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4-01
□記者 范楚喬 郝麗莎 文圖

務工人員統一乘車前往務工地
“以前外出務工要自己找活,現在有政府牽線搭橋,找工作既靠譜又省心”“通過線上招聘會就能了解公司和崗位情況,收獲心儀的崗位,非常便捷”“人社部門把政策、服務送到創業者身邊,為我們創業鋪平了道路”……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我市各級人社部門和就業服務部門積極推進就業創業工作,重點開展市校合作、勞務輸出、線上線下招聘、在外人員服務、星火項目創業大賽等工作,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惠企政策,促進了我市各類人群通過就業創業實現增收致富,托起了就業這一民生基本盤。
“點對點”就業更便捷

求職者在線下招聘會了解崗位信息
勞務輸出是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增收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市各級人社部門著力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快勞務輸出步伐,切實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幫助務工人員實現從出家門到上車門,再到廠門口的順利就業。
元宵節過后,在人社部門的組織下,鹽湖區馮村鄉北畔村的居民小李和許多務工人員一起,乘車前往江蘇省返崗務工。“人社部門把我們從家門口送到廠門口,既方便又安全,還給我們提供后續服務和幫助,非常貼心。”小李說。
自今年1月起,我市人社部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務工宣傳、發放愛心物資、舉行外出務工歡送儀式,為全市勞動力送來了保用工、促就業的“春風”。
我市依托399個外出務工創業人員服務工作站及15個省級服務站,拓展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用工集中地區的勞務協作,進一步強化“需求對接、精準培訓、定向輸送、關心關愛”全過程閉環服務舉措,實施的“點對點”有組織輸出取得良好成效。據統計,截至3月中旬,我市共組織專車390余車次,勞務輸出轉移就業19.3萬人,“點對點”把農民工從家門口送到廠門口。其中,省外輸出就業13.2萬人,省內鄉外就業2.8萬人,就近創業就業3.3萬人。
“云端”招聘更高效

創業者們在理想創業基地耕耘夢想
近年來,我市人社部門不僅“點對點”集中輸送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就業,還舉辦了線上線下招聘會,通過多種渠道把崗位送到求職者身邊,為勞動者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用工招聘搭建起更便捷的人力資源供需平臺。
招聘平臺“不打烊”,就業服務不停歇。2月份,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全市通過網絡招聘、直播帶崗等方式,開展了各類線上招聘活動。“直播帶崗的招聘形式很新穎,符合大家在疫情期間的求職需求。通過線上渠道就能直觀了解企業文化和崗位的具體信息,還可以和企業負責人線上‘面對面’交流,非常方便。”觀看完直播帶崗線上直播后,市民王麗說。
和王麗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鹽湖區大渠街道居民小姚。2月25日,由省人社廳主辦,省就業服務局、市人社局承辦的“2022春風行動”山西云招聘杭州-運城專場活動拉開帷幕。來自杭州的29家企業逐一進行了“云宣講”,為求職者提供就業崗位168類近6000個。小姚在大渠街道分會場參加了這場云招聘,他說:“云招聘讓我在家門口就能了解到杭州的企業情況,找工作更加方便。”
據統計,截至3月中旬,全市已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340余場,包括現場招聘會、網絡招聘會、直播帶崗線上招聘會等,累計發布崗位信息23.4萬個。
創業活力大提升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年來,在各級人社部門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我市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政策幫扶更加貼心,創業環境不斷改善,城鄉勞動者的創業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創業帶動就業效果初步顯現。
去年12月,王蒙生和合伙人創辦的山西星辰大海商貿有限公司入駐理想創業基地。他所在的創業團隊現有8人,平均年齡約27歲。
王蒙生說:“創業基地的創業氛圍好、共享資源多,非常適合小微企業的發展。政府部門為我們宣傳各項創業就業政策,基地還組織開展各類知識講座,幫助我們在創業路上規避風險、少走彎路。入駐這幾個月來,我們的企業有了新的發展,電商銷售額不斷增加,預計今年會比去年增長30%以上。”
王蒙生是我市創業者的一個縮影。除了通過入駐創業基地實現創業夢想外,還有許多創業者通過參加山西省星火項目創業大賽,實現了創業路上的新突破,山西晉潤康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國棟就是其中之一。
在2021年山西省星火項目創業大賽中,山西晉潤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創業項目“石磨面饃 家的感覺”,獲得創新組二等獎,獲得了8萬元的創業資金扶持。劉國棟說:“參賽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創業經驗,還得到了創業資金扶持,咱產品的知名度也有了很大提升。現在,我們公司的合作對象更多了,產品銷售渠道也更廣了。各級政府、人社部門給我們創業提供了培訓、貸款等幫助,讓創業者在創業之路上走得更順暢了。”
奮楫篤行開新局,實干擔當譜新篇。
2022年,我市各級人社部門和就業服務部門將繼續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打好“創業就業”“供需對接”“就業援助”3張牌,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落實落細各項就業補助政策,真正把惠民利企落在實處;大力推動市校深度合作,推動技能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和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持續推進勞務輸出工作,提升勞務經濟,促進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