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讓人才“活水”注入經濟發展
——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特色育人發展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0-23

記者 李宏偉

近日,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學生在積極備戰全省職業技能大賽。記者 李宏偉 攝

人才是生產力,人才是企業的源頭活水,人才更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地處中條山之南的芮城縣,近幾年來縣域經濟活躍,發展動力強勁。今年7月,全市第二季度項目建設排名,芮城位列第一。該縣37家規上企業研發活動率先在全省實現全覆蓋,受到省委肯定。近年來,芮城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全力用好市委“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強化“項目為王”理念,立足“兩園四區”建設,奮力蹚出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新路,成為我市乃至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代表。

近年來,作為全市職業教育的龍頭學校、芮城本土培育職業技能人才的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圍繞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探索創新,大力推行立德樹人德育工程,德技并舉,讓廣大學子“人人‘雙技’在身,個個特長在手”,培育更多實用性人才,不僅服務縣域企業,而且為省內外企業提供大量的人才,為芮城經濟發展培養儲備人才,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人才“活水”,書寫了芮城職業教育的輝煌。

未來不再是夢   職校生也精彩

  在一些家長的眼中,孩子上了職校,好像已經沒有人生的精彩;在社會上一些人看來,職校就是一些學習不好孩子的最后落腳地,注定沒有前途……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用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校長薛廣智話說——職業學校校的學生未來不是夢,職校學生同樣有大作為。

鄭衛華畢業于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經過多年的打拼,現在已經是廣東東運鎂業公司的車間主任、技術總監,年薪達到幾十萬元。他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憑借自己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鉆勁,先后成長為車間線長、班長、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2019年又被推薦為公司精益推進班組員。通過電話連線,他告訴記者,他非常感謝母校的培養,讓自己不僅有一技之長,而且有了遠大的理想。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老師的培養。

現在就讀于山西大學的高凱華也是從縣第一職業學校畢業的。母親吉海梅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很有主見,在學校期間表現特別好,多次獲得校“三好學生”,還獲得山西省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尤其是在2017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個人三等獎,是縣職校目前學生獲得的最高獎。2018年,孩子參加對口高考,圓了大學夢。目前在學校已經入黨,表現優異。吉海梅驕傲地說,她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職校生同樣有可期的未來。

在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讀高三的姚晨曦同學說,在校三年,她感覺這里同學們積極向上、學風嚴謹、老師們無私奉獻,很有愛心,她在這里收獲成績,提高很大,同時收獲了自己的成長,未來她想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像她們班主任一樣成為一名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的好老師。

在芮城第一職業學校,記者還見到該校小有名氣、被同學們稱為“學毛選達人”的李騰同學。在校期間,李騰利用課余時間通讀《毛澤東選集》1-3卷,并用其中精辟的理論知識經常給同學們宣講。同時,他還認真學習文化課和專業技能,成績優異,在2019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李騰告訴記者,《毛澤東選集》這部偉大著作中博大精深的理論知識,時刻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學習。未來他的目標是考上一所大學,繼續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知識,從而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在這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美麗的風景。職中的孩子可塑性都非常強,他們渴望知識,渴望進步成長,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遠大夢想。雖然我們老師很累,但每個人都是累并快樂著。因為看著孩子的成長進步,我們都覺得很欣慰。”高三教師張俊芳說。

倡導德育第一   夯實成長基礎

成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是我市職業學校的領軍者,在河東教育界有著“職校學芮城”的美譽。該校辦學30多年來,共向社會輸送了數萬名合格的技術人才。200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近年來,該校一手抓好德育,一手抓好技能教育培訓,堅持“立德樹人”,厚植德育教育,緊緊圍繞“培養人人有‘雙技’在身、個個有特長在手”的新時期現代化實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標,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全面發展。

