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英勇殺敵寇 血染“洪爐臺”

——記為革命獻身的后稷英雄張雄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5-18

記者 喬 植 魏 濛 通訊員 安新明

1945年11月,擔任抗日游擊隊汾南游擊隊政委、大隊長的張雄被太岳軍區任命為稷山縣公安局局長,這時他雖然只有29歲,參加革命卻已經有6個年頭了。他主要任務是跟隨稷山政府縣長董警吾,開展除奸、襲擊和配合我大部隊行動。

張雄(原名叫王斌),出生于1916年農歷二月,今稷山縣翟店鎮東大有村南塬上的張戶坡一個普通百姓之家,9歲時開始念高小,由于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成績優秀,受得廣泛贊許。他認識了許多進步教員,秘密閱讀了不少《生活》周刊等進步書刊以及馬列文選和魯迅作品,后因家境貧困,中途輟學。

15歲時,他到曲沃人賈銘中的雜貨鋪當“伙計”,又接觸了更多進步人士和革命書刊,萌生了參加革命的想法。1933年,他主動發起了當地第一個”店員工會”,與當局開展斗爭。

1936年紅軍東征北上抗日途經稷山,將士們沿路張貼標語,集會演講,宣傳革命真理。張雄被紅軍嚴明的紀律和高昂斗志所感染,就跟到紅軍隊伍的行列里。因為年齡過小,他走到稷山縣清河時被紅軍首長勸了回來。

張雄的舅舅家在萬榮七莊村,與共產黨領導的犧盟會常委杜任之是同村。犧盟會成立后,杜任之寫信給張雄,并將犧盟會宣傳資料郵給他,動員他到太原參加培訓。接信后,張雄便背著家人,悄悄地踏上了北上太原之路,成為首批參加犧盟會培訓學習的一員。

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占領南同蒲鐵路沿線的城鎮。為了適應新的抗日形勢,張雄受地下黨派遣,回到稷山縣汾南,在稷王山一帶組建“青干隊戰工團”,開展游擊戰,打擊日偽漢奸,廣大百姓看到“青干隊戰工團”積極抗日,保護群眾利益,紛紛加入。不久,這支隊伍就發展到100多人,為我黨稷王山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39年,張雄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干隊戰工團”也改編為汾南游擊大隊,組織上任命張雄為大隊長、政委。

那年4月份,共產黨委派的稷山縣縣長陳捷弟駐在馬家溝,聞知縣城里日軍到鄉寧掃蕩,城內空虛,立即與張雄聯系,要求游擊大隊配合奪取縣城。他們嚴密合作,配合出擊,一舉奪得縣城。攻城后,又立即打開倉庫,向群眾分糧,把日軍搶來的七八十頭牛趕出城外,分給老百姓,并在街上刷寫抗日標語。對那些來不及逃走的漢奸維持會人員進行訓話,向他們宣傳抗日道理,教育他們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當河津、萬泉附近縣的日偽趕來時,游擊隊早己不見蹤影了。這次打擊日偽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游擊隊的士氣,大滅了敵人的威風。

不久,張雄隨山西新軍212旅到晉東南工作,活動于太岳區一帶。為了工作需要,他正式改名張雄。

張雄離開家鄉后,愛子心切的父母賣糧籌款,走曲沃奔臨汾,尋找兒子勸他回家。他總是好言寬慰父母說:“我現在已長大成人,應該在社會上鍛練,您二老放心,我絕不做對不起老百姓的事。”

張雄的態度,讓他的父母也成了他開展革命的助手。后來,張雄回到稷山等地活動時,母親就會主動給他站崗放哨。

有一次,張雄的母親剛起身來到巷口,就看見兩三個陌生男子在轉悠,向他家靠近。張雄的母親便立即回家,讓張雄迅速爬上墻頭離開。趕到的日偽特務找不到張雄,就把張雄的老媽捆綁起來,打得皮開肉綻,不省人事。

還有一次,日偽軍到張戶坡村掃蕩,逼村民納糧和貢獻財物,還要交出八路軍傷員,村民們都是一問三不知,引得這些日偽軍惱羞成怒,就將張雄的父親打傷致殘,還搶走了他家耕牛。他母親上去阻擋,也遭到漢奸走狗毒打,被投入監獄,一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才被放出。

日本鬼子和偽軍的暴行,更加激發張雄一家人的家仇國恨。他的妹妹也配合他抗日,積極參加活動,給組織站崗放哨、送信、照護傷員、做軍鞋等。

1945年,抗戰勝利。根據需要,組織安排張雄擔任稷山縣公安局局長。為更好地保護勝利果實,他利用在農村當教員的公開身份,同稷山縣縣長董警吾、公安隊隊長高維爾、縣治安大隊長張治民等同志,活動在稷王山、峨嵋嶺一帶,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

有一次,敵人進犯稷山我清河根據地,張雄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靈活出擊,各方面夾擊,把來犯之敵大部被殲,繳獲大量武器和物質,又乘勝追擊,在下費村收拾了幾個惡霸土匪和漢奸,廣大群眾拍手稱快。

1946年4月9日,我地下黨獲得情報,有一批武器從禹門口往臨汾送,路過稷山。張雄帶領公安人員擔任偵查工作。他們化裝成便衣,周密安排,細心偵探,并埋伏在必經之路,緊密配合其他主力部隊和游擊隊作戰。當運載著武器的車隊進入埋伏圈后,他們突然發起進攻,英勇奮戰,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丟盔棄甲,抱頭鼠竄。這次戰斗,共俘虜敵軍90名,繳獲機槍60挺、電臺1部、步槍40支、騾馬36匹,張雄個人也受到軍分區的表彰。

1946年9月,由于叛徒告密,在一次撤離時,張雄和縣長董警吾不幸被捕。敵人將他們押至運城后,敵警察局局長劉化育等人,用盡酷刑,折磨兩人,慘無人道地用釘子在張雄身上釘進去又拔出來,致張雄遍體鱗傷,慘不忍睹。然而,敵人枉費心機,得到的是張雄和董警吾嚴厲斥責和“共產黨萬歲”的口號。

1946年10月1日,張雄和董警吾被敵人殺害于運城“洪爐臺”劇場,張雄時年30歲。

出生入死鬧革命,稷王汾河任縱橫。三十而立無虛度,雖死猶生真英雄。張雄,這位剛剛邁入而立之年的稷山縣公安局局長,為共和國的建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