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第一書記紀事

來源:運城日報發(fā)布者:時間:2021-07-21

2020年7月14日,我同鹽湖區(qū)老體協一班人送體育節(jié)目下鄉(xiāng),第一站來到我的家鄉(xiāng)西王村。

聽到消息,村民們先后聚集到村文昌閣前,一時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看到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不禁感慨萬千。我擔任家鄉(xiāng)第一書記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理清工作思路

2014年年底,鹽湖區(qū)委組織部任命我到家鄉(xiāng)西王村擔任第一書記。此時我已六十有三,且傷痛不斷。但鄉(xiāng)村干部和村民們的熱切企盼,又使我激情燃燒,回到闊別40余年的故鄉(xiāng)。

西王村是全市第一大村,全村10000余人,出過不少名人,歷史上曾長期繁榮輝煌。但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經濟和環(huán)境發(fā)展嚴重滯后。

2014年年底,西王村黨總支和第十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劉玉合被選為村“兩委”班子帶頭人。劉玉合年輕有為,是個勇于擔當的企業(yè)家,很受村民歡迎和信任。但由于從小外出經商,不熟悉農村工作,各級領導希望我協助他工作。

回鄉(xiāng)是榮耀,更意味著責任和擔當。為方便工作,也為現職干部能放開手腳干,在第一次黨員干部會上,我承諾“三不一服務”,即:不插手村干部人事調整,不介入資金審批簽字,不讓集體承擔報銷個人一切費用,努力把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幫扶新班子3年,在主干熟悉工作后退出。

為了盡快開展工作,我和村“兩委”班子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很快就了解到新班子面臨的窘境:近半數居民組無組長,賬面無資金,土地承包手續(xù)不規(guī)范,村民思想不統一。村民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以下7個:垃圾圍村,巷道臟、亂、差,衛(wèi)生管理不到位;出村道路凹凸不平,行路受阻;舞臺破舊,文化娛樂活動無場地;雨水橫流,一些地方沒有設置水路;西王地標四眼洞,嚴重破損,要盡快維修;田間道路需改造,以適應機械化操作;大村無村志,需盡快編寫成書。

我們決心積極落實國家相關優(yōu)惠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發(fā)動村民說干就干,盡快解決這些問題。

優(yōu)化人居環(huán)境

理清工作思路后,村“兩委”響應區(qū)委、區(qū)政府號召,從解決“臟、亂、差”入手,開展人居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清理、大整頓,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和幸福村莊。

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村民們攜手相幫,自愿結對,全身心投入到熱火朝天清理衛(wèi)生之中,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村“兩委”因勢利導,評出10名西王好人、十佳好少年進行表彰鼓勵。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全村共運出垃圾500余車,重量3000多噸,又完善了衛(wèi)生管理辦法和規(guī)劃,以老黨員為主要力量,成立志愿者監(jiān)督清掃隊,檢點督促人們的行為,使村里臟亂差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西王村的村東和村北有兩條出村道,但破損嚴重。2015年,在新班子努力下,爭取交通部門幫助支持,投資120萬元復修西王—侯村這段路面。2020年,區(qū)政府擴通從席張到侯村公路,又增加一條村南的出村干道。

村北地勢較低,雨季常溢滿積水,大小車輛很難出村。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村“兩委”著手對村泊池清淤深挖,重新整修3個泊池,新修出兩個泊池,并埋設地管把積水引入八一渠,有效解決了洪水災害。同時,為池邊扎上護欄、栽上樹木,使新泊池成為村里一道新景觀。

西王村土質好,小麥結出的麥穗長、顆粒飽滿,出面率高面又白。但田間道路窄,制約了農業(yè)生產。劉玉合書記和副書記李會艷商議,從書記丈母娘和副書記家的田間入手,修出一條3米寬直通南北的石子路。村民看到成效,積極參加道路整修,到2020年,全村共修田間路52條,總長達34000米。其中,農委援建21000米,村自修13000米。

