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崇尚節儉好傳統 河東先賢堪表率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秦建華時間:2020-09-08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經濟全面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節約、節儉這一傳統美德卻逐漸在社會上受到漠視,鋪張浪費現象并不鮮見。有鑒于此,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諄諄告誡全黨、全軍與全國人民:“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其實,節約或節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根植于河東大地,在堯舜禹時代就業已形成,在隨后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又被河東兒女進一步發揚光大。這在眾多名人的家風家訓中即可窺見一斑。

克勤于邦 克儉于家

在《尚書·大禹謨》中,虞舜贊美禹曰:“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是說禹“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完成治水大業,為國家大事不辭辛勞,而居家生活卻樸素節儉,乃天下賢能之人。

可見,節約、節儉在堯舜禹時代,就作為一種美德被極力倡導,并成為衡量賢能之人的基本標準。

居家勤儉 謹身節用

聞喜的裴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曾風光無限,先后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14位中書侍郎、55位尚書、44位侍郎……真是將相林立,公侯滿門,令人艷羨。

那么,裴氏家族為何長盛不衰?答案則極其簡單,乃歸結于裴氏家族有良好的家訓與家風。

而在裴氏家訓中,節儉思想占有突出地位。它要求每個家庭成員必須“居家勤儉”,因為“勤能補拙,儉以養廉”;它要求每個家族成員必須踐行“謹身節用”,因為“禿惰奢靡,禍害無邊”。

以儉立名 以侈自敗

夏縣人司馬光,為官清廉,文章傳世。其《訓儉》《家范》堪稱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的“范本”,歷來被奉為修身治家之經典。

在司馬光任宰相時,他的俸祿頗為可觀,可他生活卻依然儉樸。他將俸祿支給貧困親朋或者替公家購置辦公用品,對自己則近乎嚴苛。司馬光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極其簡陋,并辟一地下室讀書。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豪奢,洛陽人戲稱“王家鉆天,司馬入地”。

司馬光在《訓子孫》中教育后人:“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他還語重心長地說:“儉,德之共。侈,惡之大也。”

節約一事 最為美行

聞喜人趙鼎(1085~1147),宋高宗時著名的政治家與文章大家,曾被列為南宋中興賢相之首,與李綱、胡銓、李光并稱為南宋四名臣。

趙鼎的《家訓筆錄》寫于紹興十四年(1144年),其內容共有三十項,側重于對家庭成員日常行為的規范,翔實地告訴子女族眾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

其中,第二十九項寫道,“古今遺法,子弟固有成書,其詳不可概舉,惟是節儉一事,最為美行”。并要求“司馬溫公《訓儉文》,人寫一本,以為永遠之法”。

節儉樸素 人之美德

萬榮人薛瑄為明代理學大師,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家訓《誡子書》,被列為中國古代家訓名篇。

薛瑄之所以光明俊偉,流芳百世,與其良好的家風家訓密不可分。其家風可概括為孝悌為本,勤儉持家,修身自律,廉潔奉公。其中的“勤”與“儉”,薛瑄在其詩文中多次強調。比如在《讀書錄》(卷七)中,他情真意切地寫道:“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他諄諄教誨子女把節儉視為美德,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