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2-18
記者 董戰軒 韓維元
一大批“國字號”榮譽花落河東,運城的美譽度、影響力再攀新高
一年來,我市相繼獲得了一系列“國字號”榮譽:榮獲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第十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增加到32個,躋身全國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方陣;全國節水增糧增效技術觀摩交流會在運城召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行質量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市委、市政府社情民意辦公室被評為2021年度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民心匯聚單位;鹽湖區高標準打造零工市場的做法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這些榮譽,進一步提升了運城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也擦亮了運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榮獲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第十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增加到32個,躋身全國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方陣;全國節水增糧增效技術觀摩交流會在運城召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行質量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市委、市政府社情民意辦公室被評為2021年度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民心匯聚單位;鹽湖區高標準打造零工市場的做法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
時光如火,淬煉真金。2021年,聚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運城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新征程中勇立潮頭、砥礪前行、爭先進位,一系列項目和領域接連實現突破,一系列“國字號”榮譽隨之紛至沓來。
這些榮譽,不僅涵蓋城市建設、民生政務,還涉及文化旅游、農業科技;這些榮譽,進一步提升了運城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也擦亮了運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色;這些榮譽,屬于每一個辛勤奮斗的運城人,也必將惠及每一個幸運可愛的運城人。
內外兼修,讓城市更美好
“大清早,在小區門口的早餐店吃一籠熱氣騰騰的包子,開始一天的美好生活;下班后,到社區便民菜店挑幾樣新鮮果蔬,一家人做一頓可口飯菜;飯后,約三五好友到社區健身房鍛煉一下;周末,攜愛人孩子到文脈·河東書房看看書、品品茶,感受一下河東文化……現在的生活真的是越來越好了!”近日,聊起“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所帶來的新變化,家住市區南風廣場附近的張先生表示很是滿意。
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2021年9月,經過嚴格的推薦、評審、公示程序,我市作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
隨之而來的,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科學優化布局、補齊設施短板、豐富商業業態、壯大市場主體、創新服務能力、引導規范經營,一些在市區內存在幾十年的馬路大集、違建市場及夜市被取締,附屬私搭亂建也被一并拆除,城市管理中遺留多年的一些難題也逐步得到解決。與此同時,我市堅持“拆建并舉、疏堵結合、因地制宜”,通過遷移安置、新建市場、規范提升等方式,及時滿足民生需求,合理安置經營商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經濟的生活需求?!敖涍^試點建設工作,我市社區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便民生活圈布局更加合理、業態更加齊全、功能更加完善,在服務基本民生、促進消費升級、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笔猩虅站窒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了這些外在的變化,內在的文明風氣也涵養著城市的新氣質。2021年,我市再次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新一屆(2021年—2023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標志著我市進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新階段。
城市承載文明,文明滋潤城市。2021年榮獲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我市積極補短板、抓弱項,開展市政道路修殘補損、環境衛生“兩深”整治、公共區域停車秩序整治、建筑立面提升改造、違建拆除等專項行動,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大禹街、子文路集中通車,周西路、學苑路北延等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城市道路更加暢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零酒駕”創建活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和生態環境保護“夏季攻勢”專項行動,全面營造安全、暢通、文明、有序、高效的交通環境,實現了從宣傳發動到主動參與、從城市建設到市民素質、從硬件設施到軟件指標等多方面的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增強,城市的美譽度和知名度顯著提高,文明城市創建的豐碩成果惠及千家萬戶。
