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5-25
記者 付 炎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臨猗縣七級鎮黨委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動實踐、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內容、密切聯系群眾的關鍵抓手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核心行動,立足群眾期盼和需求,全方位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圍繞農業基礎需求,全面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該鎮將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作為鄉村發展的第一要務,投資5300萬元在10個村實施3.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修建田間道路65.135千米,新修水渠72.073千米,新推廣現代化數字化農業設施建設600畝,維修機井40座。隨著所有項目的逐步建成,將有效解決群眾上地難、澆地難、運果難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增強群眾發展農業的信心。
圍繞生態宜居需求,全面實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該鎮把生態宜居作為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主動與有關職能部門對接,爭取專項資金約500萬元,在7個村啟動公共廁所建設,完成5個村的通道綠化,在3個村啟動主要巷道硬化改造提升以及黨群服務陣地建設工程,有效解決部分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到位的問題,進一步增強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信心。
圍繞產業致富需求,全面實施“三新”模式調產工程。該鎮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堅持項目為王,實施“特”“優”戰略,總投資4000萬元新建4個“三新”模式示范園和果品深加工生產線。目前,“三新”模式示范園建設已完成工程量的60%,康順達年產500噸冷凍果蔬項目于5月17日啟動建設。與此同時,該鎮完成了2000畝優質葡萄、1000畝設施冬棗的調產工作,有效解決了結構單一、品種落后、效益不高等問題,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產業致富的信心。
圍繞鞏固脫貧成果需求,全面實施產業基地打造。該鎮把鞏固脫貧成果作為鄉村騰飛的托底工程,因地制宜在康順達食品有限公司、好普生葡萄莊園、青潤設施坑棚果蔬園新建了三大產業基地,采取“三優一高”和“三免一扶”兩種模式,為全鎮脫貧戶發放葡萄苗5萬余株,解決了86名脫貧戶的就業問題,引導70戶脫貧戶加入合作社發展現代農業,有效解決了脫貧成果不穩定、致富動能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堅定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圍繞和諧穩定的需求,全面實施信訪積案陳案化解行動。該鎮將化解信訪矛盾作為鄉村和諧的關鍵一招,組建以黨委書記牽頭的專班,聚焦3個重點信訪矛盾村,累計召開20余次專題會議,與當事人溝通40余次,徹底有效解決了3個村矛盾較突出、發展不穩定的問題,進一步增強了村莊穩定發展的信心。
七級鎮黨委書記張朋林表示,將全面聚焦鎮村兩級公開承諾的109件民生實事,快干實干、真抓真干,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