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12-02
變形金剛新秀“朝天爪”架起隧道拱架,單晶爐里“種”出高品質藍寶石,“山西造”直升機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11月30日,“啟新程看發展”第十六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團深入太原中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感受太忻經濟區中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動力。
走進開發區內的山西直升機研發生產基地,一架架造型獨特、功能各異的直升機讓大家目不暇接。廠房內展示的,均為山西自主研發制造的直升機。

記者親身體驗“山西造”直升機。攝影彭可兒
“我們設計生產的直升機是典型的軍民兩用產品,有許多其它飛行器難以辦到或不可能辦到的優勢,特別是可在小面積場地垂直起降,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廣闊的用途及發展前景。”站在“山西造”直升機前,山西喆航航空工業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程遠向記者介紹一款新型直升機的優勢。
據悉,山西直升機研發生產基地,是山西省引進的重點項目,其研發團隊由上海喆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術團隊組成。據山西喆航航空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徐龍慶介紹,喆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現有可量產機型單發雙座直升機ZH-281和雙發四座直升機ZH-482,對應的無人機機型ZH-U81和ZH-U82也已經完成改造設計。
徐龍慶表示,2024年達產后,基地可年產直升機300架,實現產值8.1億元;二期將建設直升機產業園,達產后可年產5到10個機型的直升機1200架,核心產品產值60億元,帶動產業鏈配套產值40億元,產業園可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
中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聚集的智能制造產業,不僅能夠“上天”,還可以實現“入地”。

三臂拱架安裝臺車大大提高了隧道拱架組裝效率。攝影彭可兒
走進山西新能正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一架堪稱“龐然大物”的三臂拱架安裝臺車震撼了到訪的記者。
“這是我們公司生產研發的三臂拱架安裝臺車,可快速完成隧道拱架組裝工程。原本十四五個工人一小時才能搭好的隧道拱架,借助這臺設備三人半小時即可完成。”伴隨著山西新能正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秀靜的講解,地下工程專用智能設備的“制造王國”呈現眼前。
據了解,山西新能正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制造地下工程專用智能設備”,是北京新能正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份遷入太原的生產基地。
談及將企業落地開發區的原因,周秀靜說:“資源優勢、人才優勢都是我們選擇這里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目前園區已經進駐百十來家企業,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未來很多產品都可以實現園區內采購,這是一個很大的隱形優勢。”

工作人員展示XA1500隧道除塵凈化設備。攝影彭可兒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山西速度”。“我們六月簽訂入駐協議后,園區七月為我們騰出廠房,八月公司就實現投產了,高效率背后是當地政府對企業的大力支持。”周秀靜說。
太原源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光宇對此也深有同感,“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3個月,我們只需‘拎包入住’,這樣的營商環境給了企業更強的發展信心。”

藍寶石產品樣品。攝影彭可兒
源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藍寶石晶體、碳化硅晶體、光電窗口材料及制品的加工與銷售等業務。憑借高硬度、耐磨性、高溫穩定性等特點,藍寶石已成為新材料領域的又一片“新藍海”,是支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的重要材料。
根據規劃,太原源翰科技有限公司將建成11萬平方米廠房及配套設施,預計總投資17.6億元,預計實現年總產值35億元至40億元。其中,藍寶石晶體生長及加工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10.8億元。
“在2022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我們將在太原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藍寶石材料生產基地。”談到藍寶石產業的未來,單光宇信心滿滿。
數據顯示,在新興產業的引領和帶動下,今年前10個月,中北高新區企業總產值達到146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總和,今年預計總產值將歷史性地突破180億元。
未來,中北高新區將繼續以藍寶石項目為代表,聚焦新材料,搶占產業發展前沿,打造全國知名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喆航直升機、科比特無人機、遠望神飛無人直升機等項目為代表,聚焦智能制造,全面推動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培育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以新能正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為代表,聚焦高端先進裝備制造業,為山西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