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讓電動車上樓“無門”

——看我市中心城區各小區如何加強電動車管理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25

■記者 裴旭薇

不久前,四川成都一小區發生電動車在電梯內起火傷人的事件后,我市很多小區物業紛紛開展治理行動,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杜絕電動車上樓、入戶充電,加上絕大多數市民安全意識的提升,治理電動車“上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盡管這樣,在一些小區,仍有部分車主存在僥幸心理,管理稍有松懈,便又重蹈覆轍,為了自己的方便而給大家的安全埋下隱患。

電動車“上樓”隱患重重,但為何屢禁不止?治理電動車“上樓”,我市各小區物業都使出哪些“招數”?成效如何?近日,記者走訪了中心城區多個小區,對該現象進行調查。

在信合名都小區,電動車統一被要求在專門區域停放和充電。     裴旭薇 攝

電動車“上樓”

隱患重重

“現在偶爾還能看到有的業主推著電動車上樓,放在自家門口的過道充電,萬一起火可怎么辦?樓房起火可是非常危險的。”家住市區某小區的王女士對小區個別業主推電動車“上樓”頗有微詞。盡管小區物業貼出了公告,告知業主禁止電動車“上樓”充電,但依然有個別業主我行我素。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心城區各個小區基本都發出了關于電動車的治理公告,引導業主自覺將電動車放在樓下充電,但實際成效并不理想。一方面,業主考慮在家里充電方便,而且不用擔心電動車被偷;而對物業來說,只能是勸導和教育,并沒有處罰權。

關于一些市民對電動車“上樓”安全隱患的擔憂,鹽湖區消防救援大隊相關負責人曹瑋表示,在電動車頻發的火災事故中,80%的火災是在充電時引發的,且多發生在夜間。“由于電動車電池里有有機質,而有機質作為一種燃料,在出現高溫的情況下,就有可能燃燒,甚至發生爆炸。”曹瑋告訴記者,當電動車存在電池超期服役、充電線路老化或擅自改裝電動車電池、電機等情況時,就存在自燃風險,容易引發火災。

據曹瑋介紹,電動車自燃最大的危害來自燃燒帶來的高溫和毒煙。電動車發生火災時,煙氣迅速蔓延,30秒內溫度即可上升至310℃,有毒氣體會覆蓋整個房間。兩分鐘后,火焰溫度可達680℃;4分鐘后,整個電動車全部燒毀,溫度可達1200℃。“密閉空間面積越小,溫度和煙氣濃度也就越高,傷害性就越強。”曹瑋表示。

曹瑋說,電動車在樓道充電、在家里充電、私接電線飛線充電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在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之前,還是呼吁物業加強日常巡查管理,業主自覺配合,提高安全意識,共同維護消防安全。

嚴格管理

還可用點“黑科技”

從今年5月1日起,信合名都小區實施了禁止電動車“上樓”和禁止占用消防通道的專項整治,發動保安、保潔、樓管、業主等各方力量共同行動,持續性地對電動車車主進行宣傳教育,也讓業主看到了物業開展整治行動的決心。經過近兩個月的整治,業主的安全意識有了大幅提升,電動車“上樓”現象也大大減少。

一方面,小區物業加強日常巡查力度,每天早上7時上班后,5個保安就要對各個單元樓的樓宇大廳挨個巡查,凡是在樓宇大廳停放的電動車一律推走;各個樓道的維修、保潔和樓管人員如果發現樓道有停放的電動車,也一律通知保安推走。業主找不到電動車就會聯系物業,物業人員便抓住機會對車主進行教育和勸導,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業主都能意識到自己行為危險,從而加以改正。另一方面,業主之間也會互相監督,發現有推電動車上樓的情況便及時向物業反映,一些熟悉的鄰居礙于面子,也會自覺將電動車停在樓下車棚。

“電動車‘上樓’的安全隱患非常大,同時,也會損壞樓宇門、電梯等公共財物,作為物業,我們必須要堅決行動,杜絕這種行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為廣大業主營造安全放心的生活環境。”該小區華盛物業經理陳濤告訴記者,盡管整治電動車“上樓”現象大大增加了物業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不時會遭到個別業主的謾罵和無理取鬧,但為了大家的安全,物業還是會破除一切阻力,用最大的力度,持續性地開展這項工作。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業主的安全意識,今年以來,該物業先后3次邀請消防人員進小區開展消防安全講座,為大家普及消防安全知識。

