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走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對垣曲縣南堡村脫貧攻堅情況的調查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王天源時間:2020-08-26

遵照運城市老干部局《關于2020年全市老干部部門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8月中旬,市教育局抽調人員對垣曲縣歷山鎮南堡村脫貧攻堅情況,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舉行座談、走訪群眾、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了認真調查。

抓黨建

建設堅強戰斗堡壘

南堡村2014年被確認為貧困村。該村共有4個居民組457戶1142人,其中貧困戶110戶402人,貧困發生率為35.2%。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800元以下。

幫扶單位為該村選派了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配合村黨支部探索出一條抓黨建聚人心,努力奮斗脫貧致富的路子。建立黨員活動室,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黨支部成員和全體黨員積極參加“三課一會”、組織生活會和主題黨日活動。第一書記和支部委員經常與黨員開展談心談話,加強“面對面”溝通,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讓每個黨員牢記入黨誓詞、黨員義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田間地頭、進家戶、進頭腦。他們將脫貧攻堅作為抓黨建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實際“一戶一策”制定脫貧目標任務,并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支委包組、黨員包戶、壓實責任,按制定的目標如期實現脫貧。

第一書記劉勇深有感觸地說:“只有緊緊抓住黨建工作這個‘牛鼻子’,才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實現脫貧致富,逐年向好。”

黨支部書記楊娟娟說:“抓好黨建,把我們村的黨支部真正建成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每名黨員都能成為一面旗幟。”

抓調產

帶領群眾發展經濟

南堡村的主導產業原來是小麥、玉米,一年到頭,雖然能實現“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但經濟收入不高,“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難以保障。從2015年開始,村里著手抓產業結構調整,退出部分糧食作物,發展經濟作物。發展什么?怎樣發展?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領部分村民到臨汾市隰縣參觀考察“玉露香梨”優質水果基地項目后,大家一致認為該品種面光、香脆、可口、無渣,加之氣候、土壤與隰縣相似,非常適宜南堡村種植。于是村“兩委”按照統一規劃、統一供苗、統一栽植、統一管理、農戶參與合作的模式,組織完成了土地流轉和循環路整修,建成300余畝玉露香梨優質水果基地。目前,玉露香梨已成為村里一大支柱產業,可增加村民收入150萬元。正在梨園干活的種植戶、67歲的農民邢增民說:“這梨品質好,每斤可以賣三四元,我種了3畝,年收益15000元以上。加上孩子在運城打工,年收入2萬余元,如今光景好過多了。”

在發展玉露香梨的同時,村里還種植了300畝葡萄、200畝核桃。2018年,村委會主任黃云帶頭建設80畝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栽植大棚葡萄及配套建設扶貧項目(上級扶持資金95萬元,自籌資金15萬元),有早玫瑰、陽光玫瑰、藍寶石等新品種,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套袋、整形修剪、太陽能殺蟲、冷棚提早和延遲開花成熟等技術,培育品質優、產量高、收益多的好葡萄。正在葡萄園收獲葡萄的豐燕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燕春說:“我的合作社目前有5戶參加,種植葡萄20畝、花椒30畝、核桃30畝、辣椒40畝,不違農時、精細管理,銷售分戶記賬、各取所得,大家都比較滿意。”

為了增產增收,2017年,該村投資30萬余元完成村西“大口井”引水工程,解決玉露香梨、核桃和葡萄園基地澆水灌溉問題,使全村75%以上的種植戶受益。

除了種植產業調整外,該村還針對一些貧困戶的實際,發展養殖業。比如貧困戶王瑞峰養了150余只山羊,年可生產仔羊70只,最高年純收入近10萬元,成為脫貧示范戶。

發展特色產業,村民“錢袋子”漸漸地鼓起來了。

抓治理

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南堡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開展了群眾非常滿意的幾項工作:一是制定《村規民約》,由村民會議通過,發到各戶,做到家喻戶曉、自覺遵守。二是發動群眾植樹造林、清除垃圾、整修巷道、美化環境,打造巷道墻體繪畫工程,內容包括勤政廉政、誠信孝義、村規民約、脫貧攻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三是涉及民生大事,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協商解決。建設引水工程、護村堤壩建設工程、修建休閑小廣場、新建公廁等,都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后盡快完成。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明顯改善。四是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農民自覺遵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村民法治素養。前不久頒布民法典后,該村將民法典作為普法重要內容,大力宣傳、推進實施。五是結合新時代要求,創新強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導村民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向上向善。動員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六是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村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積極創建文明村莊。該村推進“家庭贍養,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為65歲以上老人簽訂子女贍養協議,讓每個子女每月給老人100元-200元,密切了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也弘揚傳承了“孝”文化。

抓落實

走向美好幸福生活

南堡村幫扶單位是運城市教育局和垣曲縣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自2015年以來,兩單位幫扶工作隊一直秉持“精準脫貧,不落一人”的幫扶理念,狠抓每一項工作的落實,做了大量工作,受到村干部和群眾的一致好評。他們配合村“兩委”深入貧困戶調查了解,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一戶一策、措施得力、精準扶貧。強化產業和就業扶持,著力做好產銷銜接、勞務對接,實現穩定脫貧。開展各種技能培訓,讓村民掌握有關技能,向外輸出勞力450人,推動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幫助貧困戶享受易地搬遷政策。

南堡村于前年已退出貧困村,2019年僅剩的2戶貧困戶,今年6月份也達到了脫貧標準,實現穩定脫貧。至此,全村110戶貧困戶402人已全部脫貧,全村由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元到2019年達到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的飛躍。

目前,南堡村和幫扶單位共同按照貧困戶退出的5項指標和貧困村退出的13項指標進行“回頭看”,查找短板,彌補不足。運城市教育局還出資2.6萬元,幫助南堡村實施村莊道路亮化工程,更換現有的12盞路燈鋰電池和補充戶外太陽能路燈30盞,為村民夜間出行提供方便。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收官之年,南堡村“兩委”決心帶領廣大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創造高品質生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