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山西黨組織的重要創建人——王鴻鈞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1-27

王鴻鈞,字秀民,山西省臨猗縣楚侯村人。山西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1923年考入山西省立一中,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同年,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擔任執行委員、組織部部長,在山西各地創建黨的組織。國民黨山西省黨部成立后,他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任執行委員、農民部部長。1927年4月,作為山西代表出席了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山西省委成立,他任省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代理山西省委書記。1928年1月,在白色恐怖中主持召開了省委霍州會議,在會上被選為省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和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會后準備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和參加黨的六大,當得知山西省委被破壞,返回山西重建省委。事后,赴蘇聯學習,病逝于莫斯科。

王鴻鈞,1909年生于臨猗縣楚侯村普通的農民家庭。他自幼天資聰穎,在教書先生趙銘金的啟迪下,從小就樹立了要干一番事業的志向。

1920年,王鴻鈞以優異成績考入猗氏縣立第四高級小學——李漢學堂,在校長張沛銘和進步教師的熏陶下,逐步產生了救國救民的思想。1923年,他不顧家庭的阻攔,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他常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閱讀進步書籍。1924年,年僅15歲的王鴻鈞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利用寒暑假,在晉南宣傳進步思想,組織讀書會,從事建團工作。

1925年“五卅慘案”后,山西省以“滬案后援會”為中心形成了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在這場斗爭中,王鴻鈞的個人能力得到了發揮,斗爭經驗也進一步豐富,由團員成長成為中共正式黨員,在榆次晉華紡織廠開展工作,建立了紡織廠黨的支部。1925年8月,太原支部負責人傅懋恭、張叔平調外省工作,在山西黨、團聯席會議上,決定建立臨時領導機構,王鴻鈞被大家推舉為黨、團日常工作的主持人。10月,崔鋤人來山西后,他們先后建立了中共太原一中支部、進山中學支部、印刷工人支部、制革工人支部、正太鐵路工人支部和一個混合黨支部。同時還在太原國民師范、山西一師、法政專門學校、平民中學、山西報館、并州報館建立了青年團支部。

1925年冬到1926年,王鴻鈞和崔鋤人南下建黨,以運城二中、二師的進步學生為骨干,建立了“河東旅運青年社”和“讀書會”兩個學生組織,名義是“聯絡感情,研究社會科學”,實際上是發展黨員。在省立二中建立運城第一支部,在聞喜成立了黨、團員混合支部。在臨汾,建立起了中共平陽支部,在霍州建立特支的基礎上,較早地建立了縣委。在祁縣,成立中共祁縣支部。在汾陽巡視,成立了中共汾陽地方執行委員會,下轄5個支部,即銘義中學支部、河汾中學支部、崇德女校支部、神道學校支部和一個小學教師支部。同時,為提高新黨員的素質,保證黨員的質量,王鴻鈞等人在太原省立一中舉辦了一期黨員訓練班,對新黨員和全省的黨員骨干進行黨的基礎知識、剩余價值理論和階級斗爭理論教育。上課是在晚上9點以后秘密進行的,主講人是王鴻鈞、崔鋤人和王瀛,每人講兩課,每次學習兩小時。通過教育,黨員骨干在理論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1927年年初,由于北伐戰爭的勝利,在山西形成了建黨高潮,王鴻鈞幾乎走遍山西,在各地指導建黨。4月27日至5月9日,王鴻鈞代表山西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會議,并帶回了中央批準成立山西省委的決定。5月19日,山西省委成立,書記顏昌杰,組織部部長王鴻鈞,宣傳部部長崔鋤人。省委的成立,標志著山西黨的領導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初創階段走向成熟階段。此時王鴻鈞還是一名年僅18歲的中學生。

1927年6月,閻錫山在山西清黨,王鴻鈞因到漢口匯報工作而未遭不測。當他返回山西時,太原的黨組織已遭到嚴重破壞,黨的主要活動分子袁希安、郭洪濤、侯豐利、王達成等被捕,省委書記顏昌杰也因病離晉,形勢十分危急,王鴻鈞代理省委書記,臨危受命主持山西黨的工作,崔鋤人任省委組織部部長,王紅玉任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對外代號“聲聞”,并將黨的工作由城市轉入農村,王鴻鈞等決定把省委機關由太原撤出,在祁縣喬家堡的一個農民黨員家中,建立起省委辦事處。為了貫徹執行黨的五大和八七會議精神,王鴻鈞帶著鄧國棟、周玉麟、王世益等一批骨干分子到河東巡視,在夏縣下留村小學召開了3天河東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會后,安邑、夏縣、芮城和垣曲相繼建立了縣委。在他的努力以及各縣黨組織的領導下,河東地區的工農民眾運動,逐漸形成了高潮。

1928年2月11日,王鴻鈞在霍州城東的破廟里主持召開了省委擴大會議,根據八七會議通告,總結了省委的工作,一方面批評山西黨組織自1927年10月以來的盲動錯誤,一方面又把山西劃分為祁(縣)介(休)、趙(城)霍(州)、靈(石)汾(陽)、晉(城)臨(汾)、河東、太原、陽泉7個暴動區,同時還開除了20余個所謂消極的同志,重新改組了山西省委。在新當選的7名省委委員中,除保留了王鴻鈞、鄧國棟、關廣荃3名知識分子外,其余4人均為工人黨員,王鴻鈞改任省委宣傳部部長,同時被選為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

霍州會議后不久,山西黨組織遭受巨大破壞,山西黨員被捕者總計達200余人。王鴻鈞和汪銘出席黨的六大途經河南開封,從報紙上獲知消息,危難時刻王鴻鈞給中央寫信匯報山西黨組織情況,讓汪銘帶至上海,交給黨中央,而他返回山西,恢復山西黨的組織。在霍州再次召開會議,由李光杰、閻先念提名,基層組織選舉,重新組建了山西臨時省委,王世隆擔任書記,王鴻鈞與汪銘、趙秉彝、閻先念、秦晉翰、楊高梧等7人擔任省委領導成員。

第二次霍州會議后,閻先念回到太原,重新登記了黨員,恢復了太原市委,推舉趙源任書記。太原原有黨員500余人,此時只有22人。1929年6月,因南京國民政府派白崇禧到太原視察,太原市委在一周內多次散發傳單,提出打倒“國民黨和閻錫山”的口號,遭到閻錫山鎮壓,10多人被捕,太原市委再度遭到破壞。8月,王鴻鈞回到運城,經朋友資助路費到上海向中央匯報工作。此后,他沒有再回山西。

1928年冬,王鴻鈞被中央派到莫斯科學習。翌年病逝于異國他鄉,年僅20歲。

資料支持:運城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研究室)

文字整理:記者 劉亞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