除了人力巡查監督外,中心城區個別小區還使用了“黑科技”,即在電梯內安裝禁止電動車進入的監測系統,讓電動車上樓“無門”。外灘璽園小區物業在新建的幾棟樓的電梯里安裝了這樣的“智慧眼”,如果系統識別到有電動車上電梯,便會發出安全報警,并且無法關閉電梯門。該物業相關人員王士猛告訴記者,這個“智慧眼”將成為小區后續建成的單元樓的標配,如果使用效果理想,還會對整個小區所有電梯進行普及。

杜絕“上樓”

要堵更要疏

一方面,對電動車“上樓”要嚴加管理,但同時,物業也要為業主提供專門的停放和充電場所,解決電動車“放在哪里”的問題。采訪過程中,絕大多數電動車車主的觀點是,如果小區能有場地安全、停放方便、收費合理的電動車停放點和充電樁,他們也愿意將愛車停放在專門區域。

“小區地上人車分流,自行車、電動車一律不讓走,所以在地下車庫劃了專門的電動車停放區域,并配備了充電樁,投幣1塊錢就能充6個小時,而且不用擔心刮風下雨和日曬,真是方便又安全。”6月22日,家住西建天茂城小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地下車庫的電動車停放點就在自家樓下,出了電梯,步行30米就能到,而且小區管理嚴格,不用擔心電動車失盜。

該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李新介紹說,小區地上入口處設置了護欄,阻止電動車進出,所有電動車、自行車一律走地下車庫通道。地下車庫電動車停放區域配備有消防設施,充電樁設有安全開關,電動車充電過程中如發生短路,系統會自動斷電并發出警報,充電滿6個小時后自動斷電。目前,該小區共建成使用12個電動車停放區域,平均兩棟樓就有一個停車場。同時,每個充電樁控制10個插電口,完全能滿足所有車主的停放和充電需求。

除了在地下車庫劃出專門的電動車存放點,大多數小區均在地面設置有專門的停車棚。在外灘璽園小區,每棟樓前都有電動車停車棚,每個車棚配備30個充電樁,可同時停放100輛電動車,車主只需使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就能充電,一元錢充4個小時,而且可以在手機上實時了解愛車充電情況。此外,車棚還配置了滅火器,全天24小時有安保人員巡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信合名都小區現有2300余戶居民,根據統計,小區共有電動車2600余輛。在劃分電動車停車區域時,該小區也盡可能地讓每棟樓的業主都能就近停車。加上管理巡邏制度較完善,近5年來,該小區沒有發生過一起電動車丟失的案件。

“我們生活的家園需要大家共同去維護。希望每個業主都能有安全意識,自覺地配合物業,將電動車停放在指定區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電動車‘上樓’的情況一定能逐步減少直至杜絕。”陳濤表示。


鏈接

如何預防電動車火災?

電動車不宜長時間充電,若在充電時,需要仔細查看線路接口的連接是否可靠。另外,應定期檢查和維護電動車,查看線路是否老化、電池是否存在短路。

在選購電動車時,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動車,并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不私自改裝電動車線路和電池,不使用飛線充電,充電完成后及時拔掉插座等。

電動車應停在指定區域,且指定區域應配備滅火器或消火栓。不在樓梯間、安全出口、電梯、房間等地停放電動車。最重要的是:電動車一定不要推入房內充電,也不能把電瓶帶到家中充電。

電動車發生火災如何自救?

針對不同的電動車起火地點,消防人員也提出了不同的逃生方法。當電動車在戶外起火,火勢不大,應第一時間切斷電源,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滅。若出現燃爆情況,應迅速撤離現場。當居民樓樓道發生電動車火災時,不應貿然沖下樓。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關閉房門,并將毛巾、衣物等用水打濕、堵塞門縫,防止煙氣侵入,同時撥打119報警,等待消防救援。

當電梯內發生電動車火災時,電梯內的人應抓緊時間讓電梯停下來,打開電梯門。若因為煙霧大看不清樓層,應立即將所有樓層鍵都按下,再按開門鍵,這樣才有可能讓電梯停下來。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