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04
臨猗縣七級鎮東程村村民王兩密:
電商開啟新生活
2017年,我在臨猗縣人社局舉辦的職業技能提升電商培訓班學習了10天。培訓期間,講師手把手幫我注冊了淘寶網店。培訓結束后第3天,我的網店有了第一筆訂單。
一開始每天發一兩箱,去年每天發幾十箱,到今年每天發幾百箱,這是個慢慢積累的過程。51歲開始做電商,這對我一個農民來說算是一個挑戰。為了把網店做強做大,我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70平方米的冷庫,大約能存放50噸的蘋果。由于對電腦和網絡感興趣,加上熱衷于鉆研電商經營技巧,網店的顧客越來越多。2018年,我通過淘寶網店賣完了全村的蘋果。去年,網店銷售額突破了200萬元。
去年參加臨猗縣創新創業大賽時得知野菜比較受城里人歡迎,于是,我開始把村里隨處可見的蒲公英、甜苣、灰條、馬齒莧等野菜通過網店賣到全國各地。野菜的銷售額也從去年的8萬元增長到今年的20萬元。今年,我聯合鄉親利用冬棗大棚發展“林下經濟”,棗樹下種植的野菜基本能滿足全年供應。這樣發展下去,到明年野菜銷售額預計能達到50萬元。
不得不說,是電商改變了我的命運。這幾年,不時有附近村和外地的一些人找我請教電商技術,我也成了鄉親眼中的“電商明星”。在開展好自家網店業務的同時,我也很樂意帶領大家加入“電商大軍”。目前,東程村這個僅有100余戶的小村莊先后開了50余家淘寶店鋪和十余家微店,有5家快遞公司常年入駐,成為遠近聞名的“電商村”,全村電商銷售收入達8000萬元。
說實話,在臨猗縣,像我這樣經過培訓學習走上電商之路的農民還有很多。讓電商從業人員遍布全縣,讓更多的果農通過線上渠道銷售農副產品,這應該也是我們縣開展電商技能培訓的初衷和目標吧。
臨猗縣關漢卿大劇院(攝于2020年)
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黨支部書記程俊懷:
產業發展快 致富路更寬
初夏時節,走進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濕地公園,你可以看到荷葉青青、荷花點點,旁邊的蘆葦蕩芳草萋萋,池塘里小龍蝦、大閘蟹、甲魚穿梭其間……恍惚間,如同走進了“小江南”。
近年來,薛公村立足實際,積極動員在外成功企業家回村投資,組建了山西仁核山谷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實施了灘涂開發和荒溝治理,探索確立了“村企聯合、以資定股、集中經營、抱團發展”的模式,讓薛公村有了林茂糧豐的美麗嬗變。
現在村里道路循環暢通、水電配供齊全、綠化林網形成,新建了荷花塘景觀區、農業觀光園等五大項目,村民日子也越過越好,貧困群眾如期實現脫貧,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臨猗縣猗氏鎮黃斗景村村民王社民:
環境變好了 日子更紅火
我們村距臨猗縣城僅有兩公里,鄉土文化濃郁,田園生活安逸,加上每年三四月萬畝梨花花香四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慕名前來。
近年來,村“兩委”帶領大家在持續發展酥梨產業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先后建成了黨建綜合體、鄉愁記憶村史館、文化活動室、多功能禮堂、民俗家風館等功能場館;全村主要街巷全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主巷道、文化廣場都得到了硬化,文化墻、花草苗木相映成景。與此同時,我們村探索建立了“黨員帶頭共管、群眾參與共治、循環利用共享”的美麗鄉村管理新機制,常態化的專業保潔隊伍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算上今年,村里已舉辦了7屆梨花藝術節。真沒想到,在我們村民看來再尋常不過的梨花可以吸引這么多的人前來觀光,而我也能借機做點小買賣以補貼家用。待到入秋酥梨豐收,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真的是一舉兩得!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