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09

▲中國楹聯大廈 記者 薛俊 攝
“印象起南湖,風雨百年,紅浪千層連古海;聯旗崇北斗,神奇兩柱,黃河九曲對條山”……一副副楹聯墨跡遍布市區銀湖街上的楹聯文化長廊和楹聯文化街。走在楹聯一條街上,各住戶、門店前古色古香的楹聯飽含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示出河東楹聯文化獨特的底蘊,讓人忍不住駐足觀賞,細細品味。6月8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王志峰來到即將亮相的“中國楹聯大廈”,調研探訪楹聯文化街的建設提升工作。
運城是“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和“中國楹聯文化強市”,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運城楹聯文化逐步發展,一路進步,楹聯也漸漸從書齋、典籍中,走向社會大眾。近年來,以“河東流派”為中堅力量的我市楹聯文化大軍聲名鵲起,在全國聯壇有了一定影響力。今年,在市、區兩級的推動下,中國楹聯最高級別的標志性建筑——“中國楹聯大廈”選址落戶我市。
在“中國楹聯大廈”周邊,統一制作高標準的木刻楹聯和匾牌,懸掛在各經營門店,既是街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成為河東大地一張精美的文化名片。
在楹聯文化長廊上,王志峰認真聽取我市楹聯學會專家的介紹后指出,楹聯文化街是我市一張文化“活”名片,要堅持楹聯發展與“活化”利用相結合,提升商業價值、文化價值,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精品街,在講好楹聯這一文化載體的同時,靈活引入新型業態,激發文化資源活力,讓楹聯文化街見人、見物、見生活。
與楹聯文化長廊相鄰的楹聯文化街有60多間門面,除了公益性的“河東書房”和“楹聯創作基地”之外,還有主營楹聯、字畫、裝裱、茶藝、文化用品的商業店鋪,楹聯文化發展成果顯著。王志峰指出,要牢牢抓住河東厚重的歷史文化優勢,把楹聯文化的普及和傳承做到實處,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街風貌?!爸袊郝摯髲B”在我市的成功落地,彰顯了我市河東楹聯文化的底蘊,凝聚起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記者 劉凱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