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12-20
運城日報訊(記者 雷登攀 通訊員 衛建恒)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夏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當好“啄木鳥”,護好“營商”林,力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全縣上下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干事創業氛圍。
一是打造防護網。為保護企業生產不受干擾,確保項目施工快速推進,不斷提升企業家、項目建設者的信心,夏縣紀委監委在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小升規企業和7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現場的醒目位置掛上了35塊寫著“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的“警示牌”,并公布舉報電話,時刻提醒前來企業服務的公職人員要嚴肅紀律,注意作風。
二是劃出警戒線。夏縣紀委監委在各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單位分層次開展“一對一、面對面”談心談話活動。談話內容包括所處崗位職責是什么、廉政風險有哪些、防范采取具體措施是什么等,從而剖析問題,量身制定出防范措施,做到防微杜漸。同時,深入開展一線訪廉活動,征求意見建議、破解存在困難,助推全縣營商環境再優化。
三是拓寬線索源。積極開展“百人護百企”活動。全體紀檢監察干部一對一為該縣119家企業項目“保駕護航”,堅持“圍著企業轉、盯著項目看、跟著進度走”,從重點項目落地到開工建設,最后至投產達效,從涉企惠企政策執行到落地落實的全要素、全鏈條、全環節,跟進監督,全程保障,及時解決損害“親”“清”政商關系的突出問題,暢通項目企業快速發展的“血脈”。
四是筑牢防護堤。以案為鑒、施教為先。夏縣紀委監委運用案件資源,推動同病共治,增強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重點人員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查處的案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選擇典型案例在警示教育基地布展,并要求案發單位剖析原因,堵塞漏洞,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干部摒棄“看客”心態,把自己擺進去,深刻對照反思,不忘初心,切實肩負起責任使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