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銀發族”的“潮”生活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3-18

記者 魏 濛

“你們看,這是我前天專門去禹都公園、航天公園拍的桃花盛開的照片,還做成了小視頻發到朋友圈里了,桃花很美吧!”67歲的市民張秀珍拿著手機給身旁大爺大媽炫耀著自己的作品。這是記者3月15日在市區富貴小區看到的場景。

以前一提起老年人退休以后的生活狀態,人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帶孫輩、給兒女做飯的圖景,這也成了不少老年人退休生活的“理想狀態”和“最高追求”。時下,隨著數字化生活的到來,“銀發族”的退休生活開啟了新模式。

公園里,老年人成群結伴地唱歌、跳舞;健身房里,常常看到他們“擼鐵”的身影;老年大學課堂上,他們認真記著筆記;朋友圈里曬出了去各地旅游的照片;學會用購物軟件網購,用二維碼購買景區優惠門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是“退休圍著兒孫轉”,而是熱情、陽光地開啟了“潮生活”。

用手機構筑生活新方式


數字時代到來,老年群體會不會“掉隊”?這個問題在68歲的退休市民王素英處得到了答案。

“現在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手機,掃健康碼、微信付款,這些都難不倒我。”王素英自豪地說,活到老學到老,她通過向子女請教,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微信聊天、掃碼以及拍短視頻記錄日常生活。“老年人也應該與時俱進,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王素英認真地說。

記者從市區一家手機專賣店了解到,目前選擇購買智能機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老年人在選購手機時,會更看重手機是否有微信、看短視頻等功能,老年人正積極學習新興技術,爭做“時代新人”。

用手機尋找高品質的生活服務,只是互聯網為銀發族們所構筑的幸福生活的一個鮮活注腳。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老頑童”們,把手機生活玩出了不一樣的模樣。

市民劉云德是個“武俠迷”,2010年退休后,他每天的生活幾乎是“駐扎”在社區閱覽室里看武俠小說。但是閱覽室場地小,開放時間有限,書籍更新速度慢,劉大爺看書的訴求一度得不到滿足。自從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他足不出戶就能飽覽眾書的愿望得到了滿足。

“小孫子給我購買下載了許多電子書,在家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閱讀精彩絕倫的武俠小說。”在劉云德大爺眼里,老年人身處新時代,要活得精彩、活出新意,“我的手機里已經安裝了幾十個App,我正在跟小孫子學網上購物。年輕人會的,我都得學會,我要活得跟上時代步伐。”

老年移動生活者中不乏像劉云德這樣的“弄潮者”。本以為網購是年輕人的專屬,其實現在生活中許多老年人也是網購一族。

“這個時間段屬于商家的閑時,線上好多商家都有折扣。而對于上午要買菜、晚上要接孫子的我們,那就是性價比最高的黃金時間段。”市民蔣瑩芳得意地分享著自己與年輕人錯峰在網上消費的經驗。據騰訊應用寶發布的《老年用戶移動互聯網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手機網民數量增長79%,老年網民數量增長130%,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的1.6倍。

組團旅游“說走就走”

這段時間,家住鳳凰社區的“旅游小分隊”又活躍了起來,她們相約到市區各公園去賞桃花,這幾天還準備去萬榮看千畝杏花。

說起“旅游小分隊”,還得從愛出游的曹玉芬說起。63歲的曹玉芬愛旅游,年輕時做過業務員,“那時候跑業務,天南海北都去過,好多地方一走就過了,沒能好好看看。”這幾年她閑了下來,就時常和幾個要好的姐妹相約出游,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秀美風光。

據介紹,“旅游小分隊”一年總要相約出游幾次,壺口瀑布、綿山、北戴河、壩上草原……她們去過的地方還真不少,爬過山、看過海,轉過古城、到過都市,老姐妹幾個,遠的到過海南、云南,近處游遍了晉陜豫。

出去游的次數多了,她們都有了經驗,湊不到一起的時候,三人行也要出去走走。“孩子們都成家了,家里大多剩下老兩口,我們也得有自己的樂趣呀!”小分隊成員陳殿娥說,“現在時代這么好,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日子過得也順心,我們也要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同樣熱愛旅游的還有家住禹都花園小區的張阿姨和她的閨蜜們。年初,運城迎來一場降雪,為了迎接北京冬奧會,她們興致盎然自駕從運城市區出發前往鳳凰谷踏雪、賞雪,體驗了一把冰雪世界的魅力和樂趣。“有時間有同伴,說走就走,看風景、吃美食,在路上的感覺很年輕,很幸福。”日前,張阿姨又忙著規劃下一個行程了。

