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1-06
記者 李宏偉

11月2日,虞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排球訓練。 記者 李宏偉 攝
近年來,從黃河岸畔到中條山腳下,從農村到城市,永濟教育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厚積薄發的景象。丹心護花花更紅,砥礪奮進滿園春。“十三五”以來,作為我市傳統教育強市的永濟,緊緊圍繞永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學規劃布局謀篇教育發展,統籌推進抓資源整合,狠抓落實優質均衡。城鄉結對子,名校再布局,智慧作引領,文化繪底色,盤活了教育資源,激活了教育一潭春水,下活了全面育人、優質育人這盤教育好棋,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資源再整合
城鄉齊發展
鏡頭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1月2日,剛進入位于黃河岸畔的永濟市蒲州鎮文學村,遠遠就傳來孩子們瑯瑯讀書聲。在位于該村的永濟市惠民幼兒園文學分園里,孩子們在朗誦詩歌,快樂地做著各種游戲:搭積木,做手工,戶外挑戰,玩得不亦樂乎。在這里,不僅設施先進齊備一點不輸城里的幼兒園,而且孩子們還享受到來自城里優質園的先進教育。剛從地里忙完農活回來的村民齊蘇紅告訴記者,村里的幼兒園條件好,老師教得好,孫子在這里進步很大,她很滿意。
老百姓質樸的話語道出了他們的心聲。這是群眾對永濟市教科局近年來進行的學前教育均衡、拉齊城鄉教育改革帶來嬗變的肯定。
2019年,永濟市教科局為了城鄉一體化教育發展,實施城鄉捆綁式發展。即城區幼兒園在鄉村辦分園,實現資源共享。并出臺了《永濟市教育科技局關于城鄉一體化辦學職責分工的通知》,該市積極探索城區名園在農村辦分園試點工作,首批在城區選擇市直幼兒園、春蕾幼兒園和惠民幼兒園3所名園,分別在該市不同方位,創辦了市直幼兒園青渠屯分園、春蕾幼兒園清華分園、惠民幼兒園文學分園。每個總園派出3名精兵強將長期在分園工作,其中一名任分園園長。實行總分園保教管理一體化(每日食譜一致、課程模式一致、評價方式一致、教研活動基本一致),力求讓農村適齡兒童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一年來,永濟市學前教育均衡改革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3個分園隨之悄然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3個分園的教學質量深得人心,幼兒園有吸引力,教師有自信力,學生有幸福感,家長有自豪感。
鏡頭二:在位于永濟市城區東部新成立的逸夫中學里,孩子們在綠色的高標準操場上快樂地運動,綻放青春的色彩。初二學生畢凱尋高興地說,他很喜歡自己的學校,這里有美麗的校園和標準的操場,讓他在這里愉快地學習,學習累了還可以放松身心。
另一位孩子家長告訴記者,沒想到孩子能上逸夫中學這所名校。她對學校各種條件非常滿意,對孩子的將來充滿期待。
孩子的話語反映了好的學校環境對他們成長的重要意義,家長的話語道出了老百姓讓孩子上好學的樸素心聲。這是永濟市教科局開展的資源整合,實施優質發展、均衡教育的重要惠民措施帶來的好處。
在永濟,逸夫中學是許多孩子夢想的地方,也是許多家長心中的名校。然而,由于學校環境和地理位置,制約著這所享譽永濟教育的名校的發展。2017年6月底,按照永濟市政府及永濟市教科局對該市義務教育布局調整規劃,原逸夫中學與城東初中合并,撤銷城東初中,成立了新的逸夫初中。新學校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27295平方米。環境幽雅,硬件設施完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學校的實力一下子大增。2019年9月,永濟市投資563.8萬元為該校建設了一座國際標準的塑膠操場,同時學校各種設施都基本完善,使這所傳統名校重放異彩。同時,由于服務區域的擴大,逸夫初中將開張鎮等3個鄉鎮的學生也納入服務區,讓廣大農村學子圓了名校夢。
校長劉寶民告訴記者,下一步,學校還要繼續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主線,以課例研討活動為抓手,重視教師培訓,狠抓常規教研,努力推動學校教學教研工作向內涵發展,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讓孩子真正享受到名校的優質教育。
鏡頭三:“傳球!”“大力扣殺!”在中條山腳下“柳宗元故里”的虞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里,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排球訓練。小小的鄉鎮學校將排球運動作為孩子們的特色活動之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近年來,該校打造氤氳芬芳的文化校園的做法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家長的認可。
該校是永濟市唯一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寄宿制學校。學校地處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氛圍的虞鄉鎮,這里民風淳樸,耕讀傳家之風深入民心。近年來,為了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永濟市教科局對鄉村教育大力支持,改善提高鄉村教育教學環境,教學設施,對虞鄉鎮的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將原來的初中、小學合并成立一所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為農村教育搭建了先進的教育平臺。校長陳俊峰告訴記者,學校依托深厚的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同時開齊開全所有課程,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豐富各種活動,努力將學校辦成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快樂校園。
從2019年開始,永濟市通過教育資源整合,對縣城東環路教育資源進行了優化整合,將城東初中與逸夫中學進行了合并整合搬遷至城東中學,將銀杏小學搬遷至逸夫中學,將銀杏小學校園改造提升為幼兒園,有效地緩解了城區東部的就學壓力。目前該市正在積極整合兩所職業旅游學校,將職業中專搬遷至旅游學校,將北郊小學搬遷至職業中專,將北郊小學的校園提升改建為北郊幼兒園。這一教育資源的整合,將大大緩解城區北部的就學壓力,使教育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發揮更大作用,使教育布局更趨合理,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
文化繪底色
智慧作引領
