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7-13
張廣瑞 馬江虹
5月28日,絳縣安峪鎮北晉峪村小學、郇王村小學230余名學生收到了由絳縣衛體局、教育局、計生協會和中國人壽保險絳縣分公司捐贈的書包、文具盒、課外圖書、足球、籃球等文體用品,接受了由絳縣口腔醫院、眼科醫院提供的口腔和眼部體檢,提前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六一”兒童節。這是絳縣多年來傳遞黨的關懷和溫暖,關愛女孩成長成才,助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個縮影,也是這座山區小縣能夠獲評“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的一個有力印證。
2018年以來,絳縣主動適應人口政策調整和工作轉型新形勢,積極推行衛生計生綜合改革,認真開展新一輪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創建工作,不斷在改革中前進,在前進中改革,全縣適度生育水平持續保持穩定。
黨政齊抓多聯動
絳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口計生工作,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題研究人口計生工作熱點、難點問題,把加強人口預測預警、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完善計劃生育家庭扶助關懷制度等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縣政府與計生成員單位和各鄉鎮層層簽訂計生目標責任書,財政部門對計生所需經費按期足額撥付,公安、民政等部門在戶籍管理、婚姻登記等工作中與計生部門實現資源共享,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新格局,有力地保障了省、市各項政策在絳縣落實落細。與此同時,該縣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絳縣創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實施方案》等,為計生創優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在此基礎上,絳縣以“六個一”(一面墻、一條街、一專欄、一廣場、一講座、一圍裙)為抓手,多種形式開展人口計生政策和“創國優”工作宣傳。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宣傳品5萬余份,接待咨詢群眾近4萬人次,群眾對人口和計劃生育知識的知曉率達95%,人口計生政策實現了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鄉村、進家庭、進生活,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夯實基礎抓建設
絳縣積極組織開展計生“質量提升年”“優質服務年”活動,狠抓計生服務陣地建設,為縣鄉村三級配備了一批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全縣205個村級服務室統一配齊了牌子、檔案柜、檔案盒等常用辦公用品,鄉、村服務陣地得到加強,服務室規范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服務隊伍不斷加強。絳縣持續加大衛生、計生深度融合力度,配齊配強縣鄉村三級專職工作人員。縣直各單位明確了分管領導,確定了信息員,明確了工作職責;10個鄉鎮全部落實了分管計生工作的副職領導,每個鄉鎮衛生計生辦至少配備兩名工作人員,理順了職能,壓實了責任;全縣配備村級計生信息員205名,明確工作職責,并以不低于120元標準按月發放工資,做到了人員、職責、報酬“三落實”。同時,通過繼續教育、離職進修、學歷教育等,使全縣87%的縣、鄉計生工作人員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醫療技術人員全部具備了相應從業資格。
信息平臺全面建立。絳縣先后投入20余萬元為10個鄉鎮全部配備和更新了電腦,建立了省、市、縣、鄉互聯互通的計劃生育信息網絡,信息錄入準確率達100%。計生、公安、民政、衛生等部門實現了新婚、出生、落戶等方面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村民自治有序推進。絳縣建立健全了縣、鄉、村計生協會組織,明確了村黨支部、村委會、協會在開展村民自治工作中的職責任務,有效發揮了聯動作用,扎實推動了計劃生育合格村創建和村民自治工作穩步推進。
目前,該縣計劃生育合格村達95%,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達149個(含兩個社區)。古絳鎮東吳村、南樊鎮北柳村分別被命名為第二屆、第三屆“人口計生基層群眾自治先進村”;衛莊鎮任村、陳村鎮郭家莊村被命名為“人口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
創新思路抓服務
絳縣圍繞育齡群眾的生育、節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建立了以縣婦幼計生中心為龍頭、鄉鎮服務站為依托、村服務室為基礎、流動服務車為紐帶的計劃生育服務網絡,積極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籌措51萬元購買了相關醫療設備,健全了服務網絡和服務功能,較好地發揮了鄉、村服務主陣地作用。
該縣按照《農村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計劃生育服務站機構形象規范手冊》,實行制度、記錄、表卡冊、工作服、保健床上用品“五統一”,加強縣、鄉(鎮)服務站的規范化管理。縣、鄉(鎮)服務站以目標人群需求為宗旨,積極穩妥地推進已婚育齡人群避孕節育方法知情選擇,連續3年綜合節育率達94.2%。
絳縣通過定期開展技術服務活動,隨時掌握育齡人群的婚育、節育情況,全縣已婚育齡婦女重點服務對象服務率保持在96%以上。同時,積極開展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全縣累計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2677對,免費向6700人發放葉酸片,產前篩查409人,乳腺癌和宮頸癌方面篩查10136人。
深化改革爭創優
認真落實生育登記服務制度。絳縣全面推行網上生育登記,實現生育登記、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登記、孕前保健服務登記及孕產婦服務登記等信息互聯互通及共享,實行“一次登記、全程服務”,努力推廣使用母子健康手冊,推動衛生計生服務“多證合一”。下發通知,并利用電視、報紙、村務公開欄、計生宣傳欄、政務大廳等媒介和載體將“四證”辦理、獎扶政策落實、再生育審批等辦理條件、工作流程和辦理期限,向廣大育齡群眾及時公開,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政策知曉率,增強了計生工作的透明度,確保了計生干部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嚴格執法。
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嚴厲打擊“兩非”。該縣持續開展了“關愛女孩”志愿行動,先后為東郝村等村小學女學生送去學習用具,對5名已被大學本科錄取的貧困獨生女實施幫扶;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連年開展“兩非”(非醫學需要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和終止妊娠手術)專項整治行動,對醫院、藥店、計生服務站及擁有B超的25家醫療機構開展檢查,對終止妊娠藥品實行處方管理,在全縣建立健全了胎兒性別鑒定技術管理制度和人工終止妊娠登記、孕情檢測、孕產過程管理等制度。同時,持續加大對溺、棄女嬰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有效保障了女孩健康成長。由此,該縣“兩非”違法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五位一體”的部門合作機制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在落實“4+2”獎勵扶助政策上持續發力。該縣每年從3月開始,集中兩個月開展獎扶對象資格確認工作,通過嚴把摸底核查、資格審查、張榜公示、微機錄入、檔案管理等程序關口,做到“符合條件一個不漏、不符合條件一個不留”,獎扶資金均在年底通過“直通車”方式,全部發放到獎扶對象賬戶中。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