辦好大事實事

西王村舞臺1978年修建,當時由于資金問題,成了半拉子工程,一拖就是40年,雨水長期浸泡已成危房危墻,多年來文藝團體從未進村演出。

2015年元宵節(jié)過后,村“兩委”拿出興建舞臺和擴建廣場計劃并獲村民支持通過,初步預算需資金100萬元,上報區(qū)政府后爭取到補助金40萬元。在外游子聽到后慷慨解囊,不到3個月捐款(物)達56萬元,不但解決了興建舞臺資金問題,還形成了熱心公益光榮的良好風氣。

接著,村“兩委”分工負責,解決了涉及6戶的拆遷問題,并發(fā)揮人才優(yōu)勢,從舞臺設計到工程監(jiān)理,都由村民義務操作。6月7日動工,11月5號竣工,歷時5個月,一座302平方米、大氣華麗的舞臺坐落在村中央。4700平方米平展展的寬敞廣場圓滿竣工,兩邊布滿健身器材,村民們健身唱歌,喜氣洋洋。廣場東西設文化墻,刊登時事要聞,表彰本村好婆婆、好媳婦、好人好事,弘揚德孝之風,善行之舉,相幫之功,傳播社會新風尚和正能量。

有人寫了《西王賦》,有人寫了村歌。村里的十幾位老人,東奔西跑搜集資料,編寫了《西王村志》,記述了西王村民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改天換地的發(fā)展歷史,特別是辛亥革命以來村民們抵外敵、殺倭寇的英雄人物和事跡,以及新中國成立后西王村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程和典型事跡。這本村志填補了大村無村志的歷史,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

發(fā)展旅游農業(yè)

西王村因鹽而興,地處潞鹽西運必經之地。村東南有座洞樓,又名文昌閣,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是鹽運古道地標建筑。鹽務稽核機關設在洞樓旁,西運潞鹽需核準,更換出關文牒,鹽車到此必停車受檢。洞樓四周晝夜人歡馬叫,一派繁榮景象。鹽業(yè)帶動西王村經濟迅速發(fā)展,餐飲業(yè)、旅店業(yè)、銀器手工業(yè)如雨后春筍,鼎盛時期商鋪星羅棋布。20世紀30年代南同蒲鐵路修成通車后,潞鹽古道逐步被鐵路取代。

1938年夏季,日本鬼子入侵西王村,洞樓遭日軍炮火轟擊,半邊樓頂被炸毀。1958年村里遭受水患,孤零零的洞樓在一米多深的水中浸泡達10個月之久,再次受損。“文革”期間,受“破四舊”沖擊,樓內塑像文物又被洗劫一空。屢遭殘損,洞樓的主體根基依然堅固。當今盛世,國泰民安,維修洞樓成了西王人的企盼,重塑洞樓昔日輝煌也列上村“兩委”工作日程。

經過鍥而不舍地努力,2017年,西王洞樓——文昌閣維修工程列入市維保工程,2018年初,鹽湖區(qū)原文物局啟動該工程,投資90多萬元。村民李兵娃將為父親做棺材檔的一截柏木料捐出,村民李百鎖無償加工材料……保證了工程高質量按期完工。

2019年年底,村“兩委”動員洞樓周邊13戶簽訂了土地置換手續(xù),以洞樓為中心建成一個19.5畝大的西王文昌閣園林景區(qū)。內含閣體、休閑區(qū)、草坪地帶、環(huán)形路和園林地塊五大部分。古建筑與新園林交相輝映,古老和文明相互襯托,在村東形成一幅美麗畫卷。工程共投入200多萬元,于2020年5月1日建成。

舞臺上,老年體協的節(jié)目正進入高潮,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把我的思緒拉回了現場。看著鄉(xiāng)親們幸福激動的面容,我當第一書記時的艱辛付出在這一刻全成了美好的回憶。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