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1-28
文/本報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張新征 翟澤俊 郭志遠 圖/通訊員 楊紅文

喜摘豐收果
大河東去,一路奔涌,在郇陽大地孕育出萬千氣象。
作為母親河流經和滋潤的縣域之一,2020年,臨猗縣在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秉持新發展理念,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指引,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用好市委“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以黨建立縣為核心,堅持以建設“綠色臨猗、和諧臨猗、智慧臨猗、美麗臨猗”為目標,以打造“黨建、果品、商祖、漁藥”4張名片為路徑,以“雙考核雙服務”為制度保障的“四四二”發展思路,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得到顯著提升,發展活力不斷釋放,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硬實力”進一步夯實、扎穩。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縣域經濟發展邁進了高質量發展軌道。
這無窮活力和向上態勢是該縣秉持新發展理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鄉村振興所取得的新成果,更是該縣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希望。
堅持“項目為王”,項目推進跑出新速度

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集納20余項現代前沿科技的智慧果業技術集成中心引領作用明顯,示范效應凸顯;投資2.3億元的順豐晉南水果產業園自2020年4月開工建設以來壓茬推進,截至2020年8月底已基本完工;山西豪鋼重工公司轉型步履穩健、總投資4億元的煤機新建項目2020年11月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今天的項目內容,就是明天的發展支撐。2020年,臨猗縣確立了項目謀劃、儲備、立項、建設等一套科學的推進機制,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在項目謀劃上,該縣先后5次召開項目謀劃會,確立謀劃庫項目496項,總投資5002.79億元;儲備庫項目有164項,總投資376.5億元;建設庫項目有130項,總投資104.5億元;達產達效庫項目有54項,總投資13.7億元。在項目推進上,該縣組織5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和4次考核評比;2020年全年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的項目有36個,開工率達到76.5%,到位資金13.9億元,同比增長48%。特別是投資30億元的三科農商城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75個產業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17個民生項目當年開工、當年竣工,創造了項目建設的“臨猗速度”。項目開工率、竣工率、年度計劃完成率均創下歷史新高。
在此基礎上,該縣還及早啟動了2021年項目謀劃工作。截至目前,確定2021年重點項目103項,總投資320億元。
堅持“轉型為綱”,現代農業邁出新步伐

臨猗縣榮膺“中國鮮棗之鄉”稱號
地處黃河岸邊的孫吉鎮薛公村環境整潔干凈,荷韻花海、文化廣場、濕地公園錯落有致,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以前一下雨,村巷道泥濘不堪。交通不便、發展滯后,薛公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苦焦’村。”薛公村黨支部委員程許祥說。曾經是“泥墻破瓦镢鋤頭,出門上地土里走”的薛公村,是如何實現蝶變的呢?“都是我們按照縣里制定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黃河水產養殖、特色種植項目的結果?!痹摯妩h支部書記程俊懷說。

火爆的電商直播帶貨場景
臨猗是農業大縣,水利條件優越,基礎設施先進。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該縣以果業種植為基礎,全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該縣在2020年實現了農業開發區的突破。臨猗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成功獲批,結束了臨猗沒有省級開發區的歷史?,F在,示范區初步完成“三化三制”改革,形成了“一核一園三基地”的發展思路。目前,“一園”已經起步,“三基地”已經成型,核心區正在快速發展,分別與深圳三科農商城、伊利出欄生牛養殖、好想你食品加工等10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總投資72.3億元;新簽約項目5個,總投資39億元;新開工項目2個,其中順豐晉南水果產業園項目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創造了項目建設的“臨猗速度”。在果業轉型發展上,該縣進一步走深走細。引進北京潤普田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一心、四基地”苗木繁育推廣示范基地。完成老舊果園間伐1萬畝,建成4個省力省工、集約化管理百畝連片國家級示范園。高水平建設大嶷山現代農業示范片區、涑水河現代農業示范片區,高標準打造果業示范循環圈,耽子鎮入選2020年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果業轉型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同時,該縣農業“三個發展計劃”不斷深入推進。培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6個。授權5家企業,規范使用“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扶持4家企業建設標準化分級生產線,進一步提高該縣優質水果生產率。發展標準社200個、示范合作社35個、示范家庭農場6個。與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設“臨猗果業科技學院”,為培養果業技術實用人才搭建了專業平臺。品牌建設成效顯著?!芭R猗蘋果”2020年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11.91億元,比2019年提升了23.4%。成功舉辦第二屆鮮棗文化節,被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授予“中國鮮棗之鄉”稱號。完成冬棗綠色防控示范區的試驗示范;創建“臨猗冬棗”地理標志;北方九省(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現場會組織觀摩了該縣廟上鄉,進一步提升了臨猗果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農業基礎不斷提升。推廣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面積1萬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2.5萬畝,完成高效節水灌溉9萬畝,進一步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
堅持“創新為上”,實體經濟取得新成效

臨猗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惠偉業公司繁忙的生產線
該縣按照“一體兩翼,四個一批”的總體思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在工業園區建設上,楚侯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及道路項目已開工建設。深入推進“三化三制”改革,啟動臨猗縣經開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籌備工作,探索管運分離模式,進一步激活開發區活力。在內抓提升上,推動豪鋼重工與西安交大簽訂產學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幫助卓里鑄造、山西強力兩家企業申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成立河東博士研究院,組建臨猗縣人才智庫,為臨猗轉型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在優化環境上,強化企業用地服務保障,積極推進“標準地”改革,公開出讓一宗“標準地”,開啟了“拿地即可開工”的新征程。培育一批優勢企業。加快推進華恩、鑫得利、東睦華晟數字化改造項目,幫助鑫得利、東睦華晟申報兩化融合貫標企業。培育“小升規”企業8家,新增股份制改造企業7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家。新增6家企業成功掛牌“晉興板”,開辟直接融資新渠道。引進一批新興企業。從配強招商隊伍、明確招商方向、加大招商獎勵三個方面加強招商工作。

