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6-11
記者 楊紅義 張曉麗
累了,在“愛心驛站”歇歇腳;
渴了,在“愛心驛站”接點水;
熱了,在“愛心驛站”吹會兒空調,涼快涼快……
“愛心驛站”,就是“愛心驛站”!忽如一夜春風來,從區、街道到社區,“快遞小哥愛心驛站”在中心城市大街小巷驚艷亮相。這些旨在提升快遞小哥、環衛工、交警等戶外勞動者幸福感,依托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而建,集用餐、休息、應急等于一體的服務驛站,已成為鹽湖區乃至全市“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品牌項目。
環衛工毛冬蘭的笑容
鹽湖區東城街道府東街社區的“愛心驛站”,位于新開道19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臨街。5月26日上午,記者在菜攤業主的叫賣聲中來到這里,只見沙發、茶幾、空調、冰箱、飲水機、電視機等一應俱全。
今年63歲的毛冬蘭,是負責府東街片區環境衛生的小組長。她和小組的6名同伴,每天從凌晨3點到下午7點多,工作很是辛苦。毛冬蘭說,過去的一日三餐,基本是坐在街邊臺階上,湊合著對付幾口。可現在不一樣了,利用“愛心驛站”的微波爐,他們每頓都能舒舒服服地吃上熱飯。
“這里有一次性飯盒,不過我們覺得太浪費,就把自己的水杯和飯盒放在儲物柜,用的時候過來拿就行了。”毛冬蘭由衷一笑,“想不到我們這些‘下苦人’,也能享受貴賓般的待遇!”
鹽湖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四中隊的執勤崗樓位于南風廣場十字路口,去年被拆除后,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他們騰出一間房子作為臨休使用,與5月24日揭牌的區級“快遞小哥愛心驛站”僅一墻之隔。“驛站”開門后,輔警張晨楠在執勤的間歇,一天幾趟地往那兒跑個不停。滿懷好奇的中隊長蔡高雨終于忍不住了,走進去探個究竟。
座談會上,梁清燕匯報了全市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貫徹執行情況;市應急管理局、公安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作工作匯報。據了解,自新修訂的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實施以來,我市嚴格依法行政、依法監管、依法治安,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省人大執法檢查組對我市貫徹執行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工作予以肯定,并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貫徹執行的自覺性。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決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到實處。要務求監督實效,推動法律法規全面有效正確實施。
鄧雁平指出,執法檢查既是發現問題的主要過程,更是推動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視、全盤接受、認真分析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對于發現的問題能夠解決的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納入計劃,需要多部門協調解決的建立聯動機制,積極協調推進解決,切實推動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在我市全面有效實施。

掃描二維碼,可查看鹽湖區快遞小哥愛心驛站具體位置等信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