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8-17
8月10日下午,筆者驅車沿著垣曲縣亳清河西側旅游公路南下,來到長直鄉前青村。
采訪對象董國民、張愛榮夫婦早早等在門外,綠樹鮮花掩映著的“美麗庭院”牌匾及“五星級文明戶”門牌格外醒目。
“我們這個3口之家與其說是因缺資金致貧,還不如說是因懶惰古板致貧。”52歲的董國民說。自從市委統戰部和垣曲縣科協幫扶工作隊駐前青村以來,通過狠抓文化科技和精神扶貧,喚醒了貧困戶的奮斗意識,“我要脫貧”成了自覺行動。經過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孫建和幫扶責任人裴衛東多方協調,董國民進入五龍焦化廠,當上了配料工,月收入3200元。
“感謝裴衛東的推薦,我女兒夏季到羊角脆大棚內務工,冬季到羊肚菌大棚幫工,一年的收入也不少。”董國民說。
“駐村幫扶工作隊還建起了扶貧車間,咱貧困戶除了個人的務工收入外,每戶每年還可以從村集體收入中分到500元紅利。”一旁的張愛榮也插話說。
“前青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76戶231人,有40余戶青壯年勞力在村邊的五龍焦化、舜河陶瓷和潤發生物質能源等企業就近務工,賺取穩定的收入。約有30戶年紀大的和需要照顧家庭的婦女在亳清合作社和扶貧車間打工,這些務工收入也成為家庭收入的有益補充。”孫建介紹,依托產業扶貧和科技扶貧的強力支撐,前青村于2018年成功實現了整體脫貧的目標。
據悉,自2015年市委統戰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入駐以來,協調資金38萬元建成嶺頂蓄水池,大大改善了村民生活用水條件;投資27萬元,在205畝核桃林下規模發展了藥用牡丹增收項目;協調資金50萬元,實施田間道路硬化和村內擋風墻建設;牽線搭橋促成臨猗卓里集團為前青村捐贈垃圾清運車1輛;協調資金60萬元,建起羊肚菌大棚27座;爭取文體項目資金7萬元,為村里修建體育文化廣場,并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協調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捐資94萬元,建起一座占地200余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吸納貧困戶中的弱勢群體參與生產加工手套等勞保用品,年均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近10萬元……
“前青村整體脫貧之后的鞏固提升工作走在前,得益于黨建引領、產業帶動和不斷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下一步,支村兩委將緊密團結駐村幫扶工作隊一班人,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農旅、文旅融合大文章,向集體經濟大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闊步前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海紅說。 (文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