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用心撐起群眾健康“保護傘”

——“十三五”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2-03

記者 鄭 菲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回眸“十三五”,這五年,我市醫改掀開新篇章,帶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療服務水平大幅提升;這五年,健康扶貧成效顯著,貧困群眾看病就醫的負擔明顯減輕;這五年,中醫藥事業加快發展,綠色療法惠及百姓健康;這五年,疾病防控保障有力,面對突發疫情,我市全力以赴,有效遏制疫情擴散……五年來,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

深入推進醫改,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衛生計生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改革任務。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我市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導,先后選取6個縣(區)作為全省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在探索總結的基礎上,于2017年在全市所有縣(市、區)全面推開一體化改革。時至今日,縣域綜改創造了“運城模式”,探索形成了“兩端醫聯體、中間醫共體”模式,建立了管辦分開、縣鄉一體、以鄉帶村、城鄉聯動的管理體制。

改革中,打破體制機制限制,將優秀的村醫選拔到鄉鎮衛生院擔任分院院長,將優秀的衛生院長聘任為醫療集團副院長,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雙向流動用人新機制。

改革中,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制訂了《運城市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實施方案》,明確了21項監控指標,并將各項指標分解至各縣(市、區)和城市公立醫院,納入年度考核,實時監測、定期通報,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改革中,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建立“1+1+X”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推出6種個性化簽約服務包,簽約居民可自主選擇服務,并能享受“三先一免”(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免費健康指導),積極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分級診療制度的有效銜接,實現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秩序。

改革中,發展智慧醫療項目,建立市級醫院與縣級醫療集團,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公共衛生機構互聯互通信息網絡,實現醫療資源、健康檔案、醫療保險等數據共享共用。13個縣(市、區)醫療集團已基本完成與省級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監管系統對接數據工作,確保醫改各項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完整。

實施健康扶貧,讓困難群眾看起病

王安吉是萬榮縣解店鎮太賈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5月,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萬榮縣人民醫院住院,住院總費用12321.37元。原本一萬多元的住院費用,基本醫保支付8526.16元,商業保險支付101.46元,醫保兜底2675.85元,醫療救助900元,合計報銷12203.47元,個人自付117.9元,實際報銷比達99%。

王安吉說:“當時知道要花一萬多元的住院費后,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多虧了家庭醫生和幫扶工作隊讓我了解健康扶貧政策,讓我放心了不少。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住院一大筆費用,自己只需支付很少的錢,我們也能看起病了。”

王安吉只是我市享受“健康扶貧”政策的一個縮影。

為推動健康扶貧工作扎實開展,2017年我市實施以“大病救治一批、慢病簽約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為內容的“三個一批”行動,相繼開展了“大病專項救治政策集中告知”“大病專項救治服務月”等專項工作,并綜合運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特殊救助、商業保險、社會救助等措施,推行“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讓困難群眾“方便看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有效應對。

截至目前,全市貧困大病患者已全部得到救治,救治率100%。全市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實現應簽盡簽,隨訪率達100%。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貧困群眾看病就醫的負擔明顯減輕。健康扶貧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為全市的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中醫藥強發展,基層服務能力增強

給頸椎、腰椎患者實施針灸、中藥熏蒸、牽引、推拿……這是芮城縣陌南鎮衛生院中醫館醫生李界的工作日常。

作為今年全省基層中醫館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會觀摩點,芮城縣陌南鎮衛生院中醫館憑借中藥熏蒸、優質角度牽引、紅外線烤電、手法整脊等一系列中醫特色療法,吸引了不少本地以及周邊省市頸椎病、腰椎病患者前來就診。

中醫治療能被更多的人認可和接受,離不開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李界說:“通過培訓和學習,從以前只治療椎間盤突出到如今綜合性脊柱相關疾病的治療,我們掌握的診療技術也越來越豐富和實用。如今中醫技術推廣,不但讓許多人從內心認可中醫診療,也讓博大精深的中醫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地讓中醫從保健上轉到治療上。”

為不斷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基層服務能力,“十三五”期間,我市建成基層中醫館152個,創建率達100%。同時,大力開展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廣泛推廣推拿、熏蒸、針刺、艾灸、穴位敷貼、體質辨識等非藥物療法治療疑難雜癥和慢性病,推廣科學養生的健康常識,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獨特優勢。目前,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我市積極引進培育中醫藥專科和學科帶頭人,建立了1個院士國醫大師工作室、3個全國名中醫工作室和30個省市級名中醫工作室。不斷提升特色醫療專科建設水平,充分發揮名中醫工作室的示范作用和技術輻射作用,通過“傳、幫、帶”,培養各類中醫藥人才,推動傳承中醫藥事業發展。

我市成功舉辦兩屆特色醫藥交易博覽會,先后有來自全國十余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客商前來參觀、體驗、洽談,成功簽約32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25.05億元,充分展示了我市醫療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

加強疾病防控,有效防范突發疫情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面對疫情,我市積極成立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機制,最短時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繪制病例的軌跡圖,完善流調證據鏈;對密切接觸者進行了追蹤觀察,阻斷了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持續傳播;成立市縣兩級醫療應急救援隊伍16支、人員320余人,衛生防疫應急救援隊15支、人員150余人,衛生監督應急救援隊14支、人員280余人;組建核酸采集隊2334人、流行病調查隊260人和醫療救治隊511人。全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各醫療衛生單位均設立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專人值守,應急人員、車輛和物資隨時調用,確保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突發事件。在醫務人員、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有效防范了疫情的擴散,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階段性勝利。

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十三五”時期我市扎實推進醫改,完善醫療體系,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努力讓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再發力,著力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全力撐起群眾健康“保護傘”。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