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張隨旗:以恒心守初心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6-15

記者 付 炎 實習記者 李丹鳳

“我干獸醫已經有50多年了。從小干到老,從早干到晚,天天干也不覺得累,就愛這一行!”鄉村老獸醫張隨旗年逾古稀,但說起這一自己心愛的職業,只見他神采飛揚,滿心歡喜。

張隨旗是芮城縣東壚鄉南垣村人。1964年,年僅16歲的張隨旗在完成初中學業后,來到東壚鄉獸醫站學習獸醫技術。潛心苦學數載,他先后拜訪了3位名師并得其醫術真傳。1964年到1982年期間,他在東壚鄉獸醫站和東呂村獸醫站巡回服務,給當地村民留下了踏實肯干的好印象,受到大家交口稱贊。

1983年,張隨旗回村辦起了獸醫診所。為了更好地服務鄉里,他不斷鉆研、不斷試驗、摸索規律,練就了更加過硬的獸醫技術,特別是在騾子、馬便秘,家畜不孕癥,配種檢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療法。前些年,牛的“第四胃阻塞”病令多數獸醫“頭疼”,但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運用積累的醫學知識,通過按摩、插針、藥物綜合診治,成功治好600多例,贏得了廣大村民的好評。

多年的積累,也讓張隨旗在畜牧冷配技術上持續精進。2003年,甘肅一大型養殖場負責人慕名而來,想請他去專職搞冷配工作。面對對方提出的年薪5萬元的豐厚待遇,他婉言謝絕。原因是他覺得自己的家庭雖不富裕,但不能為了錢就失了為家鄉人民盡心出力的初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張隨旗沒有被金錢蒙住雙眼,給牲畜看病只收藥品成本費。2010年的一個雨天,陌南鎮一名養殖戶給張隨旗打電話,稱家里養的豬得了急病,需要趕快醫治。60多歲的張隨旗連夜騎車出診,事后只收了3元錢的藥品費,連摩托車油錢都不夠,回家的路上還因勞累打盹,不小心摔在路旁。從醫50多年來,類似的事不勝枚舉。鄉親們欠他診所的藥費、配種費多達6萬元,面對家人的埋怨,他總是說:“大家都不容易,只要養殖戶有需要,我就要管到底。”

張隨旗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003年正月的一天凌晨,寒風凜冽、大雪紛飛,西陌鎮下陽村村民家里耕牛難產,打來電話求助。他二話不說,徒步趕到村民家中。經檢查得知,此牛因小牛體大難產,他就用手順胎接產。事后,該村民激動地說:“如果不是張醫生來得及時,后果不堪設想。”2004年5月,學張鄉斜口村一村民家中母牛患“第四胃阻塞”病,張隨旗騎車趕到后認真觀察、悉心診斷,采用灌腸、灌藥、吊液方法診治,每天往返兩次,第五天母牛順利產下兩頭小牛。事后,該養殖戶敲鑼打鼓將一塊寫有“德厚術精”字樣的牌匾送到他家。

50多年來,張隨旗奔波于芮城、平陸、永濟等地,為養殖戶診治牲畜和家禽數以百萬計。從其家人口中得知,他至今已騎壞了4輛摩托車。由于積勞成疾,他患了心臟病。有人問他最怕什么,他脫口而出:“最怕得病,病了就不能為村民們服務了。”

以恒心守初心,看似平凡,卻熠熠閃光。這就是張隨旗,一位把養殖戶利益看得無比重要的老獸醫。2020年,他被評為第六屆運城市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只要還能跑、還能干,我就要繼續為養殖戶服務下去。”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不辭辛勞,繼續奮斗。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