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會比較,也是一種智慧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3-28

□鮑杰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較”。人們時而與更優秀的人比,時而與不如自己的人比。許多酸甜苦辣因“比”而生,一些人甚至因“比”而陷入困境。那么,老年人在比什么?該怎么比才合適呢?

活在“比”中,又累又傷

湖南長沙62歲的李園,大半輩子都活在比較中。

李園出生于干部家庭。年輕時,她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姐姐、弟弟:“他們都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我只是一個工人,還早早下崗。”李園的父親退休不久,得了癌癥。原本,姐弟幾個計劃輪流照顧父親,李園卻主動攬下一切。因為,她想在“比孝心”這點上勝過姐弟。李園有糖尿病,為了“比孝心”讓自己勞累不堪。更糟糕的是,因為在家庭聚會時她總是提及自己的孝心,惹得其他人很反感。

但是,李園就是愛比。不僅自己比,還要家人跟著一起比。她的兒子在長沙一家國企工作,一度抱怨壓力大、收入低,想換個工作。李園卻不答應,因為,“兒子在公家單位工作是我最大的驕傲”。她賣掉婁底老家的老屋,給兒子付首付,在長沙買房。她自己在退休后做家政,老伴也被她逼著去做保安。所有這些努力,她都為一個“比”字:“我就想讓別人都看得起我的家庭,不想比人矮一截。”但其實,她過得并不怎么好,尤其是與兒子關系緊張,時有爭吵。

湖北武漢64歲的張群也因為愛比,讓自己幾乎“眾叛親離”。早先,張群總與親家比房子、比生活,透露出高人一等的驕傲,讓家庭條件一般的親家很沒面子。后來,她又總拿外孫與鄰居家孩子比較,覺得外孫沒有鄰居家孩子學的東西多,要求直接與老師交流。對此,女兒非常反感,責備她做法欠妥。

打破“比較牢籠”,享受快樂

像李園這樣,不少人將“把別人比下去”當成努力目標,結果是迷失自我,感到焦慮,失去幸福感。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陸靜怡認為,人人都是比較的囚徒,如果能輕松打破比較的牢籠,其對人的影響就不會這么深刻。

事實上,比較有利有弊,借助比較可以更準確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66歲的陳蓉蓉6年前從老家到了江蘇蘇州,和兒子一家共同生活。來自縣城的她,害怕自己被人瞧不起。于是,她頻頻向周圍的人炫耀自己的穿著和兒子、兒媳的工作。這時,兒子提醒她,說鄰居們不僅文化層次高,家境也很好,只是人家都很低調。陳蓉蓉開始審視自己的不足,并決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她跟一位鄰居請教,并追隨鄰居加入讀書會,還去學習舞蹈、書畫。陳蓉蓉說,自己不再與人比那些虛榮的東西,開始享受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過得越來越充實、越來越開心。

兩樣事切莫拿來做比較

“什么都要比,其實陷入了‘面子怪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卜凌娜分析,多數人退休后回歸家庭,社會地位、經濟、身體不如從前,產生心理落差,從而更愛面子。為了顯示自己還有能力、過得好,往往喜歡與人做比較,甚至將親友作為比較的籌碼而自討苦吃。這樣做,受罪的終究是自己,無形中還給自己平添了許多心理負擔,造成負面情緒的堆積。

卜凌娜認為,愛比較說明老年人對生活仍有期待和憧憬,但有兩個方面切記不能拿來做比較,“不拿晚輩做比較,對他們的生活盡量不要干涉;不拿親情做比較,比較不當會傷人”。卜凌娜建議,老人要學會和自己比,比進步,比新生活的收獲。 (《快樂老人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