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2-16
■郭 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2035年教育強國目標,為振興河東教育、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教育,打好“運城教育強市牌”,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堅持黨建第一責任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學校黨建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服務師生這個最大的政治,以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黨建工作重要發力點;學校各級黨組織要提高政治擔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狠抓落實能力,從師生最關心的小事做起,把師生的難處當作自己工作的大事,聚焦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實質難題,解決好師生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訴求,以實干擔當踐行初心使命,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全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關鍵。內涵式發展道路以質量提升為核心,通過內部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增強實力,提升競爭力,在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中,實現事物跨越式發展。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堅守初心使命,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摒棄各種急功近利的心態;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彰顯特色,立足學校發展實際,堅持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積極創新學校發展思路,注重學校品質和潛力的挖掘。學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僅要聚焦升學達線率,更要積淀文化底蘊、提升文化品位、增強發展后勁,練內功、出名師、育英才,依靠特色品牌獲得社會認可。
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品牌特色,營造良好育人環境。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園文化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要注重實效、彰顯特色、永葆活力,通過“四個一”載體,做實做細各項工作。一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題,以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推進社會公德、校園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引導學生守禮儀、知榮辱、善言行,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習慣。一品,守好學校意識形態責任田,筑牢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陣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打造思政教育“一校一品”,開展“抗疫精神大家談”“從疫情大考看制度優勢”和“歌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道德實踐活動。一基,明確健康第一發展理念,傳承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構建“大體育”發展新格局,動員師生廣泛參與體育健康運動,筑牢健康成長堅實根基。一隊,即建立一批由黨員、骨干教師、學生志愿者組成的服務隊,經常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同時,學校將“平安校園”創建工作與精神文明建校緊密結合,促進各項工作在和諧、文明、安全環境中提質增效。
(作者單位:新絳中學)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