文明安定、環境整潔、秩序井然、社會和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我市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讓市民享受到了更加優美的城市環境,感受到了更加溫暖的城市溫度。與此同時,市民也更加自覺主動參與到創建工作中來,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展畫卷,在河東大地徐徐展開……
“特”“優”并重,讓產業更興旺
2021年4月,“芮城菊花”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萬榮三白瓜”“垣曲小米”入選2021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至此,我市特色農產品品牌數量已達61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3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4個、山西功能農產品品牌12個,總數和各單項品牌數量均位列全省第一,特別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數量躋身全國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方陣,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九。此次之外,作為我市踐行“特”“優”戰略、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的重要成果,“運城面粉”“運城蘋果”“運城蔬菜”三大區域公用品牌在全國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日益提升,在有力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助力運城鄉村振興駛入了“快車道”。
2021年4月27日,全國節水增糧增效技術觀摩交流會在我市絳縣舉行。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5名農業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就絳縣小麥、櫻桃、山楂、中藥材種植示范區探索旱作節水農業的模式、技術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開展實地觀摩。
在古絳鎮萬畝旱作小麥節水增糧增效示范區,“探墑溝播+長效肥”技術體系,讓旱地小麥根系深扎3.2米,為抗旱保墑豐產穩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橫水鎮西灌底村千畝櫻桃智能水肥一體化示范區,千畝櫻桃智能水肥一體化和集雨節水補灌技術為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旱作節水技術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在南樊鎮萬畝山楂微噴示范區,精準施肥給水的微噴增效技術讓示范區山楂平均畝產2500公斤,畝均產值達5000元;在郝莊鄉萬畝中藥材試驗示范基地,移動微噴灌帶灌溉措施讓中藥材實現增產20%以上、商品性能提高30%以上的效益。
干旱缺水是我市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省委、省政府的統籌部署下,堅持把發展有機旱作節水農業作為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以旱作為技術路徑,以有機為產品方向,堅持科研與生產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積極探索實踐,使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在運城邁出堅實步伐?!盀檫M一步推進有機旱作節水農業向縱深發展,我市重點圍繞工程、設施、農藝、生物、化學5種節水模式,實施了一批末級渠系及田間管灌配套、集雨補灌、水肥一體、深松耕和探墑溝播、藥糧間作、抗旱抗逆等節水集成新技術,節水增糧增效效果明顯?!笔修r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蘇麗紅告訴記者。
智慧民生,讓服務更高效
“您好!這里是‘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
“您好!就您日前所反映的問題,我把相關落實進展情況向您反饋一下?!?/p>
……
2021年,我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行質量位列全國第一方陣,運城市市民投訴受理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譜寫了解決群眾難題、助力企業發展、推動社會治理的華美樂章,架起了一座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連心橋”。
一條熱線,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企業群眾,反映的是生活百態、困點難點,情系的是群眾冷暖、企業發展。為確保承辦單位在期限內辦結轉辦事宜,提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運行質量,運城市市民投訴受理中心因需施策、多措并舉,與市政府督查室建立了群眾訴求聯動督辦工作機制,對辦理結果評價“不滿意”的訴求,啟動逾期辦理藍色提醒、首次催辦黃色預警、二次督辦紅色警告、實地聯動督導提出問責建議,其聯動督辦結果,將納入全市目標責任考核中,從而確?!笆率掠谢匾?,件件有落實”。
把目光轉向同樣是關系民生的零工市場。從路邊“趴活”到手機“點單”,從四處流動作業到入駐“零工之家”,從個人盲目找活到系統精準匹配,通過信息技術讓打零工的求職人員輕松找工作……2021年11月,鹽湖區高標準打造零工市場的做法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
據了解,為積極應對疫情對就業帶來的巨大沖擊,鹽湖區蹚出就業服務新路,建立我省首家零工市場,在建好建優一流硬件的基礎上,引進全省唯一的智慧就業服務系統,為靈活務工人員提供等候用工、求職信息發布、技能培訓、勞動維權、基本生活服務等公益性綜合服務,全力打造一流“零工之家”,讓“零工”就業有門路,創業有平臺,權益有保障。
回眸2021,盤點著兼具“含金量”和“重量級”的至高榮譽,運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跨越之姿靈動而有力!
展望2022,抱著“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求勝信念,運城準備好了,一起向未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