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1-03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位于新絳縣龍興鎮王莊村的絳州澄泥硯文化園游人如織、熱鬧非凡。澄泥硯、木版年畫、云雕、石雕、宮燈、仿古青銅器……游走于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各具特色的非遺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自從省委書記樓陽生稱贊絳州澄泥硯為‘山西三寶’之一以來,在新絳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通力支持下,我們把絳州澄泥硯文化園打造成新絳縣文化產業龍頭的信心更足了?!泵χ蛴浾呓榻B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制所所長藺濤,他也是絳州澄泥硯文化園的負責人?!白龃笞鰪娊{州澄泥硯文化園的信心,源自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游業作為山西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戰略決策!”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定文化自信,突出轉型導向,加快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全省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
新絳縣是我省為數不多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商貿名埠,傳統手工業發達,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藝術,素以“七十二行,行行俱全”而馳名。近年來,隨著全省轉型發展步伐的加快,新絳縣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許多曾瀕臨消失的傳統手藝在這里重煥生機。
“新絳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達70多項,各類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100多位,分布在全縣不同的地方。游客要想在短時間看完,很難?!碧A濤說,多年前他就開始謀劃如何讓游客能在一個地方集中地、全面地體驗非遺文化傳承大師們的工匠精神,認知非遺文化的精髓所在。
2012年伊始,在各級政府的關懷支持下,由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制所投資建設的絳州澄泥硯文化園項目正式啟動,并被列入山西省十二五文化產業提升類重點項目、運城市十大文化產業園區項目、新絳縣十大重點工程。
按照規劃,絳州澄泥硯文化園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面積約27000平方米。該項目設計功能齊全,既是絳州澄泥硯等各種非遺項目和特色文化的展銷窗口,也是以國家級非遺為龍頭,帶動其他非遺項目共同發展的產業園區,還可以作為免費舉辦書畫文化展覽交流沙龍的地方,并可作為非遺的生產性保護基地、非遺傳承人的培訓學習基地和文化創意基地。
“園區主樓規劃為中國名硯珍品展廳,國內各大硯種中的精品將在這里陳列展出?!?/p>
“這邊是商務交流中心,美協、書協等協會都已入駐了?!?/p>
“這邊是非遺文化體驗區,集中展銷木版年畫、云雕、石雕、仿古青銅器、宮燈等新絳地方特色文創產品。”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園區打造成有規模、高檔次的民族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基地。這是一個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模式探索,將徹底實現絳州澄泥硯從單一文化產業到文化旅游產業的轉型。”藺濤說。
為了給當地諸多非遺文創企業提供一個相互交流、集中展示的窗口和平臺,進而達到百花爭艷、攜手共進的效果,新絳縣因勢利導,按照“政府協調、企業自建、同類聚集”的模式,指導規范絳州云雕、木版年畫、青銅器、宮燈、石雕等非遺文化企業入駐文化園區,使之升級成為新絳傳統非遺文化中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和新絳縣傳統非遺文化研學基地。與此同時,新絳縣政府還拿出專項資金,對入駐的中小企業給予專門獎勵,先后在園區組織開展了“非遺+文旅”“非遺+會展”“非遺+教育”“非遺+文創”“非遺+電商”等活動,通過文旅融合、抱團發展,推動當地文化產業形成集聚優勢。
“目前,園區已匯集了包括絳州澄泥硯、大唐云雕漆器、店頭精利仿古青銅陶品、玉順石雕、晨牛壁畫、傲霜齋木版年畫、積文齋絳筆、絳典坊玉雕、馮氏宮燈、祥陽燙烙畫、晉絳園古典家具、大千手繪壁畫、世杰撥金漆畫、古晉鐵藝、惠石齋刻瓷、笑天木雕、林堂彩陶、弟子規大講堂等18家具有代表性的文創企業,初步發展形成了一個集文創、展示、旅游、研學、銷售于一身的多功能觀光產業園,文化產業集聚優勢得到有效凸顯?!绷钠饒@區發展現狀,新絳縣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江紅斌如數家珍。
如今,作為新絳縣著力打造的傳統非遺文化中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絳州澄泥硯文化園已經成為融文化交流、非遺展演、藝術展示、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文旅融合發展的文化產業集群園區,構建了“文化+旅游”的非遺體驗平臺,實現了由觀光游到文化深度游的轉變。
讓慕名而來的訪客一站式領略絳州傳統非遺文化魅力的同時,新絳縣還積極組織廣大文創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提升新絳傳統非遺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工藝品造型精美,陶瓷、漆器制作精良,石雕、玉雕栩栩如生……”于今年7月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的第55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新絳縣多部門組織參展的130余件作品種類豐富,各具特色,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在展會現場大放異彩,并斬獲2020“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1金1銀8銅等10個獎。
組織企業參加此次展會,是該縣落實“政府按需搭建平臺,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等優惠政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絳縣先后組織文化園企業參加了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的第53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在重慶市舉辦的第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的第55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第4屆山西文博會、廈門海峽兩岸文博會、新絳·西安一帶一路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第十五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交易博覽會等,引導新絳特色文化“走出去”,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絳州澄泥硯研制所、傲霜齋木版年畫有限公司應邀赴歐洲參加“2019年中國品牌商品與服務(波蘭)展”,再一次將新絳傳統非遺文化帶出國門,走向世界,依托非遺產品弘揚新絳文化,講好新絳故事,充分展現了新絳深厚的文化底蘊。
與此同時,新絳縣聚焦“六新”爭一流,聚力創新促轉型,利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積極培育,堅持把鞏固、提升、拓展小微企業創新創業作為中心任務來抓,通過出臺和制定一系列獎勵政策,有效促進了全縣中小微企業的茁壯成長;助力傳統文化中小微企業壯大市場,讓更多企業了解新絳的澄泥硯、云雕、石雕等傳統非遺產品,充分展現新絳深厚的文化底蘊,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向產業產品轉化,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融通創新,蓄勢賦能。我們有理由相信,新絳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會因傳統非遺文化的不斷振興而生機無限。 (董戰軒 付 炎 )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