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萬榮:打造優質均衡教育品牌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10-30

記者 李宏偉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近日,在位于萬榮縣城以西、黃河岸畔的光華鄉楊蓬村,僅有25個學生的教學點——楊蓬小學里,孩子們正在校長蘇紅霞的帶領下,誦讀著《弟子規》。被孩子們親昵地稱為“校長奶奶”的蘇紅霞告訴記者,全校雖然只有二十幾個孩子,但是學校的教學管理一點不含糊,不僅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齊開全所有課程,而且教學上精益求精,有特色有亮點,比如開展誦讀、書法、傳統文化教育等等,讓孩子們通過對文化經典的系統學習,從而實現健全人格、開啟智慧的功用。孩子們在這里得到全面的教育,家長們都很滿意。2018年,該校被運城市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授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基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朵花可以點綴春天的美麗。近年來,在廣闊的后土大地上,在全面育人的道路上,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道路上,楊蓬小學只是該縣255所各級各類學校的一個縮影。在萬榮,教育人傾力打造“均衡有優質,校校有特色,師生有幸福”特色教育品牌,扎實構建優質教育體系,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建設美麗的校園

“加油!加油!加油!” 近日,在萬榮縣實驗中學高標準的操場上,該校正在舉行秋季運動會。孩子們在綠茵場上用激情點燃青春,彰顯著實驗中學學生朝氣蓬勃的風貌;在該校的文化走廊里,學生們在誦讀經典,快樂閱讀;在學校的音樂室里,悠揚的琴聲和美妙的歌聲時時傳出……初二學生趙海洋告訴記者,腹有詩書氣自華。他喜歡閱讀,每周要讀完一本書,也喜歡體育運動。他很喜歡美麗的實驗中學校園,在這里學習很快樂。

校長賈鋒告訴記者,近年來,縣實驗中學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辦學宗旨,以“辦適合學生的教育”為學校發展的靈魂,以“培養體魄強健、習慣良好和靈魂豐盈的人”為辦學理念,各項成績優異,不僅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也使實驗中學真正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樂園。辦學7年來,學校受到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好評,不斷續寫著領跑萬榮初中教育的新輝煌。

萬榮縣實驗中學2013年建校,是萬榮縣投資建設較早的現代化公立學校,該校以高標準的設施和高質量的教學開啟了萬榮教育走向快速發展的先河。

近年來,隨著萬榮教育的藍圖在縣城不斷拓展,教育現代化發展也按下了“快進鍵”,一批現代化標準化學校不斷布局縣城,加快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不僅極大地解決了老百姓關注的上學難問題,同時,縣城中心城區版圖也不斷地延伸,讓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十三五”期間,該縣先后投資1.35億元,新建萬榮縣示范初中、萬榮縣示范小學、萬榮縣示范幼兒園、萬榮縣六一幼兒園等4所學校,投資0.34億元,改擴建12所學校,在縣城架構起了城區教育發展的四梁八柱,逐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

在城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同時,萬榮縣教科局還重點關注農村的各級各類學校,不讓任何一個學校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讓城鄉教育齊開花、共發展。

目前,萬榮縣存在7所30人以下教學點,針對教育系統的“神經末梢”,萬榮縣教科局聚焦群眾所需,立足地域實際,一是注重中心校對教學點的輻射和帶動,協同管理,聯動教研,在硬件和軟件上實現資源共享,整體提升辦學水平;二是強化師資培訓和交流,優先安排特崗教師到教學點,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水平;三是夯實控輟保學工作,穩定生源,確保服務區適齡兒童就近到教學點就讀,在“兩免一補”、營養餐、教育扶貧政策方面,重點關愛,全面落實。

“十三五”期間,為了改善全縣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該縣共投資2.08億元。其中,投資1.18億元實施“全面改薄”工程,為13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配備課桌凳、圖書、計算機、多媒體設備,新建實驗室,配備實驗儀器,新建、改造浴室、鍋爐房、教輔用房、餐廳等,綠化校園;投資1.1億元實施“兩達標、兩提升”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為44所農村學校硬化操場,新建足球場,增設宿舍盥洗室、衛生間,配備空調等取暖設備,配備創客教室、專遞教室、智慧課堂等數字化校園設備。實現了學生“有熱水喝、有暖氣用、洗熱水臉、上衛生廁所和享受智慧教育”的目標,讓每名學生在家門口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目前,萬榮縣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園率100%,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100%,貧困學生入學率、鞏固率100%。

