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5-27
□記者 祁克寧 李婷

近日,路過市區紅旗東街的市民會發現,綠化工人正對道路兩側的綠化帶進行緊張施工,部分路段的綠化帶已呈現出全新的景觀效果。據悉,為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大力提升綠化品質,今年3月開始,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實施市區紅旗東街(學苑路至運城東高速口)綠化提升改造項目。
該路段的綠化如何提升改造?有哪些亮點?項目進展如何?為此,記者采訪了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張金明。
保留原有樹木 體現生態綠化理念

市區紅旗東街綠化提升改造項目,西起學苑路,東至運城東高速口,全長7.6公里,提升改造面積約32.3萬平方米。工程包括道路行道樹及機非隔離帶綠化提升改造、路側邊綠地景觀提升改造、主要道路十字路口及重要節點重點部位提升改造。
“紅旗東街原有的綠化是按通道綠化做的,承載了通道綠化和防風林帶兩種功能,綠化以栽植樹木為主,缺乏景觀設計,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張金明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紅旗東街已成為我市展示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而原有綠化設計已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要求,為此,結合2020年的城市出入口改造成果,該中心進一步對紅旗東街的道路綠化實施更新行動。

在綠化設計上,該路段保留了現有的行道樹和背景樹種,增加立體化設計,對重點提升的節點進行移栽或補栽,體現經濟節約的綠色發展理念。同時,抬高現有地形,沿人行道邊緣種植帶狀觀賞草,打造生態植草溝,有效解決雨水徑流的問題,將生態理念真正融入景觀當中。
在綠化設計上,以“鳳舞河東新景象 綠織運城古中國”為設計主題,以“重歸自然的生態長廊 創新發展的綠色之路”為綠脈主線,將人、城市、生態、歷史、文化緊密聯系起來,豐富綠化空間與層次,把紅旗東街提升改造為迎海外之賓客、疏城市之脈動的景觀大道。
處處蘊含鹽元素 文化融入綠化改造中

綠化提升處處都有“鹽文化”的影子。張金明表示,景觀設計方案將項目分為3個主題段:鹽之源(運城東高速口-G209國道)、鹽之形(G209國道-韓信路)、鹽之韻(韓信路-學苑路),以安東路為界。項目分兩個標段實施,各路段都融入了許多“鹽文化”元素,將道路與景觀綠化、人文、生態有機結合,打造出具有運城特色的新景觀、新綠化。
在鹽之源主題段,負責人告訴記者,運城東高速口北側將設計“鹽文化人物群雕”,展現古代采鹽情景,打造第一個特色文化景觀。文化景觀長廊利用現有地形凸顯鹽湖現代氣息的景觀設計,以鹽的晶體和七彩鹽湖的色彩為靈感,打造圓形景觀構架的休閑空間。

在紅旗東街禹都公園附近的公交站南側,記者看到,彩色瀝青景觀道猶如藍色的湖水,給人一種身處海邊的感覺。像這樣的鹽文化景觀設計,已經融入到紅旗東街改造路段的各個路段,并結合城市原有設計,以功能性文化景觀節點體現鹽之意韻,融入特色景觀元素,加強城市文化特色,將其打造為運城又一城市新名片。
帶狀公園 滿足市民休閑需求

設計方案中,綠化景觀呈現豐富的層次,節點處設置有盆景特色景觀,實現增綠、增花、增彩。同時,在打造四季皆有景的帶狀公園的基礎上,設計了諸多便民設施。
鹽之形主題段,在華旅石化加油站向西南500米處的公交站點周邊,將設計一處以鹽的化學分子式為創意的景觀節點,設計方案保留現狀大樹,將種植皂角,為等公交的市民提供休息空間。

鹽之韻主題段,在公交站點處、醫院周邊以及重要路口處,加入功能性文化景觀,如市中心醫院南側且臨近公交站點處,將針對醫院的特殊屬性,建設一處文化景觀長廊;在民生花庭小區南側保留現狀大樹的林間,增加休閑廊架,為市民提供安靜的休閑場所。

目前,該項目的苗木移植工作已完成,地形整理、園路鋪設、水電安裝、苗木栽植正同步進行。預計8月,完成韓信路以東的施工。改造完成后,綠量將由原來的20%增加至50%,可以解決黃土裸露問題,樹種花種更加豐富,城市景觀更加美麗,市民可以欣賞到具有運城鹽文化特色的綠化景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