山西東睦華晟公司新建生產線
截至2020年年底,全縣共簽約38個項目,總投資206.53億元,超額完成全年招商任務。扶持一批商貿企業。完成中央大街改造項目,將其打造成為全縣最大的商業綜合體,不斷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典型激勵項目,完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改造,啟動縣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培訓人員6000余人次,培育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電商企業5家、億元以上電商企業3家。解困一批困難企業。先后赴江蘇宜興、浙江溫州等地交流取經。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多次赴太原與華融、信達等資產管理公司對接,選定5家企業(華恩機械、卓里集團、一洲印染、青山化工、翔宇化工)作為首批試點,采取“一企一策、分類化解”的原則,確定了增加抵押物、回購資產包、增加授信等具體化解路徑,邁出了擔保鏈化解工作的關鍵一步。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該縣全面落實疫情期間各項惠企政策,減稅降費1.75億元,退稅0.58億元,辦理應急周轉到期貸款1.43億元,有序推動了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2020年一季度,全縣經濟運行下滑明顯;二季度,經濟大幅回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7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5項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季度,經濟回升趨勢更加明顯,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進入正常的上升通道。
堅持共享理念,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通過一大批民生事業的發展,不斷增強共享發展成果、為民謀福祉的理念,全力推進“四個臨猗”建設,是該縣去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個亮點。

群眾在小游園內休閑健身
社會保障不斷優化。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統籌推進養老保險改革,做好各項保險參保工作;落實穩就業政策,減免企業各類保險費用2714.64萬元,發放三批次穩崗保險補貼113.02萬元;落實“春雨行動”,促進174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教育事業穩步提升。臨猗縣示范小學東城分校、金博雅幼兒園投入使用,增加學位1066個,有效解決城區學生“入學難”問題;加大與山大附中的合作力度,在臨猗中學設立“清北班”,力爭高考實現新突破。
文化事業亮點紛呈。舉辦了山西省首屆鄉村春晚;持續開展“春花秋實”特色鄉村游活動,臨猗農文旅品牌進一步形成;首次在關漢卿大劇院舉行關公文化旅游節“忠義關公”優秀劇目展演,為群眾帶來一場盛況空前的文化盛宴。
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推進實施市中心醫院托管縣醫院工作,運城市中心醫院臨猗分院成功掛牌;臨猗縣中醫醫院新院完成整體搬遷,成為全市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縣級中醫醫院;臨猗縣第二醫院新建項目穩步推進,將進一步改善全縣人民群眾的就醫環境。

雙塔公園美景如畫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三零”單位創建為牽引,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打掉涉黑組織1個,破獲刑事案件148起。臨猗縣矛調中心完成改建并投入使用,開展信訪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完成省市交辦信訪事項31件,共排查矛盾糾紛248件,化解信訪事項216件,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2019年全省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民意調查中,該縣群眾綜合滿意度、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滿意度、執法工作滿意度均居全市第一。其中,群眾綜合滿意度位列全省第三。
在城鄉建設上,該縣大力度推進城鄉建設實現新發展,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雙塔公園正式開園,為群眾提供了一處集文化傳承、休閑、健身于一身的歷史文化街心公園。涑水河滯洪區配套工程完工,打造防洪、生態、交通等多功能休閑景觀帶。完成雙塔南路、府西街改造,實施4條道路高壓線入地改造和縣城三大主要出入口凈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雙塔北路改造提前竣工通車,方便了群眾出行。供熱低排放改造以及換熱站、供熱一次管網建設工程按期完工,確保城區居民溫暖過冬。農村面貌進一步改善。推進“愛國衛生季”活動,拆除違章建筑、臨時彩鋼棚和廣告牌等5099處,面積12萬余平方米。完成209國道北景段7.3公里通道綠化提升工程。打造大嶷山現代果業示范片區和黃河沿線14個美麗鄉村。投放垃圾箱420個,實現鄉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實施鎮區街景整治,農村面貌煥然一新?;A設施進一步加強。臨猗黃河大橋主體已開工。G209國道運臨連接線(臨猗段)道路拓寬改造項目啟動施工圖勘察設計及編制工作,總長49.6公里的沿黃旅游路全部通車,為區域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撤縣設區工作進一步推進。
面對疫情大考,該縣落實“五嚴五防”要求,精準排查、全面管控,實現零確診、零疑似的“雙零”目標,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抗疫答卷。
同時,該縣堅持底線思維,三大攻堅戰取得新成果。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制作防范非法集資系列宣傳片,維護縣域金融安全。妥善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堅決守住政府債務風險底線,償還隱性債務8185.81萬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在脫貧攻堅方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99戶。對剩余的62戶136名貧困人口因戶施策,2020年6月底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年底實現全面脫貧。打造了臨晉、耽子2個“供養+”扶貧產業園區,深入實施產業扶貧。為33名困難大學生每人發放5000元救助金。在環保攻堅方面,完成力達、鼎華等7臺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5臺,對11臺天然氣鍋爐進行低氮燃燒改造。完成40個入河排水口(黃河11處、涑水河29處)的整治工作,對其中5個入河排污口進行了規范化建設。完成沿黃流域生態治理國土綠化造林2萬畝。與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力做好黃河流域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新時代蘊含新機遇,新思想開啟新征程。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臨猗縣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苦干實干,不斷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