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離休干部李如槐的情懷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4-13

■王思恭

河東自古仁人志士輩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回眸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英雄李如槐革命的一生,對于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再登新征程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1921年9月4日,李如槐出生在鹽湖區東郭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出生僅4天,父親就因病去世。年僅26歲的母親以柔弱的雙肩,獨自挑起贍養智障爺爺和撫育三女二男五個兒女的生活重擔。由于生計艱難,三個女兒均未上學,長子李如橘只上了兩年小學,就執意停學,全家人省吃儉用,一心供次子如槐上學。

李如槐在安邑高小就讀時,接受黨的地下工作者孫定國的建議,于1937年入伍,進入共產黨人薄一波領導的抗日決死縱隊,1939年編入八路軍129師陳賡率領的386旅,1941年入黨。他作戰機智勇敢、奮不顧身、屢立戰功。1941年在晉東南根據地一次反掃蕩戰斗中,李如槐奉命推倒一個小山頭上的“消息樹”,日軍戰機飛臨頭頂,低空瘋狂掃射,李如槐滿腔怒火,忍無可忍,挺身站起,舉槍將敵機擊落。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向朱德總司令匯報了情況,朱老總親自接見并表揚他:“這一槍打得好!大長了我軍志氣,這種靈活機動的戰斗作風值得表揚?!笨吹嚼钊缁蹦_上的鞋破舊不堪,朱德同志還將自己的一雙布鞋送給李如槐。

1944年春,日軍以重兵在夏縣中條山一帶掃蕩,時任獨立營教導員的李如槐為掩護大部隊和群眾轉移,率一個連100多名戰士,迅速占領一個山頭制高點,頑強阻擊二千多名敵軍,戰斗十分慘烈,敵軍傷亡慘重,我軍也彈盡援絕,僅余十名勇士,肉搏中被敵人用刺刀推下山崖。戰斗結束第二天,兩個放牛娃在山洞里發現一位身負重傷、奄奄一息的八路軍戰士的手在動,急忙回村叫來村主任,把傷員救回。這位傷員,就是這場阻擊戰中唯一幸存、被敵人刺刀從左前胸刺穿到后背、離心臟僅有1厘米多的李如槐。村主任用草藥為其治療,他在山洞里療養月余,傷勢好轉后,換了衣服,輾轉回到家中。

在老家秘密養傷的李如槐1945年夏接到上級指示,到運城路家巷與黨的地下交通員接頭,卻遭叛徒出賣被捕關押在憲兵隊。處決的前一天晚上,地下黨組織派人殺死看守,將他救出。

再次死里逃生的李如槐在母親催逼下,與鄰村下段村一位女子成親,1947年,生下了唯一的女兒李保平。

1947年陳謝大軍“一打運城”時,陳賡司令派政治部副主任朱佩瑄用自己的坐騎將李如槐接到部隊參加了此次戰斗。后接中央軍委命令,陳謝大軍進軍豫西。渡河之后,李如槐先后參加了解放沁源、洛陽、南陽的戰斗和淮海戰役,從四川打到云南,直到全國解放。連同此前參加著名的百團大戰、神頭嶺戰役、上黨戰役,他作戰上百次。那遍布全身的累累傷痕和一系列獎章、軍功章、功勛章,記錄著李如槐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的突出貢獻。

1953年,經組織安排,李如槐在湖南醴陵軍人療養院療傷治病,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1956年,身體基本康復的李如槐調運城兵役局,1961年調晉南軍分區。無論身在何處,他均是作風過硬、工作踏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老黨員、老軍人的楷模。1971年,他因身體原因離休。

戰場上,李如槐叱咤風云,英勇殺敵,威震敵膽,戰功顯赫。而生活中,他卻是一位宅心仁厚、廣施善舉的熱心人。他對戰友關愛有加,情同手足。在晉南軍分區工作時,得知一位戰士因母親沒錢治病而發愁,李如槐當即掏出身上僅有的50元,塞給那位戰士。一位戰士父親病重,交不起住院費,李如槐問清地址,一聲不吭地給其家中匯去100元,解決了住院治療的全部費用。那位戰士復員返鄉之后方知此事,感動得熱淚直流。離休后,李如槐多次回到當年戰斗過的地方,落實犧牲的戰友尸骨是否找到,是否安葬,并為戰友家鄉捐款,興辦公益事業。戰友家屬如遇困難,他必傾力相助。

李如槐離鄉多年,但卻時時牽掛著鄉親,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困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給老家黨組織匯去60元,幫助最困難的鄉親渡過難關。在運城兵役局工作時,一位鄉親到運城辦事時順道看望如槐。他見鄉親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唯一的呢子大衣,送給鄉親。李如槐還曾花30元買一位老太太價值不到20元的雞蛋,花錢買一車西瓜分給圍觀的孩子們,為的是讓瓜農老大爺賣完西瓜早回家。這些善行義舉,至今說起來,仍讓人感動不已。

1945年成親的李如槐,和妻子團聚僅僅兩年,就于1947年隨大軍南下,多年音訊全無。妻子誤以為他已不在人世,迫于生計,另行改嫁。唯一的女兒由李如橘夫婦撫養成人。困難時期,李如橘為撫養侄女,將親生女兒忍痛送與他人。李如槐回到運城,感念兄嫂撫女之恩,一力擔負起幾個侄兒侄女上學的費用,把侄兒供到大學畢業。他十分理解前妻的苦衷,對其改嫁毫無責怪,而自己也是再無婚娶,一直孤身。

2009年1月17日,李如槐在侯馬病逝,享年88歲。1月20日,臨汾軍分區為李如槐舉行了遺體送別儀式,數百名群眾自發趕來吊唁緬懷,軍分區首長對正師級革命軍人李如槐的一生作了高度評價。當年12月19日,在運城市和鹽湖區有關領導的直接關心下,李如槐英靈回歸故里,骨灰被安放在烈士陵園英靈堂。

緬懷李如槐,就是學習他那不畏強敵的革命英雄主義,學習他把一切獻給黨、對黨無限忠誠的革命精神,學習他一心為公的無私奉獻精神,學習他豁達寬闊的樂觀主義精神,不忘初心,開拓奮進,在新的征途上作出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貢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