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3-22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她立即為聞喜縣和家鄉絳縣郝莊鄉各捐款500元,支援疫情阻擊戰。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市遭受歷史罕見特大暴雨,她通過“騰訊公益”捐款1000元。
2021年10月,我省部分地區出現極端降水天氣,多地受災,她通過“騰訊公益”捐款1000元。
2021年12月9日,陜西省西安市出現疫情后,她通過“騰訊公益”捐款1000元。
2019年至2021年年底,她通過“水滴籌”,先后為10余名遭受不幸的家庭捐款2000余元。
她既不是蜚聲地方的社會賢達,也不是家財雄厚的一方富商,而是一名在聞喜從事廢品收購的農家婦女——張凡枝。
日前,筆者見到了衣著樸素、經濟并不寬裕,卻能“兼濟別人、善行社會”的張凡枝。

▲愛心郵票 衛行智 作
教書育人 成績不凡
2004年,張凡枝婆家所在的絳縣中董村小學出現教師崗位空缺,38歲的張凡枝經村干部與左鄰右舍的推薦,當上了民辦教師,走上了講臺。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她發現所帶班級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外校同級學生有一定差距。于是,她在注重提升課堂效率的前提下,對后進生強化輔導。經過努力,當年的期末考試中,她所帶的三年級整體成績從當初的全鄉倒數第一,一躍成為全鄉第一,用成績消除了人們對她這個教學新手的觀望和質疑。為此,三年級全體家長和學生專門定做了一塊玻璃鏡匾送給她以表謝意。生因師而優秀,師由生而強。此后她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教6年里,她的教學成績一直穩居全鄉前茅。
2010年,由于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張凡枝家欠下了近20萬元的債務,而她每月僅有200元的工資,無法協助丈夫償還巨額債務。迫于生計,她不得不辭去教師工作,忍痛離開心愛的學生,到聞喜幫助丈夫打理廢品收購生意。
苦心還貸 信用不凡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張凡枝來聞喜的第三年,她年僅47歲的丈夫突發心肌梗塞,一頭栽倒,撒手人寰,留給她一雙尚未成年的兒女、年逾古稀的公婆,以及近20萬元的外債。一時間,這個家庭天塌地陷。張凡枝在悲痛中告誡自己必須堅強起來,兒女需撫育,老人待贍養,外債必須償還,絕不能失信。
此后幾年,張凡枝將痛苦藏在心中,堅守原則、苦心經營,慢慢樹立起信譽品牌,收購流量不斷增加,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為不影響正常營業,她白天收購,夜晚打包,一天到晚也吃不上一頓正經飯??嗬勰筒蛔×?,她便背地里哭一場,宣泄一下,轉過身、擦干淚照舊笑對客戶。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張凡枝終于還清了本息共計20萬元的外債。當初害怕她賴賬的債主們,都夸她為人守信!
贍養公婆 孝心不凡
丈夫去世后,張凡枝對年邁的公婆不離不棄,盡心孝敬。盡管在外經營廢品收購生意,她始終心系家中二老,經?;丶姨酵瑥臎]讓老人手頭缺錢。為方便二老聯系,她手機24小時待機。公公常年有病,忙于生意的她,雖不能頓頓端湯送飯、床前侍候,但請醫診治從來沒有耽誤過。去年,已經87歲的公公身體不適,他體貼張凡枝一個女人掙錢不容易,不愿就診。張凡枝和村醫商量好,告訴老人藥錢已經付過,不能退。老人信以為真,這才配合治療。
兩位老人逢人就夸兒媳比閨女還親,村里人都說像張凡枝這樣的孝順媳婦“打著燈籠都難找!”
奉獻社會 善舉不凡
走過風雨始見彩虹。如今,一雙兒女長大成人、兩位老人順心高壽、巨額債務也已還清,張凡枝深感這是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她走出“泥濘”。她將艱難時期自己受到的多方幫助與關愛,轉化成“幫助別人、兼濟社會”的愛心進行傳遞。在全國打響疫情阻擊戰時,她為本村和聞喜抗疫捐款;在西安疫情傳播時、在河南和我省遭受暴雨災害時,她毅然捐款;數十次在“水滴籌”,為不幸家庭默默捐款。去年農歷臘月二十三,她在路邊等公共汽車,被一位佝僂著身子拉車賣廢品的老人觸動了,便趕上去塞給老人100元……
筆者期望更多的人向她學習看齊,都能為別人、為社會多送關愛和溫暖,共同創造美好明天。
楊一敏 張德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