奠基多彩的人生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在萬榮縣通化鎮中心校,五年級學生張志浩動情地給老師背誦唐代詩人王勃的《山中》。地處汾河南岸的通化鎮是有名的“三王”故里。“三王”即隋末唐初的歷史文化名人王通、王績、王勃。這里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底蘊成了通化鎮中心校教學育人身邊的好教材。

在通化鎮中心校,每個學生都能隨口背誦幾首古詩詞。6年級學生蘇波靜別看個頭小,但是她的志向卻不小,她在給記者激情表演朗誦了七律《長征》之后,說自己將來想當一名演員,表演長征的故事。校長蘇美琴告訴記者,利用通化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多年來,學校一直堅持楹聯課間操,讓每個孩子在傳統文化的氤氳里快樂成長。

學校課內課外活動豐富活躍,有大小十幾個各種社團。前幾年,學校還被省教育廳授予“鄉村少年宮學校”。2019年“全國模范教師”、2019年“全國鄉村優秀青年教師”阮婷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努力將學校辦成農村里的城里學校。不管在農村多辛苦,大家同甘共苦,樂于奉獻,當好學生的‘媽媽’,當好學生的引路人,為孩子們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萬榮農村,像通化中心校一樣、地處鄉村的有138所學校,每所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教育質量顯著提升。廣大教師扎實守好農村教育陣地,用激情點燃青春,用初心映照純真,讓廣大農村孩子們快樂成長,童年有精彩。

同樣在萬榮縣,城區學校以現代化教育理念和多樣開花特色鮮明的教育樣態處于全縣教育的前列,引領萬榮教育的發展。

位于萬榮縣城南部的縣示范小學以其鮮明的特色點亮了孩子們的成長之路,代表了萬榮基礎教育的現代化先進理念,引領著萬榮基礎教育的發展。

萬榮縣示范小學創建于2018年,是一所縣教科局直屬的現代化公立學校。學校根據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論,把“各美其美,萬象爭榮”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根據萬榮“果都”的特點,把“果色天香”定為學校的文化主題。校長柴曉華告訴記者,學校確定了三條內涵發展之路:蘋果少年、高效課堂、多彩課程。“蘋果少年”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高效課堂”是語文推行“PRI課堂”,數學構建“無痕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快樂學習;“多彩課程”是開設了10大類44種各類課程,提高學生的審美雅趣和藝術素養,力爭讓學生們“花美天下,果真出色”。目前學校兩大特色活動——詩潤童心、炫動乒乓,一文一武,一動一靜,一張一弛,既傳承傳統文化,又弘揚國球精神,讓孩子們人人都成小詩人,個個都成小健將。

更趨均衡的發展

“十三五”以來,在萬榮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該縣教科局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安排部署,上工程增學位,強師資提質量,升品位創特色,優服務育人才,先后榮獲“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檢測優秀組織單位”等國家省市級榮譽100余項,萬榮教育事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教育改革穩步推進。縣教科局先后成立了城鎮幼兒園、五一幼兒園、實驗幼兒園、示范幼兒園、六一幼兒園5個學前教育集團,28所幼兒園資源共享、管理互動、捆綁考核,累計開展“片區聯動”教研100余場次,實現了“辦園條件同改善、園務管理同規范、保教質量同提升”。組建了實驗中學、實驗小學、南街小學3個義務教育集團,實現薄弱學校提升、優質學校擴容“雙贏”。教育改革惠及了廣大群眾,得到縣委、縣政府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教育質量連年攀升。按照“學前教育抓普惠優質、義務教育抓優質均衡、高中教育抓核心競爭力、職業教育抓特色專業創建”思路,狠抓質量提升。萬榮縣成功召開第二屆全國幼兒園課程與游戲觀摩萬榮現場會及運城市學前教育工作萬榮現場會,贏得全國幼教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贊譽;2015年和2018年,萬榮縣分別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初檢、復驗;中考綜合成績穩中有升,獲“初中教學質量先進縣”;高考達二本線人數連創新高,由2016年的835人增加到2020年的1038人,突破千人大關,獲“高中教學質量先進縣”。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讓萬榮教育的品牌不斷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得到全市同行的稱贊,人民群眾的教育滿意度不斷提升。

“萬榮教育承載著全縣45.9萬人民的厚望,承載著萬榮未來的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帶著感情抓教育,帶著使命振興教育,帶著夢想做教育。我們將把扎根萬榮大地辦教育,讓孩子們快樂成長,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我們不懈的追求和目標。”萬榮縣教科局局長張煒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