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06
記者 蘇黎原
3月份,運城市區“花香四溢”,吸粉無數。聞之思之,一個“香”字背后,是黨員干部作風大整頓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今天的運城,已經被標注上“整潔”“智慧”“溫暖”“開明”等鮮明的標識。

中心城區紅旗街旁小游園繁花似錦、香氣四溢 資料圖片
“整潔”
中心城區的西街早市,是一座自然形成的馬路市場,很熱鬧,但是人流擁擠、交通不暢、環境臟亂。2021年11月,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房屋征收拆遷工作啟動后,共計拆除臨建房、臨建棚亭30余處1900余平方米,征收拆遷街心商鋪120間2100余平方米,環境問題明顯好轉,市民群眾再也不用擔心上下班高峰期被街邊攤販堵著不能通行了,周邊環境“亮麗”了起來,居民心情也“亮麗”了起來。
解放北路,是中心城區縱向一條重要的軸,經過數輪擴街,街道日漸寬闊,立面整治越來越迫切。從2021年11月起,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通過高效率開展摸底排查、高起點制訂實施方案、高標準完成整治任務,1900余平方米違法建設、1200余平方米陳舊廣告被依法拆除,商鋪店面規范整潔,墻體立面煥然一新,街道呈現出新氣象、新面貌,實現了市容風貌既可“遠觀”,又可“近賞”,城市宜居程度長足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2022年3月2日,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強制拆除廟東莊違法建設,打響了執法隊“鐵腕治違”的新年“第一槍”。強拆行動中,警戒、處突、拆遷、協調、保障5個工作組緊密配合,迅速拆除4間700余平方米違法建設,還第一時間在抖音、微信等平臺以短視頻的形式進行發布,真正讓廣大市民認識到切莫從事違法建設、以身試法。
年初,全市黨員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開展以來,市城市管理局夯實責任、主動作為,延續去年重點工作,在中心城區持續開展馬路市場整治專項行動,積極推進南城墻街6戶約400平方米房屋和西街早市200間約4000平方米街心商鋪征收拆遷工作,還路于民;在中心城區20余條街道有明顯的黃土裸露區域(面積約2萬平方米)補栽補植樹木花草,提升中心城區綠化景觀效果;修復禹都公園約11000平方米木棧道和航天公園圍墻,完善基礎設施,確保市民安心放心游園。
與此同時,市城市管理局組織環衛、執法等相關單位,開展春季環境衛生大整治專項行動,特別是會同鹽湖區北城辦、新橋社區、萬瑞環保公司和龍澄公司到槐東路四季春城現場辦公,截至3月14日凌晨,快速解決了四季春城周邊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堆積問題,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春天來臨,運城處處花香、沁人心鼻。
“智慧”
3月1日,信息采集員通過移動辦公系統“智信”App向運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服務中心上報:鳳凰路鹽湖會堂東南方向存在違規樓體廣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受理后,立即將案件派遣至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隊南片區工作人員于當日督促小區物業整改到位。
3月4日,一市民通過運城市城市管理在線小程序反映:解放路丁家巷口某專賣店前地下商場通風口磚石碎裂脫落。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受理,將案件派遣至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隊中片區工作人員積極協調施工單位,于3月7日將破損的磚石修復。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市城市管理局充分利用運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平臺,開門納諫聽民意,狠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群眾舉報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積極辦理群眾反映的身邊小事。特別是對市民反映強烈、投訴辦理結果不滿意的問題進行二次督辦落實,確保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并形成長效機制,每月進行“回頭看”。
運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平臺,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片區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智慧化手段形成發現問題—上報立案—任務派遣—案件處理—結果反饋—核查結案—綜合評價的閉環流程,打造出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可以統一受理領導批示、市民投訴、視頻監控、信息采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多渠道來源的城市管理問題。