老了老了圓了“開車夢”

隨著自駕游的火爆,近幾年,老年人想要開車出行的愿望日益強烈。而國家報考駕照年齡限制的放寬,使很多老年人也行動起來,圓了“開車夢”。

“接受一個新事物都需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更別說是這么一大把年紀學開車了。”60歲的市民孟正新說道。孟正新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年輕時在寧夏老家,出行常騎摩托車。“兒子在運城市區工作后成家立業,把我們老兩口接了過來。生活越來越好,孫子也上學了,兒子空閑時間少,我現在時間多,想把駕照拿下來,沒事時帶著老伴把運城轉個遍。”去年年初,他到駕校報名,半年后拿到了駕駛證。現在每每提及此事,老人臉上都會閃過一抹得意的笑容。

據記者了解,每年報考駕照的人中,都有不少老年學員,占全部學員人數的10%左右。“老年學員的心態很好,踏實好學。有時一個動作的學習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并需反復練習才能掌握。雖然學車時間比年輕人長,但都能通過認真學習、反復練習來克服。”駕校教練說,老年學員更努力、更踏實,他們那股不認老、不服輸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愛“泡”健身房

老年人的鍛煉方式都有什么?很多人可能會回答廣場舞、散步、打太極拳。但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健身房里不乏“銀發族”的身影。

在傳統印象里,在健身房里揮汗如雨似乎是年輕人的專利,但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銀發族”樂于走進健身房跟年輕人“較較勁”。

記者在市區幾家健身房了解到,在健身房內,最受老年人青睞的是健美操、瑜伽等課程。此外,還有一些老年人會選擇跑步機、橢圓儀等相對溫和的運動器械。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老年人還自發地形成了健身團體,通過微信群約定時間一起鍛煉,既相互督促,又能有效地緩解老年人社交不足的問題。

健身房里的瑜伽課一直是女性群體鐘愛的課程,不知從何時起,五六十歲的女性已經占據了主力。剛上完瑜伽課的胡玉英阿姨告訴記者,從崗位上退下來后,不愛運動的她身形不到兩年就走了樣。為了保持身材,她從2018年開始到健身房健身,只要健身房營業,每晚的課她必到,瑜伽、肚皮舞、民族舞、平衡操,她都學過。難怪今年65歲的她看著只有五十出頭。

像胡阿姨這樣熱衷健身的老年人在健身房里不少。在器械區,可以看到滿頭銀發的老者,一身“腱子肉”和倍兒精神的勁頭讓他們看起來一點都不顯老。

健身房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年辦卡健身的老年人一直在增加,會員人數甚至超過了年輕人。

普拉提、瑜伽、啞鈴……這些健身房里的時尚健身項目,如今正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青睞,走進健身房鍛煉成為不少老年人的養生新選擇。

“退休后一直在家幫忙照顧孫子,后來孫子上學了,一下子空閑了,便和一位愛健身的老友到健身房鍛煉身體。”家住大世界花園的張新民今年69歲,已健身2年多。每天早上把孫子送到學校后,張新民便到健身房鍛煉2個小時。“我一直比較虛胖,又患有高血脂,如今經過鍛煉身體好多了,精神狀態也很好。”他說。

如今,像張新民這樣喜歡“泡”健身房的“銀發族”日漸多了起來。市區一健身房健身教練李娟介紹,工作日的白天,來健身的多是中老年會員。他們的鍛煉強度不大,但比年輕人的鍛煉熱情要高,比較有規律,一周三次至四次。

年近60歲的陳旭東便是健身房的一員。陳旭東一周去健身房三次,在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下進行一個小時的柔韌性訓練和力量訓練。如今,他不僅身體各項指標正常,充沛的體力也讓他每天的生活更精彩。“我以前身體不好,做過兩次手術,康復后決心鍛煉身體。”陳旭東說,科學鍛煉讓他重獲新生。

陳旭東說:“我們不能阻止變老,但通過鍛煉可以放慢身體老化的速度。與其把錢花在看病吃藥上,不如把錢用在健身上。”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