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鹽湖:教育嬗變帶來幸福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2-05

記者 李宏偉

近日,鹽湖區上王中心學校的學生放學后準備乘校車回家。李宏偉 攝

鹽湖區教育事業近年來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一座座漂亮、雅致、高標準的校園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在城市中心星羅棋布;一所所學校里孩子們在快樂地學習,讀書聲縈繞耳畔,歡笑聲不絕于耳。老百姓目之所及,笑在臉上,喜在心里;足之所至,感慨萬千,贊不絕口。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建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許多群眾紛紛稱贊:教育民心工程辦得好,辦得扎實,辦到了人民群眾的心坎上。

“十三五”以來,鹽湖區委、區政府把解決“上學難”作為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振興鹽湖、教育優先的戰略眼光,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資金投入、公共資源配置上予以大力傾斜。財政投入從2016年的4.9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6.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1/5。5年來,鹽湖教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學校少,到有學上,到上好學,孩子們“上學難”不再難。鹽湖教育的嬗變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教育幸福,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

     新校放異彩 

    教育惠民生

  “孩子在這里非常快樂,這個幼兒園不僅條件優越,老師們的教育理念也非常新穎,孩子在這里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地處運城中心城區北部的鹽湖區第四實驗幼兒園門口,正在接孩子的家長牛先生高興地說。

2018年投入使用的第四實驗幼兒園是一所公立普惠性質園所,極大地解決了周邊群眾孩子“入園難”的實際問題,滿足了家長讓孩子享受優質學前教育的迫切需求,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暖心工程。

來到該園,記者看到,整個園內設施先進,環境一流,教學設計新穎。園內設有面粉博物館、八音叮當盒、星球圖書館、STWAM項目體驗館、百老匯音樂廳等7個兒童功能室,在四樓創客工坊,該園打造了教師圖書吧、扎染坊、布貼畫工作坊、線工坊、陶藝坊、木工坊、紙藝坊、木版年畫坊、工藝品坊、美術館、博物館等11個操作工坊。

園長閆林林告訴記者,第四幼兒園把東、西方幼兒教育的精華融合在一起,以“快樂”演繹教育的真諦,以“星球”構建教育的情境,致力于打造一個“有愛有溫度、有趣有故事的快樂星球”。幼兒園倡導立足未來、規劃現在的教育,構建了“星耀未來”課程體系。近年來,該園承擔了“全國新樣態學前教育”分會場以及“美麗學校建設國際論壇”觀摩和分享工作,兩年中共接納了近4000人次的參觀和學習。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與第四實驗幼兒園一墻之隔的鹽湖區紅軍小學校園里,四(3)班學生們正在誦讀古詩。悅耳的童音響徹校園。

從教23年的李菲老師告訴記者,來紅軍小學是她人生的挑戰,在這里她雖然是個“老兵”新人,但是,她愿意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貢獻到教學中,和老師交流,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們都成為優秀的“紅軍小戰士”。

鹽湖區紅軍小學是目前運城北區群眾眼里的“明星學校”,2018年投入使用。該校位于市區永樂街以南、槐東路以東。學校占地40畝,設計小學6軌制,36個教學班,解決學位1620名。學校的投入使用極大地緩解了附近群眾孩子“上學難”的問題。經過兩年的發展,該校已經成為我市一所高質量、有特色、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品牌名校。

2015年以來,市、區兩級政府在中心城區集中建設了魏風小學、實驗小學五洲觀瀾校區、紅軍小學、錢學森科技小學、涑水聯合雙語學校、魏風小學后稷校區、大禹學校、第四實驗幼兒園8所公辦校(園)。新建校共占地320余畝,建筑總面積14.3萬平方米,總投資7.8億元,可提供學位15000個。每一所新建校都獨具特色,成為中心城區新的亮麗風景,深受家長和社會的好評。

“十三五”期間,鹽湖區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也惠及廣大群眾。截至目前,該區共有幼兒園253所(含2017年回歸的空港區和運城經濟開發區),其中公辦園53所,民辦園200所。市區兩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65所,普惠性幼兒在園覆蓋率達到83%。該區鄉鎮中心園17所,學前教育3年毛入園率達99.2%,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該區創新辦園模式,組建12個幼教集團,實現學前教育城鄉一體化同步發展,并堅持把“去小學化”作為學前教育改革突破口,市民對此予以肯定。

