展消防安全、消防演練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成立“老蘭調解室”,依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化解在基層。
為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社區從每個網格黨小組吸納網格內醫生、教師、法律工作者、協警、物業人員、離退休黨員等組建權益維護、片醫片護、心理咨詢、校外輔導等網格服務團隊,成立“三零”單位創建工作領導組,定期組織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傳單、懸掛條幅、張貼標語等形式,從打擊傳銷、預防邪教、預防電信詐騙、防偷防盜等方面,向居民宣傳法律知識。在宣傳現場,廣大群眾紛紛表示,此類活動很有意義,能有效引導大家依法辦事,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兩年來,社區累計開展法治宣傳活動30余場,提供法律咨詢服務800余人次;排查整治安全隱患26次;排查案件隱患12處,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2021年,永樂社區被評為“平安山西建設示范社區”。
打造品牌 筑牢基層“紅色堡壘”
居民小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后100米”,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作為全市先進基層黨支部,永樂社區黨支部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治理”,聚力打造城鎮社區基層治理品牌,著力建成具有發展特色的社區。
開辟成立基層黨建品牌“紅色課堂”、家庭教育實踐基地等,從打造基層理論學習品牌入手推動基層黨建隊伍以及幸福社區建設,激發內生動力;建立“紅色坐標”,實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只找一個人、能辦所有事;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實現黨群服務24小時“不打烊”;通過開啟“延時辦”“周末辦”等便民舉措,為居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務;打造快遞小哥“愛心驛站”,讓戶外工作者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依托社區家庭教育實踐基地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開展家庭教育、父母課堂等活動,社區2戶家庭獲評芮城縣“綠色家庭”“最美家庭”,社區居民王勇、姚建輝獲評芮城縣第四屆道德模范。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永樂社區積極開展“社區干部包小區、在職黨員聯住戶、社區居民共抗疫”工作,通過定崗、定人、定責,責任到人、包聯到樓、包聯到戶……社區始終把服務黨員居民放在首位,帶領社區黨員用真心、誠心和熱心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真正成為居民的“橋頭堡”、“主心骨”。
群眾有所盼,治理有所為;發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2021年,永樂社區相繼獲評“山西省核心價值觀示范社區”、“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首批“五面紅旗”創建示范社區等榮譽稱號。面對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永樂社區黨支部一班人兵不解甲,久久為功,續寫著新時代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干答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