鏡頭一:秋日的陽光暖暖地普照著像花園一樣的校園。學生們或者在三友園里誦讀經典,或者在藤園里討論,或者在鹿鳴亭里靜靜地學習……這里是有著“山西省最美校園”之美譽的永濟三中。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他太喜歡三中了,這是他見到的最美的學校,而且這里的老師們也很優秀,也很有責任心。
近年來,永濟三中以校園文化建設引領著永濟教育的先河。該校精心打造的“學校精神文化”“學校環境文化”“學校管理文化”以及“學校辦學文化”奠基學校發展的基礎,在全面育人、特色育人方面展現出卓越的育人效果。前不久,在全市校園文化建設永濟現場會舉行期間,永濟三中成了最大的亮點,得到全市各學校同行的贊譽。校長馮福濤說,12年來,學校堅持“文化立校、環境美校、管理強校、特色亮校”辦學方略,經過不懈努力,學校育人環境得到不斷改善,校園文化品質不斷提升,環境育人的特色也得到極大彰顯。
永濟三中是永濟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和縮影,彰顯著永濟教育人為孩子們繪好成長發展文化底色的努力與付出。
近年來,永濟市教科局確立了“文化引領教育發展、文化助推立德樹人”的工作理念,采取“規劃定位、行政推動、專家指導、典型引領、分類實施”的建設策略,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把全市中小學建設成教育理念先進、校園環境優美、育人氛圍濃厚的立德樹人主陣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涌現出了永濟三中、城西初中、實驗小學、銀杏小學等一批校園文化建設典型學校,并通過典型引領、示范帶動、以點帶面,整體推進該市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鏡頭二: 在永濟市實驗小學,正在上課的每個教室里,老師們通過多媒體白板給學生演示,通過運城教育云平臺可以學到全市其他優秀學校的好教案,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教師傅瑪麗告訴記者,智慧教育提高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提高了孩子的閱讀量,在師生中很受歡迎。
五年級學生姚高宬說,在課堂上能收獲書本之外的更多的知識,語文方面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數學上提高了解析各類型題的能力。另外,還能增加自己的閱讀知識。
永濟市實驗小學是較早開展智慧教育的學校之一,目前智慧教育的使用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校長李更新告訴記者,智慧教育活躍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豐富了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近年來,實驗小學以“為聰慧和高貴的人生奠基”為宗旨,以“快樂閱讀和智慧教育”為兩翼,打造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建有文化的校園,培養有素質的教師和有個性的學生”為辦學目標,讓智慧教育豐盈校園。
近年來,永濟市教科局不斷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2016年以來,該局投資178.5萬元安裝多媒體教學設施63套,考試系統軟件249套。2017年,該局投資356萬元建立信息中心1所,錄播教室8套,單機錄播點10個,創客實驗室1座,升級改造校園網絡,實現“三通”工程。永濟市實驗小學還被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確定為全國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2018年,該局投資320萬元建設教育城域網,全面優化信息技術應用環境。2019年起,該市作為運城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試點縣(市、區)之一,預計在5年內投入7000余萬元,推進智慧教育二期工程建設,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育大改善
民生增福祉
彈指一揮間,“十三五”以來,永濟市教育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學環境改善了,教育質量提高了,民生福祉增加了。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教育事業,從孩子們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城鄉差異,到城鄉均衡;從均衡發展,到優質均衡。永濟市教育事業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渴望,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促進永濟教育事業的發展。
不斷加大教育投入。5年來,該市教育投入逐年增長,2016年教育經費總投入4.86042億元,2017年教育經費總投入5.34176億元,同比增長9.9%;2018年教育經費總投入6.00388億元,同比增長12.4%;2019年教育經費總投入6.75054億元,同比增長12.44%。
持續推進校舍改造。5年來,該市先后投資2612萬元實施項目136個,新改擴建、維修校舍面積9895.87平方米。其中:2016年投資1016萬元實施項目36個,新改擴建、維修校舍面積2180平方米;2017年投資319萬元實施項目11個;2018年投資406萬元實施項目24個;2019年投資383萬元實施項目26個,新改擴建、維修校舍面積7715.87平方米;2020年投資488萬元實施項目39個。
全面落實教育資助。5年來,該市共為16506人次在校貧困幼兒發放生活補助825.32萬元,為29059人次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1618.466萬元,為982人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發放國家助學金108.6萬元,為9785人次普通高中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932.41萬元,確保每一名學生有學上,上好學。
“十三五”期間,該市義務教育適齡少年兒童中小學入學率達到100%,小學鞏固率達到100%,初中鞏固率達到99.5%。
“‘十三五’即將結束,‘十四五’大幕又將拉開。在辦好人民滿意的征程中,我們永遠在路上。面對新形勢,面對新未來,永濟市4396名教育人信心滿懷,決心在永濟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不辜負全市46.4萬人民的期望,繪好永濟教育的藍圖,下好永濟教育這盤大棋,用初心和擔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用使命和責任書寫永濟教育人的風采。”永濟市教科局局長許管哲信心滿滿地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