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6-25
人物:武安亭
年齡:70歲
職務:鹽湖區安邑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寄語:希望安邑發展再邁新征程,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升。

▲武安亭介紹安邑沿街古色古香的店鋪和門頭牌匾 崔萌 攝
“運城撤地設市20年,安邑發展變化太大了,人們都越活越年輕了。”今年70歲的武安亭笑著說,“你瞧我,很多人都說我只有50多歲。”
武安亭,鹽湖區安邑辦南街社區居民,種過地、當過老師、辦過工廠,如今他是安邑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他見證了安邑這20年的發展變遷。
他說,20年來,安邑人民的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在住房條件上,家家戶戶修建新房,有的還蓋了公寓,對外出租,居民搖身一變成了房東。安邑以前的土坯房,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許多臨街住戶將自家的住房改造成門面房,或對外出租,或自己經營店鋪,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
隨著城市發展,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安邑也有了夜經濟,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許多居民也有了新的創收方式。”他說。
“以前的安邑呀,路面坑坑洼洼,地下排水系統不暢,雨天行船,晴天灰塵彌漫,交通擁堵……”武安亭介紹,隨著安邑舊城改造,路面不僅拓寬,鋪設了瀝青,還重新修繕了排水系統,使“三線”入地,就連路燈和沿街店鋪的門頭牌匾,也經過鹽湖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劃,呈現出古色古香的韻味。
在安邑北街五岔路口,武安亭說,自從安裝了紅綠燈和隔離欄后,再也沒有出現過大面積的交通擁堵現象,也減少了交通事故。“交通擁堵曾在安邑這個路口是一大頑疾,很多出租車在上下班時間都不愿來。”武安亭感嘆道,安邑終于結束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歷史。
“重新修繕太平興國寺塔,對于安邑人民來說可是一件大事。”武安亭說,在塔院里面,已經新建的安邑文物博物館,陳列了許多安邑古文物,這是對安邑文化的保護。
“運城撤地設市20年,安邑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越來越富足,不年輕都不行。”說完,他爽朗地笑起來。 (記者 崔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