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03

橋墩鉆孔樁施工
東風正勁好揚帆,不忘初心再啟航。
眺望前行路,臨猗縣作出了“轉型是唯一出路、項目是強硬支撐、改革是關鍵一招、創新是第一動力”的實踐路徑和科學判斷,將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委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和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證;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核心,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將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將始終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加強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將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站在新起點,古郇兒女胸懷“兩個大局”,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一園三區四個臨猗”。

臨猗陽陽紙業年產30萬條復卷紙生產線項目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依托商祖猗頓和優質果品兩個標志性名片,充分發揮臨猗果業資源優勢,加快建設北方現代種業基地、北方農產品物流基地、北方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北方漁藥產業基地、北方農產品倉儲基地、北方農業科技人才孵化基地,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華恩實業年加工30萬件汽車零部件生產線項目
——黃河流域(臨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嚴格高標準保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臨猗黃河大橋施工現場
——運城市域發展核心區。按照全市打造“鹽臨夏”一體化發展布局,科學劃定核心區范圍,提升產業、生態、文化、金融等城市功能,凝聚形成有效合力,提高縣城首位度,集中精力推進運城市域發展臨猗核心區建設。
——工業轉型升級集聚區。按照工業強縣的要求,堅持“固本、培新、提質、增效”戰略,做大做強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現代化工、服裝印染、漁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終端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構建傳統產業支撐有力、新興產業高端引領、未來產業競相涌現的現代產業體系。
——綠色臨猗、和諧臨猗、智慧臨猗、美麗臨猗。結合臨猗農業大縣、果業大縣的實際,讓綠色成為臨猗的鮮明底色;結合臨猗人口大縣的實際,通過“三治融合”,提升治理水平、凝聚人氣士氣;結合臨猗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關口實際,通過提升發展的含智量、含新量,推動產業智慧化,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奮力建設“生產發展、文化繁榮、社會文明、政治清明”的美麗臨猗。
奮進新征程,臨猗縣正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持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省委、市委有關決策部署,全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河流域(臨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運城市域發展核心區、工業轉型升級集聚區,奮力打造“四張名片”,聚力建設“四個臨猗”,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聚焦“六新”突破,努力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書寫臨猗發展新篇章。
臨猗通達陜甘寧重要運輸通道
臨猗黃河大橋及引線工程順利推進
臨猗黃河大橋及引線工程總投資46.45億元,東起萬榮縣榮河鎮范家莊東側,與已建成通車的菏寶線垣孫高速公路臨猗孫吉段相接;向西經孫吉鎮王顯村南,在衛陽村南下黃土垣,沿黃河西岸黃土塬坡面展現;在安昌村南黃河一級臺地設黃河特大橋跨越黃河,橋梁終點止于陜西岸黃河和徐水河交匯處西北角與合陽縣百良鎮三汲村之間黃土塬半坡上,沿徐河坡面處黃土溝壑展線,與陜西省規劃的合鳳高速公路順接。
該工程全長20.914公里,設黃河特大橋1座,長5.427公里,采用主跨128米等高度連續鋼箱組合梁方案;大橋3座,長664米;中小橋3座,長1米;小橋7座,長153.9米,涵洞28道。項目由中鐵建投山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建設及運營,建設期限為2019年11月—2023年11月。
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橋梁樁基848根,地系梁76個,實心墩622.2米,空心墩1153米,路基挖方181.5萬立方米,填方197.26萬立方米。
該工程建成后,對形成山西省開放性高速公路網絡,建立完善的綜合運輸體系,改善省際交通聯系,加密晉南區域路網,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網的整體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為加快我市“中原經濟區”“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3個國家級經濟示范區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成為臨猗縣通達陜、甘、寧等地的重要運輸通道,可顯著改善臨猗、萬榮等地果業的外運條件,對促進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際農產品自由貿易城
三科農商城建設項目加快建設
三科農商城建設項目位于臨猗縣楚侯農產品物流園區內,建設期限為2021年—2026年,占地1000畝,總投資約30億元,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兩城、四園、十三區、十中心”,建設融產地水果、時令果蔬、糧油、生資、水產、凍品、肉類、干貨、調料、食品、副食品、花卉苗木、中藥材、農特產品等業態交易區和冷鏈倉儲、物流配送、農產品電商、檢驗檢測、電子結算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現代化、多功能的綜合性農商城,以國際農產品的自由貿易、智慧冷鏈、“三農”全產業供應鏈為服務主線,借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驅動農產品行業互聯網化轉型,重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打造新常態下農產品供應鏈生態圈。
項目由三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創立于1989年,以基建、地產、農商為三大核心業務板塊。集團在三科農商城的基礎上,圍繞“三農”,獨立運營多個發展體系,包括三科集市、三科冷鏈倉配、三科農科、虹農、田園耕讀等品牌。通過農村資源整合與創新創造,讓農業產業裂變出更好的效益,最終讓農民這個社會群體獲得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的參與者、建設者、踐行者。
截至目前,項目展廳、臨設已搭建完成,正進行地基開挖工程,預計12月一期項目基本建設完成。項目建成運營后,可快速轉化農業科研成果,引入農業上下游鏈條企業5000余家,年交易額300億元,稅收2億元,解決就業2萬人次,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轉型升級促高質量發展項目
國耀新能源生物質發電項目竣工投產
臨猗縣國耀新能源生物質發電項目總投資3.5億元,占地196畝,建設130t/h高溫超高壓再熱循環流化床生物質鍋爐一臺,30MW級抽氣凝氣式汽輪機發電機組一臺,配套建設燃料儲存輸送系統、脫硫脫銷系統、除塵除渣系統和水處理系統等,生產用水取自引黃水,灰渣全部實現綜合利用。
該項目由臨猗縣國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注冊資本1億元,為山西國耀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生物質發電項目的籌備、建設、運營以及熱力生產。
目前,該項目已竣工投產,預計可提供清潔電量2.24億度/年,供熱量67.2萬GJ/年;將向楚侯工業園區提供約24萬平方米的清潔采暖熱源和25t/h的工業蒸汽;年消耗當地農林業廢棄物約30萬噸,有效緩解秸稈直接焚燒的現象,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生態環境,間接帶動當地1000余人就業需求,收集的秸稈可為當地農民創收6000余萬元。
轉型升級促高質量發展項目
華恩實業汽車零部件生產線項目進展順利
華恩實業年加工30萬件汽車零部件生產線項目位于臨猗縣楚侯工業園區,總投資6億元,建筑總面103981平方米,包括生產車間、辦公樓等;主要購置臥式加工中心40臺、立式加中心40臺、試驗檢測設備10臺(套);建設空壓機站、配變電站、供水系統等生產輔助設施;搬遷公司原有臥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普通加工設備及各類檢測、檢驗設備300余臺(套)。建設期間為2021年—2023年。
該項目由山西華恩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山西華恩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消失模鑄件生產和機械加工為一體的民營制造企業,是全國鑄造行業綜合百強企業。
目前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進展順利。項目建成后,年可加工汽車變速器零部件30萬件,年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實現利稅7000萬元。同時創造就業崗位500余個,有效促進帶動當地運輸、包裝、信息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區域經濟的穩步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