在教育領域深耕30多年,對職業教育有著深厚感情的副校長劉衛澤告訴記者,近年來,根據職業學校學生思想迷惘多、留守學生多、單親家庭多、問題學生多、厭學情緒多的“五多”特點,學校緊緊抓住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推行“4221”德育工程,具體來講,“4”是倡導四個行動,即彎腰行動、文明禮貌行動、跑步行動和集體行動;“2”是指法制法規法紀教育和職業理想信念教育;另一個“2”是開展職校大講堂和成立學生社團;“1”是實行一種特殊化管理,即在學生宿舍實行軍事化管理。努力培養學生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培養各方面,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環節,內化為學生的精神世界,外化為學生的行動自覺和行為習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學校師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我們嚴字當頭,以德正品,立規矩,講道理,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品質教育和思政教育,給他們補上曾經落下的那一課,改學風、改校風,讓學生在學校里得到真正的成長。”薛廣智說。

普通高中看高考,職業院校看大賽。去年,在該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在全省第十三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芮城第一職業學校9人獲得一等獎、19人獲得二等獎、18人獲得三等獎,這是全市最好成績。近日,在全省職校“一考三賽”中,該校學生榮獲6個一等獎,9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的佳績,取得了全市乃至全省縣級職業學校最好成績。

人才企業雙贏   推動縣域發展

“職業教育是助推經濟發展的動力源,職業教育應當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芮城縣委書記張建軍對職業教育提出殷切希望。

近年來,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堅持以服務芮城經濟發展為宗旨,緊緊圍繞縣委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積極做好對接縣域經濟服務,因地制宜、因時布局開展職業教育,量身定制職業教育的方向,在培養學子有技在手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推動芮城經濟的發展。

據介紹,該校對接縣域經濟實施“三個服務”。

一是服務縣域主導產業。該校向省教育廳申報增設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并實現當年招生。學校分別與西建集團、宏光醫玻、楊森包裝、同濟制藥、大禹生物等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每學期派相關專業學生到上述企業跟崗、頂崗、試崗,大力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實施,為該縣新能源、新醫藥、新包裝等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二是服務縣域全域旅游。2019年恰逢該縣承擔青運會圣火采集和傳遞工作,學校主動和印象風陵景區、大禹渡景區、圣天湖景區等旅游景點聯系,安排該校旅游專業學生深入景區一線實習或擔當志愿者,開展導游、酒店服務等方面工作。同時,學校在2018年春節和2019年節假日期間,共派出學生200余人次,到上述景區頂崗實習,學生專業水平、工作能力得到3個景區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受到游客的贊賞,有力提升了芮城旅游的良好形象。三是服務縣域醫養、康養事業。2019年7月,該校配合縣紅十字會,以醫護專業為依托,成立了“芮城縣青少年紅十字會”和全省職業學校首家“中國紅十字會事業發展中心曜陽養老芮城培訓基地”。基地成立以來,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積極開展培訓,先后培訓應急救護員、養老護理員兩批次70余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先后8批次近200人深入到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養老院,利用所學知識為社區居民、老年人進行針灸、拔罐、推拿、常規體檢、健康宣傳等服務,為孤寡老人送去健康和關愛,回饋社會,服務民生,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稱贊。

據了解,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該校還堅持同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企業集團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多渠道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門路,學校先后和廣東東運鎂業、天津晨虹科技、江蘇常熟敬鵬電子、安徽滁州立訊精密科技、運城恒運制衣等企業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該校成立“晨虹班”,每年為天津晨虹科技輸送20余名實習學生;與廣東東莞東運鎂業連續合作十余年,企業40%員工為該校畢業生。這些芮城職校學子成了企業的“香餑餑”,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為芮城縣域經濟發展培育更多芮城子弟兵。”對于下一步的發展,薛廣智充滿了信心,他說,芮城縣第一職業學校將堅持繼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為辦學理念,按照“特色辦學,特長育人”的辦學思路,大力弘揚“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奮斗精神,力促學生“招得來、穩得住、升得學、就得業”,為廣大學子謀幸福,為芮城經濟的發展貢獻職校人的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