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1-28
□王新德

兒時常聽老藥工講中草藥的故事,其中一個有關枯條芩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話說中條山上長著很多名貴的中草藥,有一組是人參、黃芩和甘草。人參和黃芩在幼苗時,關系融洽,相處和睦。隨著年齡的增長,個性顯現,黃芩心壞了(中空壞心),和人參起了紛爭,雖經和事佬甘草出面調停,但仍戰事不斷。后來,人參只好遷到長白山居住,甘草追趕不及,落地生根在大同及內蒙古一帶。從此,中條山就剩下黃芩,而且得了一個惡名“枯(中空壞心)條(中條山)芩”,成了道地藥材。
《神農本草經》載:“黃芩,味苦,性平,主治各種發熱、黃疸病、痢疾腹瀉,能祛除水濕,能治女子經閉、惡瘡、疽瘡潰爛、被火燒傷形成的瘡瘍等。”李時珍說:“黃芩用酒拌炒,藥效上行;與豬膽汁配伍使用,除肝膽之火;與柴胡配伍使用,退寒熱;與芍藥配伍使用,治下痢;與桑白皮配伍使用,瀉肺火;與白術配伍使用,能安胎。”李杲說:“黃芩中空質輕的,主瀉肺火,利氣,消痰,除風熱,清肌表之熱;細實而堅的,主瀉大腸火,養陰退熱,補膀胱寒水,滋其化源。”
據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芩含皂苷、蔗糖、多糖、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其能消除實驗性腎炎尿蛋白,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李時珍自幼好學上進,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門楣。可李時珍16歲那年,咳嗽不止,久治不愈。方圓百里的名醫都束手無策,認為他無藥可醫,危在旦夕。李時珍的父母悲傷絕望之時,村里來了位云游的道士,這道士白發長髯,仙風道骨。李時珍的父母急請道士來家看病,道士給李時珍號脈之后,捋捋長髯說:“無妨,此病只需黃芩六錢,加水兩盅,煎至一蠱,服用半月即可痊愈。”李時珍父母半信半疑按方煎藥。半月之后,李時珍身熱全退,痰多咳嗽也隨之消失,身體逐漸康復。一味黃芩居然立竿見影,速起沉疴。
李時珍深感中藥的神奇,從此便刻苦鉆研醫藥學。他廣拜名師,廣泛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博覽群書,考古證今,窮究物理,歷經27個春秋,編著完成192萬字的鴻篇巨著《本草綱目》,成為聞名中外、享譽古今的醫藥學家,被后世尊為“藥圣”。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自己性命的黃芩推崇倍加,夸贊曰:“藥中肯綮,如鼓應杵,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