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2-23
本報訊 今年以來,垣曲縣融媒體中心緊緊圍繞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采取“五融同創”措施,加快推進從“物理相加”邁向“化學相融”,推動融媒“航母”深水遠航,助力垣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融正理念,引領融合新征程。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該中心始終堅持“黨媒姓黨、黨管媒體”,突出“做精新聞更好引導群眾、做優平臺更好服務群眾”兩個重點,把握“上接天線,打造主流輿論陣地;建好載體,打造綜合服務平臺;下接地氣,打造社區信息樞紐”三個功能定位,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激發活力;科技引領、移動優先;深度融合、用戶至上”四個使命職責,注重“全媒為本、導向為先、內容為王、技術為要、改革為重、人才為寶”的五大理念舉措,及時傳達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及各級重大決策部署,全面激發正面輿論的引導作用,推動新聞宣傳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融通平臺,發掘融合新優勢。著力建設資源聚集、功能多樣、特色鮮明的主流媒體,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投資600萬元,實現軟件硬件同步升級,突破移動傳播技術瓶頸,不斷優化人員、資源、力量配置,讓主力軍進入輿論宣傳主戰場。以全省云平臺為技術和平臺支撐,傾力打造“中央廚房”,深化“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種傳播、全面覆蓋”的傳播模式,打造自有、自主、自控的《鄉關垣曲》客戶端,從更高層面、更廣領域實現立體化宣傳。策劃實施的“左家灣康養體驗月”“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聯動直播,單場直播在線觀看超過20萬人次,互動留言超兩萬人,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融創產品,凝聚融合新力量。堅持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實行引導群眾與服務群眾“雙核驅動”,著力打造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媒體融合新品牌。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開設了《舜鄉先鋒》《書潤舜鄉》等電視專欄,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開通了“887早班車”“音樂點歌臺”“嗨!下班了”等電臺欄目,使垣曲好聲音實現了全覆蓋;打通臺、網、微、端等新聞資源,實施新聞首屏、頭條工程,做優做精宣傳報道,提升新聞創新創優水平。
融聚產業,打造融合新支撐。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宗旨,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按照“保存量、提增量;搶風口、廣合作”的經營策略,積極打造特色產品經濟,主動培育市場主體,圍繞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文明實踐新格局,統籌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合發展,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牽頭實施投資3.2億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利用縣域“大數據”資源為融媒體中心提供可視化服務創造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整合中條山銅業集團所屬有線電視網絡資源,通過招商引資包裝了投資2500萬元的有線電視智能化改造項目,為推動智慧廣電落地垣曲奠定基礎。加入“長城聯盟”和“紅色聯盟”,與全國300余家縣級電視臺建立借鑒改革經驗、互換信息資源的合作機制,在促進區域融合、報團取暖中增強自身實力。
融活機制,激發融合新活力。以創新管理為保障,用事業和發展穩人心、融人心、聚人心,打破人員身份限制,提拔6名年輕同志擔任中層正副職;建立傾斜一線人才、多勞多得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實行“系統化融合改革,一體化轉型升級,全員企業化管理”;探索項目制、工作室制等柔性機制,由項目負責人組建團隊,獨立運作。員工工作活力激情點燃,職業道德空前端正,愛崗敬業蔚然成風。
在該中心的努力下,一年來,“鄉關垣曲”APP上線運行,成為全縣人民享受幸福生活的全能助手;電視精品項目順利實施;停播十余年的垣曲人民廣播電臺重新開播;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社區信息線上線下互動,為民服務更加便捷高效。(張輝)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