智慧平臺實現了對城市運行的全方位實時監測,部分監控已升級為智能監控,可利用智能識別技術,對無證經營游商、店外經營、違規撐傘、出店經營、亂堆物料、沿街晾曬、非法戶外廣告、占道經營、暴露垃圾、打包垃圾、垃圾桶滿溢、非機動車亂停放等特定的城市管理問題,能夠做到及時發現、快速反應,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反應速度和處置效率,提升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智慧平臺工作人員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決杜絕推諉扯皮“踢皮球”、遇見難題“繞道走”現象,用心用情解決問題,定期對問題處理情況進行回訪和二次處置,確保市民投訴件件有回應、有落實,兌現“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的承諾。今年2月份,共承辦“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轉辦工單167件,回訪群眾不滿意工單17件,相關部門立即深入現場與市民溝通,積極應對并妥善處理,目前僅剩1件正在積極協調辦理中,滿意率達99.40%。
城市的“智慧”,就是管理的“智慧”。
“溫暖”
“發現一個好去處,里面窗明幾凈,服務溫暖周到——可以取暖納涼,歇腳喝水,充電如廁,看書聽音樂,還有打氣筒和急救箱……為大美運城的城市管理者點贊!”最近,市民胡元元在市區“河東驛站”槐東路站體驗了一番,激動地將自我感受以圖文形式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位于市區河東東街與槐東路交叉口西北角的“河東驛站”槐東路站,配備了空調、暖氣、新風系統,冬天可取暖,夏天可納涼,特別是新風系統可以確保整個驛站內空氣流通,無異味。自投運以來,其溫馨整潔的環境、高質齊全的設施、暖心周到的服務得到眾多市民的點贊。
作為市委、市政府確定實施的民生實事之一,今年1月,中心城區11座“河東驛站”全部建成完工,免費向市民開放。經過兩個多月的運行,河東驛站不僅成了品質城市的新地標和新名片,還讓廣大市民享受到“家”的感覺,體驗到“家”的溫度。
在“開門納諫”中,市城市管理局收到市民建議,希望“河東驛站”能延長開放時間,方便更多市民,于是分派給市容環衛中心處理。該中心立即開展調研,根據城市日常客流量和群眾需求,決定從3月5日起,在中心城區河東東街驛站、中銀路驛站、解放北路驛站、人民北路驛站、機場高速口驛站等5座驛站,試點推行24小時免費開放服務,同時提升驛站的服務水平,進一步讓廣大市民享受到公共服務的便利,體會到高品質城市生活的美好。
一座城市能不能吸引人,還要看她的“溫度”。
“開明”
為了真正“開門納諫”,努力解決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問題,市城市管理局組織各服務企業和單位代表召開座談會,派員深入基層一線實地調研,面向社會服務對象及廣大市民發放征求意見表,以多種方式了解訴求、集思廣益、問計于民。
局領導班子帶頭深入首創水務、萬瑞環保、西建、經緯燃氣等服務企業開展“開門納諫”活動,認真梳理各服務企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能夠馬上解決的問題立行立改;針對難度較大、一時不具備條件解決的,會同相關單位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力爭早日解決。
首創水務建議優化辦事流程,加快辦事效率。市城市管理局立即組織相關科室,針對加快首創污水處理服務費及中水處理服務費等費用撥付問題召開專門會議,確保與企業按時結算相關費用,保障企業正常運營。
全市違章占壓燃氣管道整治工作中,經緯燃氣建議市城市管理局協調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整治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組織相關科室、單位及經緯燃氣、中心城區部分小區物業負責人召開會議,協調處理違章建筑占壓燃氣管道問題,要求各單位加強部門協作,作好全面協調統籌,形成工作合力,降低拆建損失,確保施工安全,徹底消除占壓燃氣管道隱患問題,確保燃氣設施運行安全,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開門納諫”活動中,市城市管理局累計發放征求意見表548份,收集整理城市管理領域相關意見建議99條,以信訪反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城市城市管理在線小程序等為切入點,對之前所有反饋問題,特別是回復不及時、處理不徹底、群眾不滿意的問題進行大起底、大梳理,通過梳理發現短板、找準弱點,精準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真開門、真納諫、真整改,城市就會真正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