     實心辦教育 

    關愛暖民心

  冬日一天,已近黃昏,在稷王山腳的上王中心學校里,正在等待校車接送的孩子們,一些在誦讀古詩,一些在寫作業,還有一些在閱讀,教師李燕正在給學生們輔導功課。

校長郝戰超告訴記者,開展課后服務是該校一直堅持的常態化工作。農村學校的教育要給孩子們的未來發展奠基,要重養成,重細節,重管理。學校由原來的上王小學、郭村小學、垣峪小學3所學校合并而成,服務于上王、郭村、垣峪、西堡、后堡、子諫、牛莊、董家池、郭村莊9個自然村,由于地處山區,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目前校園設施設備齊全,學校依托牛莊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系列教育,打造書香校園。

校車來了,到了回家時間,孩子們整齊地排著隊依次有序地上車,每個人很有禮貌地向記者打招呼問好。黃色的校車在金色的落日下漸漸遠去。如今,在鹽湖區城鄉間的道路上,接送孩子上下學的黃色校車已經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王范中心學校,四年級正在上語文課,老師利用最新的智慧教育設備給孩子們演示課本知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極高。

校長陸文強告訴記者,王范中心學校地處半山區,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近年來,鹽湖區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力度,2016年,為教室配備了空調;2018年,配備了校車,方便學生上下學;2019年,為教師和學生宿舍配備了空調;2020年,為學校配備了直飲機,更新了多媒體設備,為每個教室配備了先進的“希沃”教學黑板,校園網全覆蓋。學校條件好了,環境好了,學生回流也多了,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學校連續5年榮獲鹽湖區中考質量先進獎。

“十三五”以來,鹽湖區委、區政府為了辦好群眾滿意教育,提高教育幸福指數,提高辦學質量,下大力氣改進辦學條件,教學環境。該區投入7900余萬元,為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配置電腦、投影等現代化裝備;累計投入700余萬元,發放小學生餐補,解決農村出村就讀孩子午餐問題;投入4000余萬元對農村學校進行提升改造;投入2000余萬元,讓全區3000余名農村學生坐上新校車,4萬余名學生喝上直飲水,41所城鄉規模學校配備安保人員。建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覆蓋各學段的資助體系,2016至2020學年共完成各階段資助資金發放3670.10萬元,惠及貧困學生56617人次;完成大學生信用助學貸款審核發放6986.46萬元,惠及貧困大學生10394人次,確保了每一名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教育新樣態 

    育人結碩果

  近年來,鹽湖區以打造“三名”工程為突破口,提出辦有質量、有特色、有品位、有創新的人民滿意的教育。鹽湖區教科局統籌部署,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階段以“五種”能力為抓手,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綜合能力,全區中考質量連年攀升,跨進全市第一方陣;音體美各種比賽斬獲諸多全市第一;高考質量連續5年保持高位運行。

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以“夢想課程”和“新樣態學校”的全國性教育新理念在鹽湖區開花結果,收到了實效。該區利用3年時間投入1440萬元,為72所夢想中心升級換代。截至目前,已經有50所新夢想中心投入使用。

2017年2月,鹽湖區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審定為“全國新樣態學校建設試驗區”,目前共有18所實驗校(園)。3年來,各實驗校(園)遵循新樣態學校創建的理念和方法,落實課程、課堂的變革,實現學校內涵式、跨越式發展,大大推動了區域教育發展。先后有5所學校在全國新樣態學校年會(峰會)上做經驗交流。同年10月,由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運城市教育局、鹽湖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新樣態學校論壇暨鹽湖教育創新峰會”成功舉辦,來自21個省的近2000名專家、學者、教育同仁齊聚鹽湖,共享新樣態辦學成果。

加大智慧教育建設力度,近年來,鹽湖區投資1億余元,全面推進智慧教育建設,著力構建“互聯網+教育”的智慧教育新生態,初步形成具有鹽湖特色的智慧教育應用樣板。目前,鹽湖區已成為“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全國實驗區。

學生陽光自信,學校文明美麗。在立德樹人方面,鹽湖區教科局把立德樹人融入學校教育各個環節,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各學校收獲頗豐。目前,舜帝復旦示范小學、魏風小學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校園”;北城初中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和“山西省文明校園”;鹽湖區實驗小學、解放路第三小學榮獲“山西省文明校園”。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談到未來的鹽湖教育,鹽湖區教科局局長杜尚衛即興吟誦一句詩。他信心滿滿地說,教育的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甜蜜的事業,幸福的事業。在未來的“十四五”期間,鹽湖區12000多名教育人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責任擔當,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最大的初心,助推鹽湖教育邁進新時代。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