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3-30
記者 邢智軒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治理工作顯得愈發重要和迫切。去年以來,臨猗縣耽子鎮霍村調動支部黨員、劇團、“兩會一隊”等多方力量,不斷激發基層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今年1月份,該村被評選為運城市第二批“五面紅旗”示范村。
支部帶頭興產業
2021年1月,霍村“兩委”換屆后,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干部素質進一步提升。村“兩委”班子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建設美麗宜居霍村”工作思路,重新制定五年發展規劃,探索實施支部領辦合作社,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臨猗縣錦宏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便是一個例子。該合作社突出支部引領、黨員帶頭、人才示范,由5名村干部率先發起創辦,如今已有74名成員,其中有25名共產黨員。合作社利用亭東自然村老村整村搬遷騰退的120畝建設用地,邀請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扶貧產業聯盟基地設計規劃,確定了“印象桑泉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實施后,將建設蔬菜、瓜果設施農業大棚12000平方米,為后期田園綜合體項目實施提供采摘和親子農業基地,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同時,該村擦亮“峨眉明珠 桃鄉霍村”名片,在銷售鮮桃的同時,依托潤民食品有限公司,引進桃果深加工項目,線上線下同步推廣黃桃罐頭,推動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通過抓形象、拓銷路、增效益,實現果業年產值1500萬余元,輻射帶動周邊種植業、服務業、包裝業、運輸業發展壯大,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莊戶劇團揚新風
傍晚,村委會熱鬧非凡,笛子、二胡、三弦等樂器聲此起彼伏。村民們告訴記者,這是莊戶劇團正在排練節目。
“劇團有演職人員29名,是一支集編、導、演為一體的民間社會團體。劇團為養老院、霍村及周邊村義務演出20余場。”霍村黨總支書記、劇團發起人王剛表示。
莊戶劇團經常以紅色文化、廉政文化、德孝文化等為創編主題,就地取材,演繹身邊感人事,弘揚時代新風尚。劇團成立至今,共自編自演微電影20余部,其中《蘋果熟了》榮獲臨猗縣“春天杯”微電影創作大賽二等獎;編排演出眉戶小戲10余部,其中掃黑除惡題材《賭債》、廉政建設題材《母親的生日》等優秀劇目深受觀眾好評。
戲迷賈守溫說:“莊戶劇團演的是身邊的人,唱的是身邊的事,非常接地氣,農閑時他們的每一場演出我都會去看。”霍村莊戶劇團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也在服務社會、教育青年、促進發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兩會一隊”保平安
為強化社會綜合治理,霍村加強了“兩會一隊”建設,并在6個自然村配備網格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體系。
“兩會一隊”成員主要是村組干部、民兵及退休干部等。他們身著統一制服、佩戴頭盔袖章,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群眾優勢,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矛盾化解、治安巡邏等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兩會一隊”成員自覺扛起疫情防控任務,挨家挨戶排查登記,宣傳防控知識,在6個自然村設點、布崗、巡邏、消毒,并為居家隔離村民提供基本生活服務,協助專業人員做好隔離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構建起了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駕護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